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切尔诺贝利

读书评论:
  • 舒寒
    11-17
    虽然只是纸面上的文字,却有如一台摄影机为我们全景式展现了切尔诺贝利那个夜晚之前之后的真实影像。追根溯源,能够明白这座核电站为什么会发生事故。跟踪后续,又能够看清人祸之后当权者的冷漠自负、救援者的英勇无畏。体制的腐朽和人性的光辉在同一时刻的复杂交响,值得后来者深思与明鉴。
  • 喜欢书多过人
    08-17
    和《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完全不一样的风格:理性科学但一样沉重。完全基于调查的阐述(有的还会直接记录为某人的证词)摆明了整个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必然性。涉及泱泱大国那么多人的项目,却在每个人的不同原因的沉默下越走越远,也许才是最让人难受的 — 本可以避免。
  • 喳喳456
    04-26
    内容专业,材料硬核,虽然很多科学术语(如空泡系数)不懂,苏联人名字又长又拗,但仍有让读者深读下去的吸引力,专业、客观、多角度的分析,让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展现得更加具体、细致。石墨反应堆固有的设计缺陷、国家对历次核电站事故的刻意隐瞒、核能安全性舆论导向的夸大、官员的推诿塞责没能力不作为不专业、苏联停滞时代的官僚主义作风、切尔诺贝利成为加官进爵的跳板、核电站安全操作规程的形同虚设、惰转实验预案的缺失、操作人员的学艺不精、专业人员沦为只完成命令的执行者、人们对核辐射知识的严重匮乏……这些都导致了这场大灾难的发生。一线员工、消防队员等人员的英雄主义、牺牲精神可歌可泣,核辐射引发的各种病变和折磨令人惊恐(类似血疫),佳特洛夫之流的冥顽不灵让人痛恨……希望人类能时刻保持敬畏之心,从盲目自大中走出来。
  • Zoey
    04-19
    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在核灾难中死去或者受伤的无辜民众和消防员,他们没有并没有做错什么,却要遭受此无妄之灾!科学首先要是安全的,才能考虑商业应用,一个不安全的反应堆,迟早会出事!对于生命,我们无论何时都要抱有一颗敬畏之心。如果核电站相关人员够专业,甚恐怕死亡会减少很多,甚至爆炸都不会发生!
  • 一部分与所有
    02-01
    核能专家亲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从技术层面详尽地解读灾难的全过程,讲述了政府的应急举措,同时也披露了那些被官方遮掩和故意遗漏的细节。高层的自大固执和缺乏坦诚的处理问题方式,加剧了事故的危害程度。个体的疑虑软弱所犯的错误与面对灾难所表现出的责任担当和英雄主义交织,使得这些可悲的角色既无知又可敬。悲剧带来的沉重代价也让全人类意识到潜在核灾难的危害性,逐渐开始重塑核文化认知和对待核能的全新心态。
  • 牛奶硬糖
    04-14
    202013:这本书是出自一位核领域专家之手,与专门介绍事后灾难人文景象不同,作者通过大量的访问与自身经验结合力求查明核爆炸事前成因与还原事中经过。核爆炸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核事故的隐瞒导致对灾难后果的忽视;避开应急冷却系统的反应堆原始设计是根本原因;专业人员遴选程序漏洞;领导层在危机时刻做出的错误决策等。普里皮亚季小镇成千上万的人民离开家乡,众多动物在灾后被射杀。切尔诺贝利的教训很明显,即人民需要事实与真相。国家只是一个存在,国家构成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其存在,而是为了保障众生的权利。
  • 食米者
    03-16
    科学家的严肃笔触全无婉转和迂回,将无可置疑的事件时间线、专业术语、辐射当量、相关者的证词陈列读者眼前,完整详细地还原出爆炸发生时的真实情境。当核能巨兽无情袭来,每份亲历者的证词都是一声声人类自身的真实呐喊,既如蝼蚁般渺小和无力,又能从中依稀看到坚定的光芒。无论如何时过境迁,理性审视自身才是我们人类必不可少的生存命题。
  • 左儿
    10-05
    物理学家企图用文学风格纪实,事故一年后成书还是太近,愤怒前置的琐碎和悬而未定论。如果只看一本还是要看《祭祷》,事件本身更匹得上祭祷那么大的震撼度
  • 优游卒岁
    09-08
    可与电视剧《切尔诺贝利》对照着看,该剧应该从此书中借鉴甚多。本书只写了三天的情况,多是作者当时的记录,以及后来调查作证实录,虽感琐碎,却很震撼。这是一场典型的人祸,而且是必然发生的。只有在那样的体制之下,一环扣一环,才会让灾难发生,并且灾难性地蔓延,最后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人既是原因,也是结果,你必须更有责任感,必须仔细审视你和你做的事。”说来简单,但当时情况下这是无法做到的。
  • Berlinka
    02-18
    最近被切尔诺贝利事故连番轰炸了大脑。核专家梅德韦杰夫的纪实记录,读来比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文学性叙述更清晰,更振聋发聩。“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苏联人民那种明显的被驯服态度,他们无条件地相信知识分子和其他不称职的高层领导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切尔诺贝利事故像晴天霹雳一般,引起了这么多人激进的反思”。科学家论述的可贵之处是,告诫并摇醒所有在悲痛和震惊中沉溺的人:切尔诺贝利事故,以及许许多多类似的悲剧,所彰显的绝不只是英雄主义的悲歌,更远不止是小人物的牺牲,而在于人类理性的所用之处,究竟可以并且必须穿透什么样的顽固势力才能发挥它的真正价值,即理性应该让人如何成为人,而不是异人。
