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崎
读书评论:
-
繧11-28在暖气开得过足的图书馆里读,一个小时里睡着又醒来,云山雾罩中出图书馆,见到77。和暑假走过的地方重合,读来亲切——箱根、各种町、拉门后私密的空间。沉默在尖叫,是日本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水母聚居的一片海域,而回忆尘封在安静的海底。Faye像温情脉脉的加缪,《长崎》像文字版的《鬼魅浮生》。摘一条喜欢的评论。“闯入者是在回归,归巢者是在作茧。孤独的两种模式是:无家可归,以及,自律的宅。这些事,只能在畸形的城市里发生,畸形又因城市而成为常态。”悖反又凝炼,像诗。很喜欢。
-
左树12-24双视角不错,结尾好煽情
-
KK11-01视觉化。真相只是小说的开始。
-
树上的兔女爵06-24多元视角的方式是我喜欢的,这个真实事件的本身我也是喜欢的,但是我讨厌法国人絮絮叨叨的叙述方式,不停阐述玄虚的自我观点、进行自我剖析,自恋过度的表述实在没法给一个高分。
-
白悦悦婆婆11-30非常非常有趣的一本小说,法国人写日本人然而又翻译成中文。一点也不缺少日本味道。特别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想法正是印象中的日本人。故事本身也很有趣。四万字不到,很快就看完了。但是再回想起来会觉得,真是一个好故事
-
btr09-27(1) 从日常生活的悬疑到对于孤独、记忆、两性关系、社会背景乃至存在本身的思索。(2)多重叙事者(志村、女人、第三人称)及(3)多重文本(讲述,笔录,信件)(4)法语小说之特质。(5)记者-小说家。
-
米虫04-26非常喜欢作者具象化的意识流描写,以及比刀锋还干净利索的结尾。
-
mado198306-26很精彩的一个短篇,转换视角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女失业者的文笔未免也太好了吧,不过看到最后她曾经做过的事情,也觉得可以理解了。
-
Nanosecond07-15我讀到過的關於本書的介紹中有一句:「一個loser遇到另一個loser的故事。」天啊,哪裡是這麼簡單世俗的判定。有人的世界簡單完好地運轉著,有人的生活在一片片地坍塌,甚至不再有一個可以回去的地方···如果能改編的好的話一定是個絕佳的劇本。
-
白01-03搞不懂为什么现在好多法国人都有日本情节。冲着翻译买的。也蛮喜欢这个故事,有一种。。。。薄雾一般的伤感。人间椅子太猥琐了,这个故事我比较中意。
-
Nachweg04-17好像在读一个阴柔的加缪
-
恶鸟10-24法国人写得像日本人那么克制,在中国,这样的作品得不了大奖
-
欢乐分裂12-21三星半;开局的悬疑布得很好,将长崎寓意为壁橱,也属点睛;后半本叙述角度顿转,牵到更宏大的视野,火力线太长导致用力不均,且与前半本有脱节,乃败笔;唉,假如维持单线推进,这份孤独才真正绝望的迷人呢!
-
一个点儿06-15法国人写日本故事。如果没有最后的信,这本大概只是平庸小说,流浪的女人偷居在独身男人家。最后长崎女子的信,写自己一生都在遭遇“人生的塌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续订,激发了像她一样充满愤怒的长崎人,她加入联合赤军,失败,救济金失效,流浪,吸毒,偷居。而她的宿主也和她一样冷漠,与人隔离,对生活失望透顶。她说,“长崎很长时期一直就像是日本这个大公寓尽头的一个壁橱,这公寓拥有一长溜四个主要房间——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而帝国在这长达二百五十年的历史时期,可以说是就这样假装不知道,有一个叫欧洲的秘密过客,就安顿在这个壁橱中。然而,曾有过多少科学技术,多少思想概念,多少学问知识,通过这一夹层向两个方向过境传播?在这长达一百多年的冬眠期里,出岛在何等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看待的方式。”长崎故事,日本故事。
-
于是12-09闯入者是在回归,归巢者是在作茧。孤独的两种模式是:无家可归,以及,自律的宅。这些事,只能在畸形的城市里发生,畸形又因城市而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