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的另一面

读书评论:
  • 木下天一郎
    04-17
    作者以社会为视角试图超越广场叙事和文艺复兴叙事,着重分析了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和践履知识分子的“社会改造”(主要是杨昌济和毛泽东)。他注意到反国家崇拜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前提条件以及无政府主义可以盛行一时的原因。其次,指出无政府主义企图从底层入手促成社会改造,但是由于无法确定公私界限,加之过于理想化依旧归于失败。在民初“国家”淡出“文化”凸显的过程中,个人主义曾是突破旧制度的锋锐武器,但由于传统公私观念的束缚与世局的影响,团体主义逐渐处于支配地位;以毛为代表的践履知识人在吸收批判无政府主义“社会改造”的同时,跳出民初政论家与学者的社会资本网络,通过社会革命与区域传统强化同质性的社会组织,改变了五四原有思想界的垄断格局。至此,民国初年的思想场域历经国家→文化→社会的转移完成。
  • 中世与近世之间
    05-29
    作者所谓的另面指的是将五四研究社会史化,也就是关注改造社会如何成为五四的主题,另外关注五四发生的社会环境与演化意义。作者在导论中批判了自由主义对于五四的解释,其认为“新启蒙”的解释遮蔽了五四“社会革命“的意义。运动有一个从政治关怀转向文化,再转向社会问题的过程,五四新文化运动者,采取了疏离以国家建制为主体的政党政治运动,主要是对于民初的政治环境的失望,杨重点讨论了无政府主义者及毛的社会改造构想与实践。关于五四中”个人主义“的消融过程最有启发,其要因是”个人主义“完全是西方的产物,当时知识分子的解读更多针对冲破传统的束缚,而非真正意义的个体解放,正因为没有彻底摆脱传统在更倾向与从传统思维有意或无意中寻找答案,所谓公私观念的思路,进而与儒家齐家至平天下的思路合一,最终走向集团主义社会主义。
  • 历史理性
    11-19
    新版内容丰富了不少,但是逻辑上反而有点陷入矛盾。本来目标是摆脱启蒙伤痕叙事,结果第四章个人主义的衰亡史看起来却很像启蒙伤痕叙事,与第三章无政府主义的社会观和第五章从“社会”理念到地方实践不甚协调。另外作者关于“个人”很快被“社会”统摄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公私观的限制的看法,主要依据沟口雄三的观点,也让人觉得回到了作者批评的文化本质主义。当然不管怎么说,作者还是把握到了问题的核心。他也并没有要让大家与工农兵相结合,不应该给人扣红帽子。
  • waters
    07-19
    有点混乱难读。作者大有扫清一切五四“八股”之势,聚焦所谓“另一面”也就是“社会”的方面,但语气上却把“自由思想”当八股给扫了;须知社会改造也要有相应思想的突破,这种突破其实是以文化上批判、重构传统,思想上自由解放为基础的,本书其实并未脱出这个窠臼,却把这不同几个层面混在一起放在所谓“社会”的架子下写,这就造成了概念极度混乱:比如“民族-国家”的概念,一下子讲成政治性的“国家建制更新”,五四是“文化”对其的反动;一下子“文化”又脱胎于“民族”内涵中,文化的反动先声在于民族和国家两个概念的分离,真是想合就合,想拆就拆了。引文也一样,流畅易解的文字被作者一套就显得削足适履(引文很多没标注撰写的时间,思想的先后顺序及影响力是否符合作者的框架值得怀疑,不暇细查)。有价值的部分在第三章讲无政府主义。
  • 梼杌
    05-06
    社会观念的生成问题的讨论,诸多论述使自身对于五四的认识得以转换,好书。
  • YongtoriBodon
    06-09
    将“社会”与“个体”引入研究视角,关注不同人群在五四中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打破传统叙述五四的“八股”,比如爱国学生运动、反传统、文化运动等等等等,秉持的依然是作者一贯的“大政治史”视角,书中关于“个人主义”的消解和湖湘践屡型知识人(以毛为代表)的叙述颇有新意。
  • 岳爱华
    06-19
