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门阀政治
读书评论:
-
钟螺03-27就好,就实用,就厉害。
-
神威04-04修行59th。龙亢桓氏由来,庾氏与王谢之暗战,桓氏吞庾氏部分受益良多,介绍各门阀详尽细致,说事透彻明白,一本极好的著作,其中指出陈公寅恪对司马代曹部分的分析不尽正确与我的观点全然相符,读书至此甚为快乐。需要指出的是,如今读魏晋南北朝时期专门著作已有十余本,从说理条理,逻辑思路与文章吸引人的程度相比,第一都毫无疑问是陈公金明馆丛稿相关文章,一代文宗啊
-
临素光09-01【2018第60本】本书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东晋百年门阀政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六大士族兴衰:琅琊王氏、高平郗氏、颖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和太原王氏。1.从最开始的“王与马共天下”,到后来的“庾与马”“桓与马”等等,尽管会有某家权势较大的情况,但其他士族都尽力平衡,维持共治。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司马家想踢开士族、一家独大重振王权,也同样如此,因此王敦、桓温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削弱王权,竟然能够得到多数朝臣的支持,不当做忤逆。2.北府兵的四个阶段:由郗鉴初创,以流民帅平定王敦之乱;后由谢玄重建,在肥水战胜前秦苻坚,以及制衡建康上游的强藩;再由谢家旧部刘牢之统御,成为各个门阀势力竞相争取拉拢的重要力量;最后在刘裕手中成为独立于门阀的势力,灭桓玄、南燕、西蜀、后秦、孙恩卢循,成为终结东晋的掘墓人。
-
成知默11-12广征博引,考据周至详实,将东晋“士族专兵,皇权不振”的门阀历史娓娓道来。
-
欢乐分裂04-15自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到五胡乱华,生成一个中国历史上皇权与士族对峙/制衡的孤例,南渡后的东晋从王马共天下至主相相持、两藩对立、代晋为楚,直至次等士族重返传统,堪称百年挽歌。卷轶浩繁,人物谱系如群星烟云,沿用陈寅恪某些论述,以其卓见为基础探幽补充并大胆提炼出自身推断(是否“正确”另说,论点论据的自洽更紧要,亦予以后人无穷启示)。“门阀政治”自西汉始,由通经入仕取得政治地位,东晋时意识形态由儒入玄,然清谈之余须事功(如北伐姿态)方能跻身高门,指出大族如欲立于中枢,仍需以儒学治世+军事权柄,流民+北府兵虽曾为之不齿,却成为扭转政局的大势;重点考据郗鉴&桓温家世生平,详述他们如何在皇权/宗室/士族/外戚间腾挪,可知权力的平衡与颠覆,更佐证这一体制产生运作所必需的条件。
-
OrangeCLK07-30最终的结论太精彩了!倒数第二段。
-
小波福娃06-07补mark一下。书架上很多书可以扔掉,要留的话这本是必须的
-
Fal Conde08-04南窜门阀来龙去脉 叙述详尽 可以为日后参考之指南
-
虫虫07-11门阀政治以“王与马共天下”为开端,下启庾、桓、谢氏各相执政,虽然情况不尽相同,但基本格局仍是门阀大族与司马氏共同执政,而刘裕的崛起和孙恩卢循之乱则是门阀政治的终结者,门阀政治结束的过程,也可以看作司马氏政权衰落的过程。这一重大变局处于历史特殊时期,并且作者认为门阀政治只存在于江左的东晋时期,分别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家族讨论了门阀政治的形成发展以及衰落,书中旁征博引,从各种史料中抽丝剥茧,其中对桓温身世和北府兵的研究部分引用史料之详细、考究之严谨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
letdouman05-28凡想了解或研究东晋一朝史事不可错过的佳作,与第一版时隔二十多年,其思路之清晰,考证之严密,可谓历久而弥新。学历史的都知道魏晋南北朝这一断代史名家辈出,要举起旗帜并杀出重围真不容易!田先生治史尽显老一辈学人风骨,书中对前人鲜少提及的人事独有卓见。如论述郗鉴及其一门在朝中所处的角色,肯定了他以缓和手段处理势力倾轧的政局,和首创北府军并确立京口之重要性诸功绩。又如追溯桓温一门之家族谱系,拨开迷雾,将桓范补上系谱。还有高衡、高素、高雅之祖孙三代,其在北府军的地位可和刘牢之一门并列,刘高二家更有姻娅交好之关系。王夫之曾言:“东晋之臣,可胜大臣之任者,其为郗公乎!”须作点补充,高平郗氏虽在郗鉴生时达门阀荣耀之巅,却没提及其孙郗超为桓温北伐献策所具的关键作用,可惜桓温不听忠言终致铩羽,此事不容忽视!
-
Phaedo08-24这就是我想有一天能够写成这样的书……
-
尼米兹的小企业12-27肤浅之人谈到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时,大多会对这一时期士人的生活状态有所钦慕,会向往所谓的魏晋风骨。翻检史料,今人是很容易被一些对这一时期士风的溢美所感染,确实让人有些情不自禁,但田老以他科学主义的精神指出,沉溺于对专制时代士人生态美化了的想象,是有违一个现代人的基本理智的。严格意义上的门阀政治仅存在于东晋一朝,且强调门阀贵族政治仍是皇权政治的变种,过份抬高所谓的“士人政治”、“士人政府”是没有意义的,这种认识是非常清醒的。且并不因为研究东晋南朝就喜爱东晋南朝,狠毒地评价道:“从宏观来看东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全部历史运动的总体,其主流毕竟在北而不在南。只是北方民族纷争,一浪高过一浪,平息有待时日,江左才得以其上国衣冠、风流人物而获得历史地位,才有门阀政治及其演化的历史发生。”真是伤东晋南朝粉的心啊
-
天色已晚05-25魏晋寒族:我奋斗了一百年,才能坐下来和你一起玩政治
-
安提戈涅03-17尊崇,但无法喜欢。有一些传统史学书写的问题,比如因为材料残缺、史料“扦格难通”,就推演、窥测、连虚线,然而有时候推演的基础都是存疑的,用不确定换确定,难以服人。另外书写的风格是“以述代论”,根本性的观念就一个,定下主导动机后,就依据自然态的时间作为线索,让人物“依次登上历史舞台”,事件与人物用“我真实发生过”的面目一条条躺倒,从中抽绎出论证主导动机的史料,外带一些旁逸斜出的问题,这种写法令人疲惫,就像中国千年的历史一样使人压抑。还有一些问题,论述得有点“浮”了,读完之后难免会暗自嘀咕:写这个的意义在哪里?像对淝水之战性质的梳理、对清谈之风的评价。
-
#Nani?monai06-08令人击节赞叹之作。上佳之学有两种:一种为后世学者留下大片土地,一种让后世学者无处置喙,田先生在《秦汉魏晋史探微》堪称前者,而在《东晋门阀政治》,则大概可称后者。《东晋门阀政治》后论,堪称绝妙的大设计。简单地说:读此一篇,魏晋南北朝数百年政治走势,大略可知。
-
虾米06-04这类文章会被今天一些人讥讽流于琐碎、不见大局。但恰恰是这些只见大局的人,无法用琐碎的材料和严密的论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很多博客文章大抵如是:观点博人眼球,论证一塌糊涂。
-
久道06-26田余庆的学术感觉总是很好,治学有陈寅恪的风格,能从细微处发觉到别人长期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例如,此书中纠正了东晋令焚石勒之币,一直被视为东晋有“夷夏大防”的想象,而代之以八王之乱时的各种武力集团关系,以及此种武力集团到东晋后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