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血:一个硅谷巨头的秘密与谎言

读书评论:
  • StarKnight
    04-20
    花了六个小时读完,不得不惊叹现实往往比想象还要不可思议,章节的设置和引人入胜的节奏不亚于任何一部商战电影。在YouTube上还可以找到女主人公与比尔克林顿、马云同台出演,侃侃而谈的影片,现在却已跌落万丈深渊。(PS 女主和我同龄…)
  • 欢乐分裂
    05-04
    互联网式的造神运动,不惟是利益链的巩固,也是己方集团站队的结果,成就一个用无数谎言搪塞和营销公关制胜的想象传奇。头顶“硅谷第一位亿万女性创业家”光环的伊丽莎白,虽年纪轻轻,也拥有全世界通用的领导手腕——漫天开空头支票的绝佳胆量,过河拆桥用完即扔的心狠手辣,善于抓住不同人软肋需求的钻营劲,对成功极度渴慕的蓬勃野心,将公司变为一言堂的恐怖密室。题材相当吸睛,写法纪实,收集了无数实料证据戳破大型骗局,翻译待打磨。
  • E-Lawyer39
    04-25
    创业者的坚持,要符合行业的发展规律,对自己不懂的技术要有足够的尊重。霍尔姆斯三次教科书般的融资操作,完全是按照硅谷最流行的步骤去操作的。先营造一个好故事、好概念,吸引到名人为自己站台,然后迅速推出产品,占领一部分用户。但是现代医学这个行业几乎不存在像互联网企业那样,靠一个天才想法就颠覆行业的可能。而且关键在于医疗产品涉及人命,监管是非常严格的,不可能像互联网企业那样,可以先推出一个不完善的产品,之后再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迭代更新。医疗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监管,确保安全可靠,才能推向市场。从你有一个想法到推出正式的可以面向市场的产品,这中间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时间并不站在创业者这一边。
  • Fornever
    04-26
    一个辍学 CEO 骗了整个硅谷的故事,高潮迭起,比小说好看。合上书立刻跑去看了几个她的视频,没感受到异于常人的魅力,不知道她是怎么把各路投资人、律师、政要们忽悠地团团转的……总不能靠机器人一般无神的眼睛,或者硬拗出来的浑厚嗓音吧。
  • 水记生煎量贩
    05-12
    当“行业倾向”通过成数份演示文稿和独立、干练的创始人形象打造成一个商业项目时,特别是夹杂资本、政治资源的包裹后,就如同一个宗教一般。科技行业特别容易产生造神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人们期待科技能够改变命运,无论是身体的还是社会地位的,但通常都忽略了真实可行性和准入门槛。这故事咱国也不少。P.S.调查记者真不容易。
  • 透明瞳
    04-22
    相较于《坏血》,我更倾心于《滴血成金》这个译名。坏血坏的是伊丽莎白和桑尼的良心,滴血成金成的是硅谷投资人金钱的泡影。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在任何一种行业里都是不可行的。更别说希拉洛斯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好在良知战胜了利益,每一个有勇气揭发这件事的人,都是英雄。以及……投资不能只凭感觉……外行人也别瞎看热闹。什么事情一旦有身居高位者乱站队……条理清晰的事也能混成一团乱麻……好比当年气功热一样……
  • Ivy Huang
    04-21
    一切的狂妄自大都来自于读书太少——千万不要相信那些半途辍学的人。现代科学的发展对于创新的要求已经不在局限于common sense,扎实的学术训练和高水平的科学素养更重要。
  • 李子鲤|Lilith
    04-21
    时代等待英雄,时代选择英雄,时代包装英雄,哪怕本不是英雄。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仔细想一想 这和南海公司股票 荷兰郁金香泡沫一样 是一个无法自行停下的狂热泡沫。太阳底下无新事。在面临挑战时,冷静理智地思考和判断也许真的没那么容易,美好的景远,科技光环和霍姆斯的个人魅力将希洛里斯变为宗教,一旦高楼已起,有的是人拼命维持其不但,一旦大厦将倾,也从不缺人上前一推。最值得敬佩的是抵御重重压力改变趋势的人,也就是调查记者和有良知的前员工。里面默多克的决定最有趣,1亿元的投资可以损失,但如果传媒大亨公然干预新闻,那可是比投资失败厉害的多的丑闻。默多克可能在具体的某件事上判断错误,但在自己的领域内绝对拎得清。
  • black_knight22
    06-18
    救命啊 这什么烂翻译啊 只能囫囵吞枣一顿瞎看 我还是去看原版吧
  • TianbingJ
    04-24
    读过书后可以看一下她在tedmed演讲的视频,感受一下魅力。
  • josuya
    03-16
    科技的本质与巫术很难区别,好的技术标准之一就是要像巫术一样神奇。然而,这其中有一条界限,就是内在的可描述的原理的理解以及实证的实验数据,以及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巫术是个好东西,权利,财富,名望仿佛都是附属品,仿佛一下打通了未来的捷径,像吸毒一样让人再也不愿回到现实中。
  • 橘左近
    04-19
    当群体都投资了一个谎言后,会不自觉的维护这个谎言,就像没有这个谎言一样
  • 05-24
    这个翻译只配得上一星,懒得再看了,爱谁谁吧,国内译作市场早晚要被那些半瓶子水晃荡,既没有坚实基础也没有职业素养的人搞得一团糟。副标题都能翻得离题十万八千里的书确实不常见,把微升当毫升还没有发现任何问题的译者和责编是工作时在睡觉吗?全书语句生硬、夹杂不少中文病句,几乎英文一个句号译文一个句号就不说了,希望译者能回高中学学语文。
  • 熊阿姨
    05-31
    前面部分略啰嗦,作者本人出现后故事异常精彩起来,记者和爆料者遭受了律师诘难、跟踪、家人离间和所媒体公司侧面的商业压力,这不得不让人想起鸿茅药酒抓医生,卫计委微博给东阿阿胶道歉,想到马云跟默多克类似的媒体大鳄+投资大鳄的双重身份,想到跟霍姆斯被揭批后露面极其相似的、贺建奎在香港的那场学术会议,由霍姆斯跟国务卿和克林顿家族的来往,想到ofo被推成新四大发明的国家级背书……希拉洛斯神话密布人性的错误,幸好还有最终的媒体+FDA+CMS的纠偏机制来叫停。中国许多故事有这本书的前半截,后半截就全是中国特色了。
  • punkpark
    04-17
    之前读了英文原版,我很认同作者的一个观点,就是伊丽莎白这样的人之所以成功(靠虚假产品和人设募集大量的资金),其背后是硅谷所代表的新科精英团体的自恋——他们认为他们站在了全人类命运巨轮的总舵面前,他们当然会有,并且必然会有这样一个伊丽莎白:辍学创业、年轻女性、中性嗓音、野心勃勃,怀抱着激情改变世界。
  • 钱满
    04-24
    读到1/3的时候我觉得匪夷所思,但读到一半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对这个故事并不陌生,因为自从我进入这个行业,类似的谎言从未从我身旁消失,我自己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过度承诺的PPT,精心筛选的数据,一再简化的poc,无数不了了之的项目,真实就像一滴血液,被一再稀释,最终变成一篇面目全非的报告。医疗行业的容错率要比其他行业低上千万倍,即使如此,在资本的空中花园依然可以开出如此巨大的假象之花,更不用说那些本身就建立于方寸之地的巨厦了,它们之所以没有倾倒,只不过是还能再堆叠几层罢了。最后真他妈的羡慕别人家的新闻自由和信息自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