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溯源

读书评论:
  • 一晌
    06-08
    从比较来说能把如此宏观抽象的概念进行比较是厉害的,并且提出了新的观点。但太难跳出一些固有观念的局限,这是两种文化塑造的优势也是弱点
  • 凛冬韧脊
    06-14
    #专业必读清单#给出了对中西学习文化差异及其建构运行的理解和分析:中国的道德-内化观和欧美的心智-外塑观,两者在学校和家庭两种环境中对“书呆子”和父母(主要是母亲)在其中的作用。最后论及当下全球化趋势下两者交融的可能性并不大,各自学习文化上的差异是自我身份认同感的来源,而这一差异在家庭教养中已经形成并得以不断强化。中国对欧美学习模式的羡慕和模仿的冲动值得反思。
  • Kristen
    12-06
    上半年读了英文版,读了40页左右就搁置了,后来下半年向同学借了中文版来读,总体感觉还是前面几章比较精彩。
  • 1529
    09-14
    又一本读过且在不同场合屡次推荐的书,我居然没有在豆瓣上记录这本书。还有多少我读过的书没有在这里记录啊?
  • wannabe
    01-27
    在儒家教育当中,学习将道德修养、学术成就、政治势力、社会地位和经济获益合并在一起,这些价值仍在激励着今天的中国人努力向学。“虽然很多人是为了物质上的回馈才读书,但无论如何都必须经过同样的考验,愿意忍受如此艰巨的磨练过程,不论其原始目的为何,都已证明了个人耐力和决心之坚定,令人佩服。那些能够精进至圣贤层次的人固然会受人敬畏,而那些尽了力但未臻理想的,人们仍然会赞扬他们的努力。对所有中国人而言,为了获得人生中所有其他的幸福而学习一而二、二而一的同一条道路。”
  • Julia
    03-15
    对东西方学习理念的比较分析,涉及家庭教育、课堂教学、同伴关系、学校文化等实地观察和访谈获得的丰富素材,更有很大篇幅结合了中西方文化传统来分析,有比较教育“历史因素分析法”的影子。作为一篇博士论文,使用的方法也很多,对访谈和观察所获得的数据有质性和定量的分析。西方心智取向、好奇引导、探索世界、注重表达,东方道德取向、勤奋努力、完善自我、沉默思考,是在知识观、学习观层面的对比,已超过了教学观这一实践层次。因此,在联想现实时,能看到东西方在教学内容、测评取向、学制设立、教学目标甚至核心素养等方面的相互借鉴和趋向一致,但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更深层次的知识观喝学习观的差别却依然存在,很难改变。关键是把握好理论、文化与实践的关系,不要在借鉴时丢了传统,成为四不像。读着总感觉和陈向明老师的研究异曲同工。
  • 情绪稳定的人
    01-05
    没有想象中好看,第一章和讲书呆子那章最好看
  • 田唐
    12-31
    不同的文化自然会有不同的教育方式。骨子里流传下来的一些东西即使经过千年也不会忘记。本书对东方和西方教育学习的方法方式讲解得很透。没有优劣之分,因材施教,东西融合贯通或许能圆满。
  • 口天剪布
    04-10
    看完很久了一直没来标记。从文化角度看东西方的教育和学习差异。不是新视角却能够带来新的启示,很多观点值得推敲。另外,光是把学术作品写得不枯燥就值三分以上。
  • 树下岸边
    08-28
    不知所云,明明是华人写的,却有种读翻译书的感觉。结构也不太清楚。希望再版多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