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荫下
读书评论:
-
小白好吃02-25“富裕高贵的人家比排场,比阔气,而贫穷的人家则求生存。” 祖先制定好的规则框架,以及财富,像阴影一样笼罩在后代身上。富人的后代拿着大概率向下跌的人生剧本,穷人的后代紧握着抽签发财的机会。
-
momo02-25记叙描述>分析。喜洲镇和我们江南小镇的文化有相似之处,父子、贫富、男女既是一体,也是明显的上下位压迫关系。旧社会江南女性更加足不出户,倾向于在家进行轻手工业劳作,这本书里的西南女性会经常外出售卖商品,书里有提到女孩会比男孩更早地承担家庭负担,有的女性承担太多的家务与生计,她的丈夫心安理得地游手好闲,只在参与公共事务时出面象征家主身份,而这种行为并不会被唾弃;另一个差异是西南女性的人格规范和男性没有太大区别,而在江南会更强调女性与男性的不同特征,优雅、柔和、温顺,但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也没少。西南小镇穷人也有公共祠堂,华东地区似乎没有这种很强的祖先姓氏联结的公共宗祠文化,私人富商的多见一些。文化人格的部分和正在做的研究有一点关联,读完又产生了一些还不错的新的idea,可惜我快要毕业了呜呜
-
盲市03-20比较珍贵的地方文化调研报告,个体&家族样本统计足够详实,论点输出可能更多是提炼,洞察力惊人的部分不太多
-
喜读奇书02-23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基层社会调查记录
-
G.W.F.Hegel03-10毕竟这是一片有着古老而悠久历史的土地
-
天涯明月刀11-16看的台版完全版,真的写得不错,尤其是序言及增补的十二章,大陆居然出个初版,后浪好烂
-
ly的读享生活11-16这部关于“传统中国的亲属关系”的著作,其主题研究有一条长远的学术流脉。它被称为“样本版的《乡土中国》”,足以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它们都注重梳理传统封闭乡村的宗族体系与熟人网络社会结构,费孝通是从广阔的全局去思考,而许烺光选择了偏僻的大理小镇作为样本分析的对象,强调了西镇文化特别重视“祖荫”的各种表现,比如西南的祭祀和仪式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另外,可以共读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林耀华的《金翼》、庄孔韶的《银翅》,以及三联出品的“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里《村落的终结》《社区的历程》等作品。
-
用户94264141204-203.5图书馆借阅。没有那么好看。对于死亡和祖宅部分还可以
-
木其水07-15做了点微小贡献,希望别乱删,这书本来就没啥敏感的,再删了学术性还剩几何
-
新京报书评周刊11-10社会学家阎云翔曾经在他同样经典的社会学名著《私人生活的变革》 ,对《祖荫下》的观点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概括:”中国的文化人格受五种因素影响而成:家庭生活中以父子关系为轴心;因强调男女有别而形成的两性之间的紧张;将儿童作为成人来培养的育儿方式;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理想,以及父母的绝对权威和权力。在个人成长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中,祖先崇拜和家族组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每个人都是生在祖荫下,长在祖荫下,并通过延续祖荫的努力而赋予短暂的肉体生命以永恒的意义”。这很容易推导出下面的结论,因为在作为家族集体的祖荫面前,个体只是家族集体达成目的的工具,因此这样的社会很难诞生出个人主义的萌芽。实际上,祖荫与个人并非简单的集体吞噬了个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互相利用,互为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