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武器(果麦经典)
读书评论:
-
E3F05806-29202006重读,收获颇丰。
-
.05-31这世界打垮了每一个人。然后那些被打垮的人变得精神强大,而那些打不垮的,就被世界害死了。那些极其美好、极其温柔、极其勇敢的人,世界都会不偏不倚的将其杀害。即便你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类,世界也会杀了你,只是没那么急罢了。
-
baifenbai05-19看完怅然若失,和我想象的不一样
-
守护者穆迪塔05-02当你没什么可失去的时候,生活就不难对付了。
-
珂珂莉丝05-03凯瑟琳害怕雨因为总是看到自己死在雨里,后来她也确确实实死了雨天的傍晚
-
元旦旦11-01几乎是一口气读完 凯瑟琳难产而死 我好遗憾 但这恰恰才是冷酷无情的海明威 看到最后“硬汉”结尾 无法释怀…
-
sweetooth12-15一切不过如此,雨会流进每一个缝隙,死亡就在下一秒。To know is to defy.
-
麦乐芙03-26虽然已经猜到了结局,但是真到了那一刻,依然让人心碎。
-
许辰汪03-29你与我说多少,也抵不过我的直观,我不觉得海明威的书有多好。这本除外。
-
beatsoul03-07披着反战外衣的战地爱情悲剧,死亡是宿命,无论何种方式,终究难逃一死。海明威大概是那种为了标榜自己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拿出来吹一吹的作家,也仅是如此。不喜。
-
Simona08-15【藏书阁打卡】乱世之中的爱情。文字理性,简洁。哪怕是描述自己膝盖被炸掉了,都异常的客观冷静,战友死了,也只是一笔带过,仿佛没有任何感觉。但是不经意一个细节的出现,依旧让人悲从心起,想起了《我们曾是战士》那泥土当中的手串,还有《我们的父辈》当中那个因为战争而面目全非的家庭。但是,依旧改变不了这是一个让人昏昏欲睡的译本…绝望
-
卡吕多01-10每个字都恰如其分。充斥着不解和绝望。
-
贰拾肆帧02-07读罢随笔,再读长篇,轻松愉悦的氛围一扫而光,出于一种对战争的厌恶,海明威写着写着,就变成了“我不想再讨论战争了”。前面三分之二的内容和最后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虽然前面也不全在描述战争,但新闻体的写作让人简单地还原场面,置身战场中,迫击炮击中亨利的时候,就是击中了海明威,也击中了我,我的脑子嗡嗡作响,半晌才能继续往后读。空有一副死撑着的硬汉皮囊,无论说的话多么硬,他的脆弱都不堪一击,中尉的内心都在告诉自己“我不会爱上凯瑟琳”,却在逃亡的火车上止不住地想她“要是只能想她、却没把握再见到她,我一定会发疯的。所以我不敢想太多,只稍微想想”。絮絮叨叨的话语,一字一句的对话来体现人物形象,farewell to arms,farewell to my love,这个悲剧不让我为之一震,却让我久久沉浸。
-
一个肾宝03-31海明威关于景色的描写已经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无论是环境塑造还是可触般明亮的色彩,雨夜有阴暗潮湿的水汽味道,雪山上泛着反射的白光,梯田和山坡上也有花朵开放,草原一望向远处的山丘,环境描写自不必说。另外整篇小说的内容在我看来缺乏一个明确决断的点题,无论是对战争的厌恶还是失去爱人和孩子,主人公都显得没有太大的情感波动,他对于战争仅仅是因为毫无胜算的战争无意义,无论结果胜败与否,对于孩子也似乎没有多大认同,对于爱人似乎很深情,但最后也仿佛是同一尊雕像告别,可以说他或许毫无感觉,或许悲痛到麻木的边缘,我更倾向于后者。生活是无常的,主人公被命运的游戏推着走动,在逃避战争的夹缝中享受爱情,但在我看来,他的爱人似乎也只是一个为了满足他欢愉而毫无个性和生命力的夏娃,唯有几次交谈中显出趣味,但马上消逝而过。
-
流年06-10战争让人麻木,唯有爱情依旧鲜活,但终归逃不脱死亡的魔咒。
-
遥词07-01海明威是很好,但这本书中的爱情很难让我认同。凯瑟琳百依百顺、善解人意,但她纯粹是亨利的附属品,她的存在意义就是“让男人征服”,然后在这个征服过程中体现男人的生命力量和价值,体现“硬汉”之所以为硬汉。整本书中凯瑟琳就像一个玩偶一般,没有喜怒哀乐,没有自我,你说这是兵荒马乱时可贵的爱情故事?我难以苟同。你说它是硬汉文学也好罢,我倒觉得它太大男子主义。当然字里行间流露的反战思想传达得到位,好似一只悄悄点上的雪茄,烟雾缭绕,在不经意之间渲染上淡淡的忧伤。
-
劉兵設計04-17海明威的文字很难让人不喜欢。简单,纯粹,充满生命力的真实和深刻。像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人。喜欢这种没有外衣赤裸裸的站在一个普通人性上对于战争的批判,那种站在个体看待战争存在着一种虚无的荒缪。甚至这段稀里糊涂的爱情都有一种极其真实的感觉。一场荒诞的战争下一段普通人的凄美爱情。
-
洛微04-08我读完觉得悲伤。这种悲伤不是一击即中的,而是在漫长生命时间中对每一个细微希望的逐一刺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