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王朝国家之路
读书评论:
-
C南-王稻植10-02王朝国家这种提法,我始终难以认同,但学术讨论本就是见仁见智的,对于他人的观点,可以有不同见解,但也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
-
青崖02-26从王朝国家视角分析明朝
-
巴别塔06-19在书出版以前,全文讲稿压缩成六讲在社科大本科课堂做过讲演。这本书延续了赵老师《明代九边长城军镇史》中的思路,接续讨论“长城制度史”、“中国边疆假说”这些内容。这本书等于说从边疆重新发现明朝,同时把明朝的内敛化倾向放在世界近代史、大航海时代去论述。虽然其中的概念未必成为确论,但赵老师十几年坚持在疆域理论上进行思考并结合他的实地踏勘来研究,值得我们后辈学人学习、尊重。
-
望08-27史料丰富但文笔寡淡,作者有创新之意但标题主旨没体现出来,说服力不够,不过对认知有所补充完善,加一星。
-
杜垩登06-09本书讲的是明朝的边防史,但引用史料原文过多让观感体验直线下降,不仅正文引用史料原文,注释也引用,并且在注释里也放了很多不该放进去的内容,有何意义?
-
亢龙无悔06-04这套九色鹿丛书基本都是边疆史和民族史选题,很多人估计一看标题以为是将明代王朝史,结果不能接受其内容的局限性。明史有成果的著作本就不多,边疆史和民族史更加罕有,作者是有点卖弄概念的嫌疑,加上明代本身时间已经较晚,所以想和世界史贴合比较,但做的比较尴尬,也算是打开了一个思路,
-
明朝霖03-13眼界创新但内容平淡无奇,史料丰富却分析如隔靴瘙痒。
-
朱颐钊03-19标题没太反映出来,实际上是一部讲明朝边疆政策尤其是三百年间长城沿线攻守经略的通史,可谓中规中矩,可以当做了解本领域基本情况的重要参考。
-
褐05-02庸俗边疆史硬套导论结论的王朝国家框架
-
Famtencman07-23史料很多却眼界一般,篇幅不小但分析很浅,议论部分还有些错漏,当史料集看了
-
飞飞凌太清07-23相较于民族国家,“王朝国家”具有广阔疆域、多种族群、多元文化几个特征。与欧洲、阿拉伯国家的扩张性不同,中国的王朝国家呈现出内聚性的特征,在明代表现得尤为明显,明朝改变蒙古的世界帝国追求,回归到汉人主体、内政本位的“内敛性王朝国家”。明朝在对待异族与边疆问题上,构建起由内而外控制力度不同的“差序疆域”,保守消极的边疆政策致使明朝长期面对复杂的边疆环境,为应对北部军事压力而建立起规模庞大的长城防御体系,拖垮了明朝的国家发展。
-
陈庆之07-20书是很厚,但实际上并无过多新意,对其他文明的分析流于表面,看不出太强的对比意义,整体内容基本就是把现有对明朝边疆史的研究套入“王朝国家”的框架下,当作参考资料还行
-
长征7号05-29历史研究不仅应重视时间因素,还应考虑空间因素。拥有广阔疆域的多种族、多元化的王朝国家,在历史上发挥着更为长期且重要的作用。
-
岡薩雷斯06-01讨论的是边疆史而非政治史,引用的史料也比较寡淡,不如作者之前的两部作品,属于吃老本的产物。
-
Summer08-17没有读完,太枯燥了。适合做学术的?整个描述是文言白话掺半的,底下注释比文献综述还复杂。从边境关系分析明代各个时期,但是感觉内容划分也不清晰
-
Perserkatze11-26看了正统以前的部分,很标准的先立论再找材料……
-
慢慢走01-09一部明代边疆史,资料性可观。明初定调在北疆东翼构建军事边疆,在西翼则推行军事边疆,羁縻边疆并存的“复合边疆”。个人阅读侧重点在西部边疆。其中1.关于明初的自我国家定位及政治氛围(建国初期对于宋故土及燕云的恢复)2.应对北元势力后的内徙策略(冯胜西路军攻而不据的战考量——察合台汗国与北合流)3.岭北之役失败对于高丽国内的震荡4.开平卫设置考量(上都遗址)与河套于两方定位差异(彼视为祭祀成吉思汗圣地)5.明中期与瓦剌的西部试探、布局(沙州、罕东、赤斤蒙古三卫)6.陕西负担不仅于供应四方边镇,还在于藩王7.陕北沙化与转运动议8.复套之难“夫欲率数万之众,资五十日之粮深入险远必争之穴,以驱数十年盘据之虏,谈何可易?”
-
薛定谔的猫12-18本书虽然论述的是明朝王朝国家的形成,但是作者并没有对王朝国家和民族国家进行严谨的定义,而且本书更多的是论述的是明朝的疆域政治,特别是与西北蒙古之间的疆域冲突。明朝在建国之初力图恢复汉唐时期的天下政治,但是因为财政、环境等诸多因素最终主将收缩,成为内敛的内政本位王朝。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分析明朝经营西北河套的政策转变,却在东北与女真之间的冲突缺少足够的分析。
-
Isaac02-08“王朝国家”具有广阔疆域、多种族群、多元文化几个特征。与欧洲、阿拉伯的扩张性不同,中国的王朝国家呈现出内聚性的特征,在明代表现得尤为明显,明朝改变蒙古的世界帝国追求,回归到汉人主体、内政本位的“内敛性王朝国家”。明朝在对待异族与边疆问题上,构建起由内而外控制力度不同的“差序疆域”,保守消极的边疆政策致使明朝长期面对复杂的边疆环境,为应对北部军事压力而建立起规模庞大的长城防御体系,拖垮了明朝的国家发展。
-
holly200712-07本作多引實錄、縣誌敘述,依時序臚列於前,格調有限,作者慾以The Peace Treaty of Westphalia(1648)框限明史,俾蠻力之出奇跡也。一笑。其中「板升」一節最為可觀,餘者平平,尤其曾經五朶金花之一「農戰史」,冷炙曷須炙烤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