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
读书评论:
-
派可爱星04-24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开始不太理解日记为什么取这样的名字,直到看见伍尔夫的自述:一个可怕的真相是,我只有因谈话而心生烦恼时,才想写日记。我只记录沮丧和失意,而且记得非常勉强。日记中的痛苦包括各个方面,一些切实的身体病痛,一些生活上的难处,更多的是关于工作那部分,和创作相关的痛苦,是线性的,是持续存在的,是有所成长的但她依然挣扎着从“痛苦”时刻里闪烁而出,传递给自己,也分给我一些不灭的星光…感谢伍尔夫,感谢日记同时也提醒自己对待生活:尽可能地观察,记录更多。
-
午夜的卡比利亚05-12“书籍给我带来了多么巨大的欢愉啊!我走进屋就看到桌上堆满了书,我把它们一本本拿起来翻看一番,不甚满意。然后我情不自禁地拿起了这一本,想看个明白。我能快乐地在这儿住下去,并永远读下去。”
-
Lu.03-05女性写作的忠实记录:身为创作者的智慧与才华,写作过程中的痛苦与愉悦,面对未知命运与外部评价时的兴奋与失落,写作永远忠于自我的勇气,一览无遗。
-
也无风雨也无晴02-29没有一定的文学造诣真心读不了
-
kuvrick03-21Woolf 一定也是个infp.
-
lunabbit01-28日记里写到的挣扎和自我审视都毫不留情,你可以具体地看到她是如何支撑自己,如何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就好像能感受到那把斧子的重量。
-
宇宙七肢桶05-17读了4个多月终于看完了,更像是一个作家的创作日记,记录了很多关于写作的心情,她真的很细腻很敏感,看到了另外一个局部生动的伍尔夫——会因为作品出版之后的不同声音或兴奋或沮丧,会看不惯一些人在日记里吐槽...原来伟大的作家都是带着焦虑和不安坚持创作的(敬佩)看到后面我一直在想:她本人愿意把自己日记公开出版吗?毕竟她在日记里也说到不打算公开自己的日记。尽管最后一篇日记结束的20天后她还是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我坚信写作、写日记给她了力量。
-
萝卜骑手01-21奇妙的一种感觉,日记里的伍尔夫不时陷入怀疑和纠结的溪流,但让人反而能从中读出一种卵石般坚硬的东西。至真实、至细腻的文字背后,像有个至笃定、至通明的灵魂。
-
胡桑03-28随心所欲地写,写下痛苦,也写下内心的湖。
-
Xiao的储藏间01-25“我希望我的日记是什么样的呢?它应该形散而神不散,包容有度,可以容纳我脑海中一切庄严的、细微的、美妙的想法。我希望它像那种很深的老式书桌,或者像宽敞的储物柜,这样我可以把大量的零零碎碎都扔进去而无须仔细整理。我会在一两年后再做回顾,然后发现这些收藏品竟像神奇的沉淀物那样已经自我归类、提炼、凝聚成形。它们无比透明,足以映照我们的生命之光;它们也是稳固光滑的合成物,具有艺术作品的端庄。”
-
沈书枝04-17感受最深的两点,一是伍尔夫在其时的名声实在是太影响她日常的情绪与状态了,每本书出版前后那一段时间,都可以看到她的情绪是如何猛烈地随着评论家、朋友和其他外界的评价而摇摆。负面的评价令她冰冷绝望,正面的、她觉得说在点子或心上的夸赞又让她喜不自禁。虽然一遍又一遍地,倔强的伍尔夫在那些否定和打击面前,更加坚定要自由地写,要按自己的想法写,但那些负面的评价还是显然每次都会给她痛苦的折磨。她还总是忍不住预言她的新书销量会失败,虽然最后总是证明不是这样。还有一点是,伍尔夫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精进求变的作家,在工作方面非常勤奋,总是不停地在写、在想、在设定新的写作和阅读计划,并且一一实现了它。尤其是她写《海浪》《岁月》时那种殚精竭虑的思索与修改,反反复复的自我怀疑与自我肯定,但每写完一部,又总想着新的实验。
-
黎戈05-05伍尔夫志在小说,日记并没有刻意经营文字,却因见到她本人而动人。她真是为文学而生,见人是为了观察,谈话是为了搜集素材,日记为练手,看书就要写评论……她被这激情燃尽。她常设想老年的自己,而她并未活到老年。日记里伏着病魔的影子,死神像骑着快马,这马和伍尔夫奔腾的写作在竞速奔驰,最后终于超过了她。
-
Wittgaard02-24在日记中,我看到了一个和我之前想的完全不同的伍尔夫。生机勃勃,直言不讳,对自己的文学才华既自傲,有时又陷入沮丧的深渊。为自己的销量带来的收益而沾沾自喜,为评论家不肯夸赞自己而耿耿于怀。真是完全不设防地把一个真实的人呈现出来。她的阅读量真是太大了,基本就是一直在保持大量的阅读,英国小说的销量可真是太小了,可是这么小的销量,竟然也能维持一个作家体面的生活,这也让人很羡慕。在医院的时间十分零碎,正好用来看没什么情节随手一翻都有可读之处的书。日记选结束在她生命的最后二十天。除了战争的阴霾以及她身体上的状况,看不出她会主动终结自己的生命。感觉她随时会振臂一挥,要写出震烁文坛的了不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