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走后
读书评论:
-
青青01-17非常不错,很深情,可读性高
-
danyboy04-18没有想象中那么虐。东亚的孩子要突破家庭,可能总要书写一次自己的父母。我见过很多年轻人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寄托种种思绪,追忆种种味道,却少有勇气书写父母。豆瓣上不少,但在现实中可能不是多数(未经统计,仅是印象)。
-
黎戈03-05第一章的名字“在韩亚龙超市落泪”,就是这本书的主题、情境、抒怀方向,韩亚龙是卖亚洲食品的超市,而美籍作者是以食物烹饪怀念她曾经抗拒扭打的韩国母亲(及她代表的韩国文化)。这书对我是几何题那道辅助线,让我理解了母亲的爱。
-
张躲躲01-10父母是挡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墙,随着这道墙日益受损,死亡的真相逐渐显露出来,我们不得不去面对了。这真是最无能为力的事。
-
毒妇脸少女心。02-02第一章开始的情节代入感太强而且食物作为一种非常亲近读者的情感媒介,以至于一下子我就被“吸”进故事当中。这本回忆录承接的情感无需过多依仗它的文本内容,反而是那种母职天性中的无私和包容抚拥了“我”的一切,以各种形式。它们馈赠的现实与情感都是如此的贴近如此的真切,仿佛一张巨大的织网将我轻轻缚住,有一种特具的温暖、怀旧时产生感染力。
-
粟冰箱02-05一本回忆与悼念之书,非常坦诚,充满了惊人、丰沛的细节。我想,失去母亲的痛苦,在米歇尔的灵魂里蚀刻出一个空洞,这种虚无类似于某种饥饿感,她需要抓取无数细节,特别是关于跟妈妈有关的食物的细节去填补这空洞。
-
向北向北03-192023已读005。真挚的表达是可以跨越语种和文化的。读这本书的同时也在交叉读别的书,可是每每翻开总想落泪,是“爱”令人落泪啊。作为韩美混血儿,作者通过食物寻求与妈妈的链接,也寻求身份认同,亲情之爱在现世有了永恒的延续,那也将一直给予她源源不断的养分吧。翻译加分,推荐阅读。
-
把噗02-11东亚母亲一贯是会以大写的爱来绑架子女的,“一切都是为你好”,实为原生家庭PUA:女儿的讲述里充满了追悔、自责和内疚的情绪。
-
滚石不生苔01-22作者的自我认同其实挺有意思的,在书中可以明显看出美国父亲在她成长世界里是比较缺失的,承担更多教育责任的是她妈妈,但是她妈妈是典型的东亚式教育。高中的叛逆、抑郁症应该是母女俩关系的冰点,直到母亲确诊癌症,作者正好大学毕业,和母亲最后日子的追忆,到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她开始去接纳自己韩国的血统,开始做泡菜,去搓澡,并说出自己是混血。有意思的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年龄正好是我这个年龄,24到25左右,但是我现在依然不知道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关系,更像点头之交,而不像家人。作者的母亲也是典型的东亚女性,为爱跟随美国人背井离乡,然后也心甘情款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度过自己大半的人生。作者没有去探讨这种生活对她母亲是否幸福,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当然是一种不平等,为家庭牺牲过多。
-
fushia01-08食物既填充我们的胃,也丰盈我们的心,既可以拆解为生理上的需求,也印刻着文化上的痕迹,既象征身份的归属,也象征身份的混杂,既是爱的喂养,也是爱的反哺。食物对作者而言,既是和死去的母亲的共同回忆,也是自我疗愈的灵性工具,既是联结他人的纽带,也是寻找和重建自我的漫长旅途。我们在食物中,既品尝到烹饪者的自我,也品尝到烹饪者为迁就他人而舍弃的自我。如果说关怀有一个起点,那可能就是食物了。一起吃饭让关怀成为可能,也让畅想一种集体的生活成为可能。
-
Willacube•ᴥ•01-17★★★★★ “感伤”是我很久没有主动使用过的词语了,看到最后章节的时候,这种情绪包裹着我。看着这“半个”东亚女孩柔肠百转地写下和妈妈的回忆,我们都有一个某些时刻相似的妈妈。我们童年的被动,青春期的叛逆,初长大时的所谓的强大内心,渐渐走到中年成熟后惊奇地发现身上出现了和妈妈同构的温情,这从无知之近到有意之远,再回到一种全新的成年母女的亲近的关系,真的是一条理解之路。阅读过程里,总计地铁中流泪四次,循环收听《Psychopomp》五天。每个月我会把我当月读过的书寄给妈妈,她会慢慢读完,那么这本,我真的很想知道,妈妈代入的是我这样的女儿角色,想起已经离开人间的姥姥,还是代入的是我的妈妈,读着一个女儿的细腻诚实的表达。深夜了,不哭了,下个月让我问问妈妈~
-
oo02-07如果不能和你在一起,那就让我成为你。
-
bookbug01-23一旦与至亲至爱永诀,生活和感情中的空白通常是很难用时间来填补的,因为对很多人而言,失去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世界。所以书中女儿的回忆,读起来才会像从一个世界回溯另一个再也回不去的世界一般,真实而又琐细。
-
烨伊03-09从渐入佳境,到不忍读完。食物是安定剂,也是催泪弹。死亡是所有人都会面临的课题,我永远都准备不好去接受的课题。就算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争执再让人心烦气躁,自由和失去终究是两回事。
-
阿__夏02-14那天老师当着我的面对她的妻子说,我的问题和她一样,也是“mama issue”我突然有点释怀,可能全世界的母女都差不多,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mama issue,这本《妈妈走后》的作者也是一样,在青春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和妈妈解不开的问题,却在妈妈生病后都迎刃而解了。因为作者东亚人的身份问题,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会和读《知晓我姓名》的时候类似的感觉,身份认同、故乡、文化冲突,还有家人的支持。作者的语言平实,记忆力非常好,对场景的描述很详实,翻译的也很不错,三四个临睡前看完。有些催泪但是整体没有刻意煽情,最后的结局非常梦幻,重新又和妈妈、和故乡联结在了一起。作者这本书能畅销也是和她本身的创造力有关系,打算去听一听他们乐队的歌。
-
沈书枝05-22东亚式的母爱所造成的裂痕,其实并不因为妈妈去世了就真正得到弥补了的,读这本书的过程里我想起来的是上野千鹤子说她没有在母亲还强大的时候和母亲完成对决,因此失去了那种平衡关系的机会,这本书所写的,恰恰就是女儿强大了起来而母亲立刻就患病去世,失去了那种可以对决的理解的机会。母亲生病过程中和去世后女儿对她的种种爱固然令人感动,读到一半我还是想,可以少一点这样的创伤的,创造出新的观念与环境;最后一小部分开始变得乏味了起来,也许因为它开始有点接近于为了完成一本书而罗列了。
-
赫恩曼尼01-09前半部分真挚动人,后半部分略显松垮。很喜欢台版的书名《没有妈妈的超市》,Crying in H Mart,这样书中大量有关食物的描写才说得通。如果不被繁琐的细节淹没,该是多好的一本回忆录啊,毕竟我们都知道被妈妈深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