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的实验(重译本)

读书评论:
  • DoubleFeature
    11-23
    真挚且精悍。译注费心了。好书。
  • 觉梵花
    06-26
    提供一种从“盲于文学之人”到“敏于文学之人”的转化可能,提醒人不要功利地“使用”艺术,最喜欢尾声部分关于“去己”的文学之道。对此类“读书家”的文学理论著作的阅读体验都不太好,总有空泛之感,原因一是自己作品阅读量不够,链接度低;二是尽管译者已十分用心,翻译仍然造成隔膜,还是尽量读原作的好。
  • 十四卷
    03-22
    与其说是实验,不如说是邀请。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会因为那些“do things with it”的瞬间而无地自容。
  • PtEros
    10-12
    看文学评论其实只能更理解评论家,想要理解作品最好的方法就是重读。20.10.15|20.10.28重读
  • 麦子
    01-28
    每次读C.S路易斯都会眼前一亮,受益匪浅。
  • 彼地无冬
    10-28
    路易斯的功底还是太深厚,借助了大部分译注才勉强涨了些知识,增加了理解。
  • Always Blue
    11-13
    真的被好多观点吸引引起对自己阅读的反思和观望,我们读书要“去己方能成己”,还有关于文学评论的“我们要保护正在成长的一代免于被骗,武装他们,避免他们被铅印的文字频繁地提供给他们的错误的情感和混乱的思想诱惑。不幸的是,使他们免受拙劣文字影响的习惯也同样影响他们对优秀作品的感受。”
  • 千秋
    11-04
    翻译的很认真,写的注虽然有点繁琐,但颇为有用。这个人的特点是平和温煦,不偏不倚,就像老人对年轻人的一番爱的教诲,可总觉得少了锐气。或许在英国传统下文学是这样子的,但在其它地方并不是。
  • sky liu
    05-18
    刘易斯对读书的态度与布鲁姆在《如何读?为什么读》里的一致:仅仅为了变得更好。多数人使用艺术,少数人接受艺术。盲于文学者视文学为一消遣活动,若非强制,非叙事之作不读;喜欢好奇心得到调动以满足;替代性地分享到快感或幸福。盲于文学者之盲于文学非因他们以这些方式乐享故事,而因他们不会以其他方式。较之叙述,神话更像个物体——以其独特气息或品质感染我们。“幻想”的正常白日梦可分为自我型与超然型,阅读中前者强化了自我耽溺,后者是幻境的静观者,可升华为文学。艺术的作用是自我补充,摆脱自媚,容许我们的经验超出一己之身。使用艺术只能给生活提供方便、慰藉或舒缓压力,并未使之有所增益。内容形式可分的谬误在于可分离性与可分析性的混淆。伟大文学出乎其外入乎其中。乐享伟大批评家文字的真相并非因喜爱批评目标,而因批评家本身
  • 叉烧煲仔饭
    10-22
    与其说是讲如何评不如说是讲如何读。接受文学与使用文学,差别在于是将文学作为工具为我所用,还是将文学视作与我相异的主体,作为他者来作用于我。莱辛说的文学是“他者之眼”也是同理——文学之价值在于帮我们走出固陋,全心投入到他人之观念,而非以“用”的方式自知或不自知地强化自我耽溺。使用文学的方式很多,事件,概括,情感,哲理等皆非全然接受文学的方式。不是说以此类方式去体验乃是盲于文学,而是需要认识到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阅读的路径,“并非其之所有,而是其之所无,使之自绝于充分的文学体验”,如果单是这些读法,则依然是故我的状态,更重要的是get ourselves out of the way, 使得生命体验在去己的阅读中得到扩充。进而推导出一种评论体系——“坏书之坏并非坏的阅读之存在,而是好的阅读之缺席”。
  • 霜露沾衣
    12-12
    路易斯很好。易于心喜,难于满足,阅读应如是。注解有点多但也有助于引申,只是重复处太多了。注解里反复出现的引用,感觉没有必要。
  • 迷雾之星
    05-29
    C·S·Lewis作品【2】
  • 则列
    07-29
    看完An experiment in criticism又看了邓军海老师的重译本,风格宽厚高雅,中和了原文里令我不太舒服的精英气质。译注详尽用心,在原文基础上进一步丰富阅读和思考的维度。关键字词附有原文,很多时候让我眼前一亮,啊,原来这个单词还能这样译。绝对是值得一读再读的译本。
  • Nyx
    12-02
    He that loseth his life shall save it.
  • 琴酒
    02-12
    清晰无比,真的是很羡慕他老这种你能感觉到在写之前他已经对于所要写之事了然于胸的掌控感,并且难就难在这清晰丝毫无损于其准确、深入和启发性。刘易斯根本的文学立足点其实是认为文学是一种或然性想象,它并不是人类生活的抽象概括,而是集中于独一无二之事,情境作为假设而被接受。因此阅读并非决断,而是借由这种或然性的想象去扩充自己,从异于自己的故事中超出自身的固囿去看世界,“穿透了其他一些单子之外壳发现其内部样貌”,这种阅读活动本质并非情感、道德或理智的,但是却与爱和诸多道德行动共通,因为所有这些都涉及到走出自身。他对文学评论的态度也很有趣,他认为是作品让人享受评论,而不是评论让人享受作品。也就是说,是阅读作品后的乐享令人享受到评论的精湛,返照的快乐,一流头脑对伟大之物的感动,而非相反。
  • 在野主义
    12-23
    我觉得这本比那些《如何读诗》《如何阅读一本小说》等等给出的建议都要好。其实几年来我都发现我不知道怎么读诗了,知道要读多读好,却仿佛七窍堵塞,看完后抄完后什么都吸收不进,就站在伟大诗人们身边却隔了层雾,他们发着光,我却不知道如何被光源所影响。书里说的是对的,我是在快速地“使用”书籍,让它们成为书单或谈资,却没有耐心透过作者之眼去亲见那些活泼的形象,像思索神的一件件行为那样。是啊,很多人从事文学后反而忘记了最初是如何进入文学的,记得高中时读顾城是一遍遍一句句地读,好像印刻在了性格里,还有我小时候读了几百遍的鲁滨孙漂流记,拿手指着拼音,做梦都在想象自己也是修房子种果树养牲畜的海岛之王
  • 安提戈涅
    12-29
    C.S.路易斯的几部作品是今年的最打动我的,或者说,那些忠实于最诚实的感受并相信最平易的文字力量的人,是最打动我的。将文学的理解还原为切己之事,并且越过一切用于炫耀的知识性术语——正是这些不断自我繁殖的术语摧毁了文学之赏(appreciation)而转为文学之用(use)——路易斯相信最纯粹的文学体验来自于一个小男孩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的《金银岛》。某种程度上,路易斯兼备我尊敬的批评家的两种品格:斯坦纳式的宏阔视野与概念创造,以及詹姆斯伍.德式的细节的考究功夫(虽然在本书中,所有细节路易斯都几乎只是简单提及)。“盲于文学”者的归纳真是好极了,真正的文学阅读者追求的必然是一部作品中events之外的东西,就好像真正的聆听者关注的是tune之外的存在。译者邓军海老师,是学界里我唯一敬重的那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