    无论是政治运动还是一场文化改造运动,都是“人的觉醒”,没有就着“科学”和“民主”五四那一套单调的说法重复讨论,解读很多维。
  • 久道
    02-28
    其实没期待中的新意,一些史料可以看。五四那代人其实不懂“西方”,陈独秀说西方“自古是个人本位”,这些都很荒谬,其实人家古老传统一样的是共同体本位。当然,对西方的隔膜,当时保守派也差不多,钱穆先生也想象,西方“工商社会,重视个人”,中土是“农耕社会,重视家族”,类似的还有梁漱溟等,都这类论调。
  • 阅湖
    06-21
    迟到一年终于读了这本去年的应景畅销书。作者的核心思路不难理解,就是要澄清五四由政治→文化→社会的进程,三个切入口则分别是:无政府主义与“社会”的兴起(Dirlik),儒家公私观与个人主义的兴衰(沟口雄三),边缘的践履型知识群体(作者自己的《儒学地域化》)。但此书写作有两个大问题:其一,作者几乎完全忽略了余英时-罗志田/王汎森这一脉的五四解释传统,更遑论海外学者如Shakhar Rahav或Fabio Lanza,对话对象仅局限于林毓生/张灏,难免给人打“老靶子”之嫌;其二,如书白老师所说,此书的“时代错置”(anarchronism)问题相当严重,尤其是“个人主义”一章,拿40年代的材料来解读五四个人主义理想的瓦解显然缺乏说服力,而以34年的《雷雨》来证明五四青年的反礼教精神亦是同理。
  • 书白
    07-21
    思路不错,写得很粗糙。对材料的处理过于简捷,很多地方是从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思想史文献中抽取相关段落,拼贴组装到作者的论述框架中,对材料的来源和语境几乎不做任何辨析,尤以论述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的两章为甚。极端的例子如196页,前半页是1923年的类似小说的一段文字,下面就直接跳到1948年石瑛的“断指事件”,两则材料都用来说明对“个人主义”的清算,可是这种粗率的处理文献史料的方式,得出的结论能有多大说服力?且不说为何一本讨论五四的书,可以随意跳到三十和四十年代而不做任何说明。
  • 维舟
    05-26
    由“社会”视角切入,不无洞见,五四时期可算是中国“社会”的自觉,此前可说自在而无意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自此始。不过最终,中国的强国家传统还是将这个“社会”重新组织化了,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状况:从小共同体中脱嵌出来的个人,最终都只是国家再组织化(“编户齐民”或“单位人”)的前奏。对五四而言,悲剧在于,个人主义和“社会”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实现国族自强自立的工具。本书可参照许纪霖《天下国家》与德里克《革命与历史》来看,后者尤可为本书补上论述,即这一“社会”的自觉促成了1920年的社会史论战,为后面的革命铺平了道路。
  • セシ♪
    06-15
    如今提起五四人人都能说一句德先生与赛先生,本书则将五四放入一个更长的历史维度里,去考量那一代知识分子面对国家存亡和社会改造的历史抉择。关于个人主义兴衰的这一章我个人非常喜欢,在引入欧洲思考模式时,能在中国本土站得住脚的,其本身都可以在中国历史上寻得踪迹。放眼中国历史与现状,“个人”往往只是讨论问题的出发点,而不是目的。而个人主义的妖魔化也就从这一时期一直延续到了当代。“尊重个人独立自主之人格,勿为他人之附属品”,仍需共勉。
  • 沽上凡人
    05-10
    大失所望。这个标题还是太有迷惑性了。本质上是借五四为由头,梳理近代与社会有关的各种思潮,但思辨性太强,逻辑性较低,看两段就忘了核心观点是啥了,内容跟五四,或者说跟人们平时认知中的五四,相关度比较低。
  • 文景
    04-16
    杨老师这本新书是有底本,但这次增添了一倍以上的篇幅,新增的内容不止一章呦。
  • 无阴无晴
    05-01
    在这个关节眼下,万事都求诸高层下断语的时候,还有胆量讨论五四,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