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行与沉默

读书评论:
  • 08-29
    门外人看就像邻居对话一样,如果忽略文字背后带给的伤疼感话。
  • 出前一橙
    07-01
    很详尽的记录,有亲历者的回忆。读《邻人》足够。这本轻型纸太臭,读不下去,草草翻完。
  • 七色彩虹逗
    07-25
    残忍的手段让人触动到颤抖。怎么能直接把刚出生的孩子闷死………人类有信仰是件好事情,可是有一种信仰极端到要去杀光别人。承认历史吧,否则永远不能和平。
  • 小舞
    05-19
    这部书虽然很厚,但是我真是一页一页地看完了。匪夷所思的历史,人性太复杂了,看完了对这个世界感到绝望。
  • 小油饼儿
    06-15
    敬佩作者为真相而做出的努力!民族仇恨是一方面,利益的驱动是使人变成恶魔的主要因素。当初的屠杀是为了掠夺抢劫,之后的否认又是怕既得利益的丧失。这不是人性缺失,这就是人性的一部分。也只有人,才能如此表演。
  • 章唯
    07-23
    作者都无法忍受同盟国领导人在二战中对犹太人遭遇的漠视,结尾却对作为同事的亚当·米奇尼克支持美国介入伊拉克感到不可理喻,而这场战争的背后,同样有萨达姆治下受难的库尔德人。
  • 发条君G
    03-22
    也许,这就是人性发挥作用的方式,当一个人看到他周围充盈着大量的流血、痛苦和受难时,他会因此而变成一个更加恶劣的人。
  • 阿呆你个葡萄树
    09-24
    一直不太明白根深蒂固的反犹主义,是和金钱宗教有关吗?就算在一个国家内部,纷争也是不断,用民族宗教团结大家又用民族宗教分裂大家。在所受苦难上原来还有竞争意识。写作方式,让我读起来很痛苦。有种在互相扯皮的错觉。
  • Sachiyo
    11-28
    茨波拉·罗斯伊德记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耶德瓦布内是靠近俄罗斯帝国边缘的一个安静的地方。当它收到了有关工人抗议的消息之后,只引起了一个人起来罢工:“纳赫姆·摩西·皮亚考斯基的儿子阿里出面反抗他的父亲。纳赫姆·摩西用一条铁环来打他,阿里痛苦地尖叫,大喊道:‘我是一个社会主义者,晚上,或是下班之后,我是不会去加班的!他的父亲不得不把他送到美国去,以防止其他工人都被传染上社会主义。”
  • 呃。。。
    03-14
    “秘密警察远在沃姆扎,而邻居们就在隔壁”
  • 秦时暮
    02-14
    只能说是很用心的调查文学,甚至连“历史类作品”几个字也谈不上。很细很碎,类似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写法,但又太散了些,有些混乱。
  • 姽婳
    02-07
    所以呢,他们还是在阿拉伯人的土地上建立了以色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暴力等于正义”;同时在舆论里哭诉自己被暴力的非正义行,还真是贪婪的人呢
  • Die Katze
    01-28
    波蘭德戰區內發生的一個個別例子,正常情況下,波蘭人並不會因為屠殺猶太人得到經濟利益,也不會因為德國佔領軍默許了,就真的去給德國人當槍使。部分波蘭人的辯解也沒有合理性可言。
  • WZM
    12-23
    调查记者在当地的采访报道,波兰人对犹太人的屠杀,至今他们仍不愿面对。
  • 优游卒岁
    08-18
    如果说《邻人》一书向读者披露了一桩骇人听闻的罪恶,那么此书就是更加深入了展现了这种罪恶所发生的背景,以及当时及现在的人们对于对于这种罪恶的认知。全书以采访笔记的形式写成。作者就如一片让人喘不过气的黑暗中摸索着,那种勇气让人敬佩。她却对另外一片浓厚的迷雾却只是浅尝辄止,如果能将这两片迷雾同时拨开,也许此书会深刻得多。作者似乎带着一种情绪在采访与写作,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谁面对这样的情况都会愤怒,但毕竟这种情绪减弱了本书的客观性。
  • 鱼的九思
    01-06
    欧洲反犹非自纳粹开始,而是由来已久,波兰人一面夹在欧洲列强之间备受凌辱,另一面却是对更弱势群体的残酷压迫,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与人性的矛盾可见一斑。
  • ly的读享生活
    11-04
    1941年7月10日的耶德瓦布内事件,是波兰人对犹太人的一场大屠杀。作者对幸存者、遗属和见证人展开了广泛的调查取证,本书就是实录。谈到大屠杀,我们通常马上联想到德国纳粹的暴行,是邪恶者对无辜者犯下的可怕罪行。而这本书让我感到更深层的悲哀。波兰遭受德国的铁骑蹂躏,卡廷森林也飘荡着波兰军人的冤魂,波兰是那么无辜的一个国家。然而,邪恶和无辜,有时真是转眼变幻。正如犹太人后来建立了以色列国,他们在位置改变之后,也大幅度扭转了自己受害者的身份,而成为新的暴力施行人。耶德瓦布内事件被害的犹太人,曾经是那些动手的波兰人的睦邻,他们本应当同病相怜,是什么促使了一切的发生?所有的大屠杀,拷问的都是人性之恶。狭隘的民族主义是助燃器。
  • 维舟
    01-22
    由《邻人》一书引发的争议而来,不过视角和写法不同,更多偏重的与其说是历史的真相,不如说是对记忆的争夺;这不是历史考证(全书几无注脚),而是深度调查的纪实文学,类似《二手时间》的写法,克制而不晦涩,配得上这一屠杀事件的苦难。非常沉重,在记忆之战中,真相并不必然会获胜,因为真相可能会威胁到太多人的利益与认同。译本流畅,但不止一处(如p.171/479)将纳粹的swastika旗的符号卐错标成了卍,这是不应该的。
  • 眼泪流回去
    10-14
    耶德瓦布内大屠杀是我非常关注的题材,三辉出版的那本《邻人》篇幅太短,还不够满足我对这段历史的探索欲。但是吐槽下封面涉及和装帧,已经厌烦了社科文献出版社总是各种元素拼贴的封面设计,花团锦簇乱七八糟故作高深,其实不知所云。此书的装帧像童书一样设计成较大的开本,对于我们等爱躺在床上看书的人拿着实在不方便,内页又有很多很多空白,实则不需这么大的开本,希望第二版改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