  • 韧勉
    10-10
    本书作者格里戈里·梅德韦杰夫是1970年代切尔诺贝利核电站1号反应堆的首席工程师,1986年,在大爆炸之后,他被派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负责调查工作,本书是他对1986年4月至5月之间大爆炸悲剧发生的每日进展记录,最为专业详实的回忆录回顾。作者本人一直都是核物理科普作者,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前,也创作过科幻小说,作为事件的亲历者,他的记述中充满了科普解读,以及本人对于事件的理化分析,成就了这本内容详实的切尔诺贝利纪实文学。
  • 猪头妖怪
    07-30
    这本书的成书时间离事件本身太近了,所以在视野、反思的深度和后见之明上,都无法和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相提并论。但由于作者本身既是核能专业人士,又是体制内的亲历者,在很多方面都能够提供极好的补充。有趣的是,作者在灾难发生后的第一个周年纪念日去到埋葬着消防队员和核电站操作人员的公墓时,碰巧也看到了一个死于阿富汗战争的士兵的葬礼。然而,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这一切加起来,正是大厦将倾的绝佳预言。
  • mohicaniano
    12-03
    作者梅德韦杰夫应该是美剧《切尔诺贝利》的原型(当然他没自杀,自杀的设定是老美为了黑老毛子的独裁)。整书的内容都是硬核,站在专业的角度去剖析这场灾难的来龙去脉,美剧里很多桥段来自此书,包括字幕组的翻译。如果看美剧前你已读过这书,碰巧你又开了弹幕,你会对很多自作聪明的弹幕嗤之以鼻,我是忍住了,没把书里的文字输入并发送。跟阿列克谢笔下的切尔诺贝利相比,梅德韦杰夫的切尔诺贝利更冷,几乎没有感情,什么撕心裂肺、什么拷打并叩问灵魂,统统没有,就是理科生眼里这座冰冷鬼城从何而来,又将往何处去,镰刀锤子化成死神的钩镰,刀刃闪着白光。
  • 欢乐分裂
    02-05
    极专业的解读角度太硬核了,即使看不懂各种术语,真的能从文字间就能嗅到某种“金属的臭氧味”,呕吐感十分强烈。作者以亲历现场身份,从悲剧源头溯回,目睹万千痛苦肉身的喊叫及湮灭,直至深思反省,几乎完全是客观描述(并未有过多意料中的攻击“体制”之语),正因这份基于事实的描述才让人不寒而栗,尤以近日代入感,更感沉痛。自大领导层的专业不对口&决策失误&为求自保而瞒报虚报,十年来相对成功的运作经验麻痹,普通民众的浑噩,这是一场合力谎言中生长出来的“国家悲剧缩影”,虚构的安全神话掩盖了人类认识核环境复杂性的需求,“人既是原因,也是结果,你必须更有责任感,必须仔细审视你自己和你做的事。”科技的发展不能以牺牲个体为代价,“最先进的反应堆也不如哪怕一个人的生命更有价值”。
  • Feisy1923
    01-25
    2020年已读04:被肺疫困在家中的我只能用在大年初一阅读此书抒发内心的愤怒和无力。此书的重点在4月26日事故当天发生的事,以及事故原因的阐述,当然,重点是背后真正的原因——一种到现在,此刻,也没有消失的原因。领导们愚蠢得可笑,甚至以为自己手中那点权力可以左右自然力量,而他们的手段无非是谎言和自欺欺人!工程师们有错吗?他们为自己的怯弱——面对核辐射可以挺身而出——却不敢抵抗哪怕是来自一个小领导的口头威胁。而他们最终付出的是如同地狱一般的代价。如果说我唯一可以觉得欣慰的就是,在这场浩劫中没有人逃过了核辐射的“平等”,可是却拉了这么多人与他们陪葬。
  • 陆钓雪de飘飘
    08-21
    从切尔诺贝利灾难得到的主要教训是让我们更敏感地意识到人类生命的脆弱性。切尔诺贝利灾难既展示了人类巨大能力的一面,又显示出了人类的无能。它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不要陶醉于自己的能力,不要轻视这种能量,不要寻求短暂的利益、快乐和引人注目的威望。因为人既是原因,也是结果,你必须更有责任感,必须仔细审视你自己和你做的事。当我们想起人类的作品可以留存到未来,还有与之相伴的喜悦和艰辛,我们惊骇地意识到,那些破碎的染色体链和基因,由于辐射的原因要么丢失,要么扭曲,但它们已经成了我们未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将会在未来的岁月里一遍又一遍地看到它们。那才是切尔诺贝利灾难最可怕的教训。
  • 布卤
    09-21
    那种欣欣向荣的气氛如此熟悉,那种为了伟大而迫切需要做什么的兴奋如此熟悉。那种显而易见的后果,将是这一切的后果。
  • JackieC
    08-23
    格里戈里·梅德韦杰夫 作,该书详述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的始末,1986·4·26这个时间永久的和苏联画上了等号。作者从迂腐的体制,混乱的管理,核安全意识的匮乏,操作人员的无知,以及应急事故处理的心理素质等层面给出了造成这场灾难人为原因,通篇读完,还原历史真相,你会发现作者每个字眼里都暗示着这场核战争是注定要发生的。结果是相当于日本长崎10倍核辐射的影响给普里皮亚季镇以及援助抢救该事故的军人和医生造成了终生巨大的伤害:“在核时代,就算是死亡也会转变形态,让逝者失去了人的模样,因为死者会全身变黑,皱缩如木乃伊,轻如孩童。”这是全人类的灾难,即使目前,切尔诺贝利的实质影响和舆论影响远没有散去。但该事件对我们的启示是:每个人都应保持敬畏心态,尊重专业人员的话语权和专业度,保证每个人生而为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