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世家与文学传承
读书评论:
-
沙砾于飞06-17一个学人的诚挚,不仅体现在后记,更体现在正文之中。
-
冷香飞句03-05本书主要探究清代世家的衍变与家学的传承,核心问题在于研究世家文化传统的生成、继承与发扬,并以“继其统,守其业”的脉络贯穿全书。作者能够在浩如烟海的材料中爬梳出脉络与总结出规律,利用材料而又突破材料,从不同角度切入重要问题,从而发现有趣论点,其扎实的文献功力与敏锐的学术眼光可见一斑。例如,女性著作起名多用“绣/纺/针/纫/红余”等格式,反映其才华所受的惯习之缚;姻亲联盟的互利互助性质,有利于地方家族的融合与稳定,“门当户对不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惯习,而是积极的文化行为”;家集总序频现“吾”字,大有同乡推挹之意;编选、叙说与绘图是还原家族历史的三条主要途径;钱塘汪氏、德清俞氏、建德周氏三个家族个案则代表了世家崛起的三种方式——汪氏由商转文,俞氏科举起家,周氏由官转文,亦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
-
晚来的灯火03-21《春在堂》一篇最最最好hhh
-
Carone06-15有些表达让人读着不顺畅
-
何子诚12-10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好多的材料,很多文献来源明确,省了很多功夫。不过材料和论述失误之处也很多,需加强啊。
-
zero08-10题目略大于内容,内容有所资益,编辑尤其参考文献部分错讹多且业余。如第一条即有两个错字
-
虾饺仙04-26好切入点,资料详细扎实,能看到作者从多个角度努力切入,开启了很多有趣的论题,可惜论述常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
晟1208-28感谢因为有作者这样的学者,让我可以更快更好的了解历史
-
筱堂05-06徐老师此书既得大刀阔斧之功,也不乏细针密缕之妙,烘云托月,平实而起波澜,江南人文之鼎盛与迁变于焉见之。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二十二年立夏次日阅讫于湖大二院背光室。
-
Twinkletwinkle05-08肯定因为最近在看这书,所以更伤心。。。淡烟疏雨落花天,花落春仍在。
-
南韩子綦12-04能为我所“借鉴”的书都是好书。徐教授还是功力深厚的。
-
花花草草由人恋12-20徐雁平/罗时进/宋清秀
-
溼骨林蛞蝓05-29以文献为根基但能突破材料不为材料所束缚,运用布尔迪厄的理论也并不生涩。同时作者对古人也有一种理解之同情。只是个案选择上偏重晚清,不能反应清代整个世家的面貌,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也是写出了传统世家现代转型的某种困境与突破。
-
⚓️05-05文学家族学研究易为大量材料所役,以致沦为面面俱到而又泛泛而谈的资料汇编。此书以扎实的文本细读和关键词提炼,为文学家族学研究提供了精致的典范。女性著作书名多用“绣/纺/针/纫/红余”格式与其才华所受压制,家集总序频现“吾”字与同乡推挹之意——由形式之“同”而发现心灵之“通”,不失为解读历史人物心态的有效途径。书塾、内宅与园林是贯穿文人拜师启蒙、缔结婚姻与集会交游的三处典型空间,而家族文集所见的编选、叙说与绘图则是还原家族历史的三条途径。作者提出钱塘汪氏、德清俞氏、建德周氏等“文化板块”,除了历时性的“文化资本”积淀外,亦有赖于“江山之助”与“群居切磋”的合力
-
炎仌02-14俞樾俞平伯一章极佳。清代文学史不可能成为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史”,因着材料的丰富和错杂,清代文学已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人和群体的具体行动,带有社会史和文化史的意味。然而与此前诗文体式、派别、流变的传承关系,又使得这种类社会史的文学研究仍留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经典意识,这又是近代特别是五四以后进一步社会化的“文学”所不及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