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关系

读书评论:
  • 肆异
    01-20
    我还以为我不会读中文
  • Whimsicat
    05-21
    越往后翻译得越乱了…
  • Eliot
    09-10
    ,,翻譯太差了 其實第三部分兩篇都很有意思而且翻譯好些。。
  • 天狼十三
    11-22
    亨利希不愧是哲学神童,很多思路都相通了。精神的他异性与绝对性其实应该意味着概念的实在性(Realität)即肯定哲学的不可预思的纬度,亨利希没有看到这一点,随之从谢林到黑格尔的七步也只能指的是前期谢林了。
  • 封豨
    05-08
    书很好,翻译很垃圾,不如机翻
  • Waldeinsamkeit
    06-16
    正如在纸上画下一个圈,圈内的空白并不因为被划定而在⭕内,这空白永远与其他空白一样在圈外;我们的自身认识就如对白纸与圆圈的思考,笛卡尔首先给出了怀疑的界限,我思之前的在总是提前预设了;康德承认在的先性并将认识导向自身;相比而言黑格尔意义上的自身乃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自身,一切也都在自身内运动;绝对与有限的矛盾在自身内早已存在,乃是自身内的他者;通过对自身内他者的否定,一者(绝对)又在发展中回归了它的同一,这种运动只能把握为精神的运动,所以精神即绝对;这一运动被反思时又总是倒置和滞后的,认识的自发性并不被思维意识而是无意识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并不认识自身;自身内本就持存着自身与他者的张力,这样这个过程便不能靠思维推导来证成,这个过程永远是指向现实和当下的:“自身性实现着自己并在其实现中统握自己
  • 豆子
    12-27
    个体性 努力与自身关系,待重读(德文或英文)...
  • KryseScalpel
    03-31
    翻译是真的挺不人话,但康德-黑格尔的存在论差异很有趣,最后有胡塞尔Lebenswelt的感觉
  • (。-`ω´-)
    02-20
    空间科学(spatial science),量化革命(quantitative revolution),和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纷纷将世界与其中的人当作是客体而非主体。理性的人在一个理性的世界里做出理性的选择这样的思想占统治。思想的生命如何演变应该是有脉络的。虽外行但有这样的书理个思路,还不错
  • ·冷酷小狗熊
    08-15
    这个翻译是什么狗* 看得我仿佛自己没学过德国古典哲学
  • [已注销]
    04-19
    译笔比较生硬的问题跟Denken und Selbstsein类似吧。不过既然亨利希已经重写了费希特的自我和谢林黑格尔七步这两篇,那就还是等八月的新版吧。。。以及费希特的Anstoβ同时强调了“阻碍/触发”的含义,真的想不到什么好的中文译法。
  • 陆钓雪de飘飘
    01-26
    关于人生的真理就像关于星体自然的真理那样,要在对它的韵律变化(Cursus)的洞见之中寻找其轨道,这是一个古老的人性理念。它已经让一些高级宗教产生出它们想要回答的问题。在一种不再需要回应权威的研究的条件下,哲学接纳了这些问题。在能够称为哲学的传统中,这一理念是哲学中一个最重要的动机,始终也是最可能保障它有一个听众的动机。柏拉图的学说“上升至真理必然经过一系列的错误”,就像黑格尔的现象学、克尔恺郭尔的生活道路阶段学说,以及整个生存哲学,甚至某些现代关于还原理论的研究的变体,也都遵循着这一动机。
  • Walt
    02-11
    为了测评中译而买。质量比我内心及格线低太多,故不建议“看热闹”的外行轻易尝试。而研究者本就不会去看中译,所以这书实用价值不高。其实我在下单前并不知道译者是谁,到手看到封面时就已经不期待了。读过两章后维持原判。我标准放得很低,只求通畅,但这本书让我读到怀疑自己中文阅读水平。真要读的话,只推荐其中“费希特的‘自我’”这一节,基本还是能从译文中把握到亨利希观点的。最后针对此节翻译说几点:1、“原则”(Prinzip)都是“本原”,即“始基”(ἀρχή);2、“活动”(Tätigkeit)实则为“能动性”;3、“决然”(absolut)为“绝对”;4、“受阻”(Anstosß)最好译为“阻碍”或“障碍”,费希特在提到Anstoß或Hemmung时想强调的是名词,而非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