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无意
读书评论:
-
桃子05-07于连的书读起来很过瘾。这本书,在西方的“哲学”和东方的“智慧”之间,来回穿梭,以对比的方式阐明了很中国的一个特点: 无意
-
魏连殳07-09非常喜欢其中对中庸跟易的比喻。。。。。精辟
-
只抓住6个01-28像是西人对中国哲学的学习总结——作者断言中国没有哲学,而是避开哲学直通智慧,有圣人无哲人。副标题中的“他者”标识了立足点,正是中国智慧之无立场、无观念即“无意”、“中节”的反面。除了不辩、包容,变化也是中国哲学的特点,作者以“朝三暮四”解释对变化的利用,还是不错的
-
瞿鹊子05-27智慧和哲学的一次博弈
-
han12-16无可无不可。两党制与易
-
Fishmore07-09虽然,辜鸿铭说过能和中国人媲美的也只有法国人。法国人的水平确实让人折服,当然不是他们的香水味儿,但是法国人来说中国圣人,孔子、庄子,虽然说得也不错,却让人觉得惺惺作态。不过,倒是学到了不要轻易有立场,不要随口哲学,中国人嘛,智慧才是永恒的,只不过不能当官罢了。
-
信心不逆熊先生01-07“圣人不言,是任凭内在性流露”。作者从与哲学的反面这个角度为中国的圣人思想进行了辩护。读得我还真是心花怒放,还差一点又重新审视禅宗起来。不过,作者只用了短短的一段解释了圣人之道所付出的代价。
-
哭之笑之08-22只要提出一个观念,这个观念在打开一条思路的同时,也就关闭了其他的思路。更准确地说,提出的观念在为自己开辟了一个视角的同时,也关闭了其他可能的视角。哲学家在开始进行哲学思辨的时候,必然是盲目的,也是武断的。不管是对经验的某些方面,还是对他人的思想,哲学家一开始总是要视而不见,至少从某种观点上是这样(我们甚至可以说:哲学家在开始时视而不见的程度越大,就越是天才,挖掘的也就越深:柏拉图、康德是伟大的哲人,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放弃”了很多东西)。与哲学家相比,圣人选择了不以任何事物为主,什么也不提出。在圣人看来,或者说以圣人的观点来看,哲学产生于偏见,哲学一开始先提出一种观念,以后再不断地重新提起它,歪曲它,改变它。这样一来,哲学便只能用个别观点来修正另外一种个别观点。只能在思想上形成很多的偏见。
-
尒03-14全书大致是王弼判老子次于圣人孔子这条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