波灣戰爭不曾發生
读书评论:
-
Altia01-05標題欺詐——其實如果布希亞改的名字成了「戰爭到底怎麼樣改變了?」「現在的外交形勢一覽 美國的外交算盤」,布希亞的書就會貼題得多,這本書也會非常容易入口。但布希亞語不驚人死不休,還要寫得文縐縐的。於是乎也就有了這本書。
-
一颗豆豆遥11-06我们在拟像构筑的超真实世界里,寻找完全无关的真实,借以此变成这个社会的悔过者。以非真实寻找真实并非摒弃非真实,而是以相对的观点反省每一个真实。
-
荨麻海11-01簡直太厲害,希拉里爆出的醜聞,之後美國發動的戰爭都是最好的註腳!
-
無夢10-05十分犀利而有些忽視人性,但是質疑戰爭的本質是相當好的見解,完全不犬儒。波灣戰爭有沒有發生過並不重要,而是世界「被強權所刻劃的擬像」究竟為我們創建了什麼樣的真實?我們接收了什麼樣的「真實」機制?我們被資訊淹沒與蒙蔽,世界是處於資訊的共謀結構之中,「兩端飛來飛去的不是訊息,而是飛彈與炸彈,但卻根本沒有人身決鬥的關係。」到最後「在世界末日到來之前,這個世界早已解體。」還有一點值得影像創作者思考,「塑造這種『故事性』的力量,科技便被大量採用」,我們利用影像呈現出的事實,同時也隱蔽了那些我們不可見的真實存在(在這場戰爭中很明確地被展現出來:擬像與真實的關係),這也就再次說明了講述故事時切入點是至關重要的。
-
月隐红樱08-03应景一读,有点启发。情况更糟的是,在当代,主体甚至未必享有自发的冷漠这种隶属于新自由主义的奢侈,他们首先烤焦无意识 ,才得以走入无尽的白昼
-
Louise清荣09-09震撼我整个世界观的一本书,2018年巴黎三大影像美学课上。
-
爵士分子逃逸02-24“我发在《解放报》上的关于海湾战争的文章,也是想说这场战争在政治层面上并没有发生。这也证明了一种在战争双方彻底的政治疲软面前的无力,只剩下这种作为威慑的政治,即一种相互恐吓的两厢情愿的系统还存在着。在这方面,我还是有很多感触的!但最重要的是,在伊拉克的土地上真实发生的事情是如此地微不足道……正是在那里,人们变得消沉或是愤怒:人们处在一种既无法描述又无法传达的激情之中。关于这堆积起来的怯懦和愚蠢,人们又能写些什么呢?过去,只要情况是以战争/非战争的抽象术语呈现的,那么就会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问题。但在那里,人们身处真实之中。如果我坠入真实,我就会和其他人一样感到愤怒。尽管所有的优美灵魂都需要时间来作出反应。”战争并没有发生过,也不会让其“发生”。
-
托伯莫里03-06鲍德里亚没能见证当下实在是可惜。。。
-
微凉凉凉03-12三篇文章,一天就能看完。有一些有意思的观点,应该说是他一贯的基于符号和拟象的观点,更像套用而不是对战争本身的理解。
-
成為賽博格10-24其實布希亞並不否認戰爭未曾發生,他批判的是這場戰爭的目的(美國是商人、海珊是地毯販的比喻),方式(新聞轉播、科技介入的「乾淨戰場」),乃至結果(海珊的敗和美國的贏)。他甚至認為海珊和美國是一種共謀,通過敵對的方式來增強彼此的權利和達到各自的目的。他批判的核心關鍵就是媒體對戰爭的轉播,他質疑的是戰爭的真實性,影像的真實性。而這背後的意識形態就是西方集權(美國)對伊斯蘭世界的阻哧,顯示自身科技武器的強大,披著民主的外衣、妄圖充當世界警察而形成一種新世界的秩序,其目的是消除一切文化的異質性。但是布希亞也在最後點出:世界性霸權的共識越鞏固,危險性也就越高,崩塌的機會也就越多。這可以延續到後來的《恐怖主義的精靈》來討論。
-
DOUBLE艳仔10-28「不曾發生過的戰爭,戰爭的譫妄演出,只會導致歷史的與政治的幻滅。⋯⋯而世界性共識的霸權愈趨鞏固,那麼危險就會愈大,或者說它崩潰的機會也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