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还是存在

读书评论:
  • 白石春子
    04-23
    通俗易懂。制度、對發展的崇拜、工商業興盛下造就的把自己體驗為「交換價值」的理性市場心理等等,助人充分思考重佔有這件事。重to have到重to be要理解創造性活動所帶來的真正幸福,不再視經濟為生活本身,建立起一種新的能動的「愛的宗教」以成為「New man」。從政治實踐上來說這個70s的論述依然是空的,然而,就如弗洛伊德的方法,首先要「認識到問題」——就這點而言這本書值得一看。
  • 哆啦大胖
    08-23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首先,作者通过诗歌的表达,以及不同的日常生活体验,从直观上体会到了“重占有”和“重存在”两种不同生存方式的区别。其次,从占有和存在的本质入手,指出占有的本质是对物品的拥有,也就是一种物化的关系,死的关系,没有生命力;而存在的本质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是积极主动的生存,是创造性地运用人的力量,激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力。重占有的生存方式活在过去,恐惧未来,而重存在的生存方式活在当下,肯定生命。最后,强调一个社会要实现从占有到存在的转变,不仅需要改变经济政治基础,更要社会成员实现性格的转变。而个人要从重占有的生存方式转变为存在的生存方式,就要先培养自己的独立、自由和批判精神。唯有这样,才能超越自我牢笼的束缚,重建与现实的联系,并在追寻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
  • 青翕
    06-07
    消费社会的一剂清醒剂。To have or to be,这是一个问题。一切的一切,最终都将重点放到了人本身,浓浓的人道主义情怀。也许我们终其一生要思考的,不过是如何成为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 Link
    08-13
    在浮躁社会中思考存在,对个人来说有特别好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但对于现代社会,至少是当前的社会来说,重存在的社会还只是一个乌托邦。我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总有一天会实现,但现在不行。就好像被个体推崇的日本低欲望社会断舍离的极简生活会被经济学家大肆诟病。毕竟阶层不同,想法不同。极端点的例子,你拥有了,开始思考存在,认为社会应该是存在的社会,占有太低级,但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吃不上饭。经济必须发展,占有到了无需占有,才有可能存在。
  • 楼北有猫饼
    01-16
    占有还是存在的观点于我是新,可看
  • 01-29
    “你的存在越微不足道,你表现你的生命越少,那么你占有的也就越多,你的生命异化的程度也就越大。国民经济学家把从你那里夺去的那部分生命和人性,全用货币和财富补偿给你。”——马克思在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中,对于一个人来说,幸福就在于他能胜过别人,在于他的强力意识以及他能够侵占、掠夺和杀害他人。在重存在的生存方式中,幸福就是爱、分享和奉献。只有当我们减少占有的方式时,存在的方式才会出现。如同一只“蓝色”的玻璃杯,恰恰是它占有了一切其他颜色的光,而并不保留蓝色的光波,才能拥有这样的名称而存在。
  • momo
    10-21
    讲得很详细了。占有还是存在,就属于道理我都懂但怎么就做不好,但是常看常新常自省。最后一章再对照着现在的环境看真是唏嘘,这个社会把虚假的价值观灌输给我们,没有更多选择的人只能接受,然后被动拥护,却没有渠道去审视到底这一套体系本身是不是有问题的,社会主义关注的本质是人不是机器也不是物,这个概念本身就被曲解了。
  • (。-`ω´-)
    10-20
    弗洛姆把人和外化之物的因果关系统筹起来分析了,并认为人本主义是人掌握主动权的一种文明,心理也为这一目的服务。
  • ssssw
    12-11
    说实话,读得一头雾水~
  • Capio
    01-02
    引人向善,引人趨於平靜摒除執念的好書。佔有是對物品的擁有,也就是一種物化的關係,活在過去,恐懼死亡;存在是一種生活體驗,是積極主動的生存,活在當下,肯定生命。社會要實現從佔有到存在的轉變,不僅需要改變經濟政治基礎,更要社會成員實現性格的轉變;個人需培養自己的獨立、自由和批判精神,重檢與現實的聯繫……
  • 朱坚强
    12-26
    第一次读的时候很有震撼之感,再读时没有了第一次的感觉。
  • 宋长清
    04-25
    弗洛姆是我读过的最治愈的哲学家之一
  • 简遥.
    04-19
    占有还是存在,这是一个关于人生价值的选择问题,但大部分做到的只是占有。关于存在,是to be的问题,是什么?作者全书的理想状态是回到中世纪晚期的文明时期,那时候人还没有被异化,而如今工业化时代带来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破坏消解了意义。
  • Morningside
    04-21
    占有不过是存在的形式。
  • 叶梓涛
    11-14
    我知道我的焦虑,我曾试图将我所占有之物全数数一遍,我试图保存在一切过去的碎片,每一片上都粘合着我,我试图将每一种感觉都一字不落的保存,生怕错漏。但弗洛姆他所指认地消费社会对于人类性格的培养依旧一针见血。将存在与占有对立起来,揭穿了慌乱地我用书写抄录和划线掩盖自己贫瘠的面纱。对于爱的占有而不是去爱,对于知识的占有而不是去体会与使用,对于记忆的占有,通过回忆过去的感觉来感觉过去,这是多愁善感的本质,而存在只有当下(hic et nunc);而其对于斯宾诺莎伦理学以及未被现在异化和错解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都读起来都耳目一新,甚至他试图将禅宗、佛陀、埃特哈克、马克思与斯宾诺莎甚至整个西方哲学用这样的一条主线贯穿,指出一条今天人的存在哲学。对过去的那种多愁善感本身并不人文,也并不朝向智慧。以此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