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回忆
读书评论:
-
momo11-18好书不容错过,从中可以窥探八十年代的全貌,读后居然有点感动
-
钝刀龙戈03-27八十年初校园竞选人大代表的记忆宝贵,很有史料价值。不要小瞧燕园中提着袋子的佝偻老人,多数人连给他们提鞋都不配。
-
伯渊说05-16作者回忆在北大的一段独特经历。
-
泡泡龙05-25书是好书,不过作者自我太强烈,减一星
-
頨譞06-13张赶上了北大中文“众神的黄昏”,也就是“最后的好时代”,不过狐假虎威尔。
-
读书客04-11其实是有遗憾的一本书,写老师的部分很单薄,书最后出现的校友太LOW了
-
小莽苍苍斋12-1077、78级那个时代的北大是如此自由,作者回忆那时读书畅谈理想办杂志的纯粹校园生活,回忆在燕园和各种大家的交集,回忆曾经自由民主竞选的日子,她笔下的北大,就是我理想中北大应有的样子,大师云集,思想自由,兼容包并。只是时代在变,不知如今的北大还保有多少校园的纯净。
-
熊小熊猫09-30之前是听到某老师提过,随即买回来看。77、78级的文化精英们常爱回忆八十年代,但同是77、78级的北大同学,她的回忆录与査建英的相比,明显太过干瘪,不够浓郁到位。
-
希仁06-14纯粹因为我自己的某些回忆
-
嗅嗅06-16机缘巧合,在台湾遇见作者,在一个抗战多少年纪念讨论会上。内地台湾学者,侃侃而谈。张的声音是尖利的,如同她文风下显现的性格。本人我的确不认识不熟知,但从她接受采访,以及接下来行程安排若干小事上,我略有失望。后来她赠予我这本书,竟然比硬生生把日期标错了一个月。看着这位长者,我也哭笑不得。花了几个晚上读完,说实话又失望又觉得贴切。写出这样文字的人应该像我这个年纪说的话,有些任性又有些并蓄。可万万没想到她活到这把岁数还可以这么任性。于是,我借机狠狠思考了下,自己若年纪大了,还是要像杨绛先生一样温和些。不会那么令人不适。
-
Oski.12-04点开短评,意料之中的对作者性格的贬语。也是,读一些上学的轶事津津有味,但想着若这样一个人做我的同学,我该也不怎么会去交际。人都喜欢沉稳低调,但没办法,总有那么一些狂妄自大让人不舒服的,最终取得一些小成绩,你也拿别人没辙。但我还是推荐这本书,至少能展现当年人物的风貌。不知为什么,一直挺向往那种朴素纯粹的学生生活,这也是为什么大学以来时不时会读些类似的文字来调和整天美剧电影音乐的奢性,纵使只有图书馆清冷四壁,没有灯红酒绿。但或许这又只是因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没那么温暖而形成的念想吧,真要我到了七八十年代,现在估计得羡慕这些90后生活多么丰富多彩了。
-
鱼肠06-03和《上学记》完全是两种风格。张的回忆录里,北大仅仅只是她将来生活的一块基石或者说踏板,她的才气和不羁与当时的社会紧紧相连,通过北大这样一个扩音器更好地呈现了那个年代的整个社会,而不仅限于北大校园。
-
小双08-30北大精神与教授轶事还是可看。作者有点过于膨胀。
-
mygirlcandy11-07一直挺喜欢《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也是机缘,阿潘曾给我看过她写季羡林的文章,于是在书店里买下这本书。书一开头就让人心有戚戚,自由的渺小和渺小的自由。竞选的那一部分,面对围追堵截的提问也实在有趣,复原了一段鲜活的历史。不过,看完整本书对作者这个人倒爱不起来了。大概总是喜欢低调、稳重的人,而作者太张扬、狂放。正如作者欣赏季羡林先生在《牛棚杂忆》中真诚的反省,缺憾和困顿是人生的真实。而作者对自己的描绘太过天马行空,逍遥自在,所引述他人之词皆为赞誉,便有些自恋之嫌了。
-
忍冬06-24“(现在的)北大,横着比还是不错的。”张曼菱笔下的北大是一个节点,在历史发声的时候。张曼菱骨子里的“气”令人佩服。
-
julie05-12最近就想看随笔,恰巧碰到了这本。那个时代的风潮激荡加上作者本人的独特个性,许许多多让人沉思和审视的点,再加上作者“北大才女”的文笔,值得读,不会扔
-
海畔居士07-29就以读这本书,告别北大岁月吧。文笔还行,颇多轶事,北大民主竞选、第二章和西南联大研究部分都印象深。语言激扬,只是稍有些孤傲,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如张中行平和冲淡,余味隽永。最令人意外的是北大中文系77级原来内部矛盾如此激烈,完全将张孤立
-
大甜甜~~07-17多少年后,当大家谈起一所大学的时候,不会有谁想起当年有谁拿到了国家社科基金,大家只会记得当初这所校园里有一群怎样的老师,有一群怎样的学生。这大概就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书本身,可读可不读。
-
Sarcophagus06-17文笔和自省都像八十年代那般粗鲁豪迈,兼有章诒和何炳棣许渊冲何兆武的那种自傲,没有家世积淀和学养深度,只有少年意气和人脉际会。替某些大佬洗刷,也给一些孤士留名。舞台在此,戏曾演过,不多她一个狂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