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帝国:从财政视角再看中华史

读书评论:
  • Dennis夏云辉
    10-14
    降维打击企业创新管理,提供更宏观长线视角
  • 邝海炎
    08-09
    叙述简劲,概念清晰,举重若轻,纲举目张。但有些“概念先行”和“国家主义”倾向。
  • 芋圆
    12-28
    结构:从税炳的进度贯穿古代到清末民初始终,税人,税地,税商及往来反复。在大学教课的作者写作就是结构特别清晰好读,每章有导读,结尾还有总结。书本最后还有参考文献,结语和《燕京书评》的访谈,访谈的问题都很好,结语有本书构思和写作的方法论,可以学习学习。 读后感:可以感觉出作者的阅读量真扎实,而且作者本人逻辑自洽,非常严密,在一些问题上举重若轻。本书的内容探讨古代的财政,主要论点和观点是公共权利的实现,权力与权利的最大化、平衡。
  • Etta Blues
    03-02
    确实是偏通俗读物,每章结束后的小结有点太高频,大段落summary一下其实就可以。角度挺好,学习不少新视角
  • 之江
    02-27
    神书,大多键政在这面前就无力; 对比之下秦晖就是民科杂文家
  • Rainbowww
    03-17
    小书,主要阐述征税税柄的演变,从税人到税地再到税商,由此从城邦部落到帝国到现代国家演变
  • 星空
    02-18
    任何个人组织发展,离不开一个“财”字,如何取财,又受限于社会发展阶段,制度搭框架,个体力挣扎。根本上科技发展才是财富的最本源。整体还不错,值得一读。内容组织和语言上过于保持教案的原貌了,无酣畅淋漓之感,作为出版读物,内容上可以更丰富,语言上需要更流畅。
  • Matt
    12-12
    财政是国家历史兴衰中隐蔽而关键的线索。这本书简短精悍,又把该说的说清楚了,相信比阅读《财政中国三千年》能节省许多时间。
  • 麦心
    10-02
    钱的视角,其实是古今通行的一个视角,于今而言,尤其如此。通过钱的流向看古代,能看到一段新的中华史。看如今,何尝不能看到一个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逻辑。重要的是学会一种观察世界的新方式,把新视角作为一个工具、一面棱镜,透视世界、社会与人心,能看懂许多以前不能理解的事。有意思得很,谁用谁知道。
  • 伍德斯托克
    06-07
    微信读书上看的,边读边看批注评论,发现很多书友的批评没到点子上:这些批评不是针对史实和数据上的错误(这是有客观标准可依的),而是对于一些细节的阐释上,比如岳飞撤军的原因是什么,这就存在盲人摸象的问题,不是说读者摸到的是耳朵就是对的,那么作者摸到的鼻子就必然是错误的。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是一本抽象的理论书,追求一种简洁的模型,为了简洁实用,模型必然会在细节失真。你揪住一个细节说,历史真实情况是复杂的云云,就好比指责高中物理课本把行星轨道近似处理成圆——轨道当然不是圆,也不是椭圆,因为有其他行星引力干扰会有摄动,轨道是不规则的——当时为了说清天体运行受力情况,抽象成圆是很有必要的。书的性质是什么,就上来跳骨头,抱着“你的观点和我不同所以是错的”态度去读,只能说是小智而非大智。2024.6.3-7
  • solo
    08-14
    配合郭建龙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来阅读,深入了解税制对于王朝(城邦、帝国、现代国家)的影响。税人、税地、税商三种方式此消彼长。中期必然出现财政改革,当下也到了节骨眼上。
  • 闲人
    06-16
    讲真有点浅,书中所述每个财政举措都有所了解,每章总结也没感受到啥新意。
  • 楚国农夫
    07-11
    观点新颖,但每次又似乎点到为止,且文笔稍差,有时略显啰嗦,毕竟读此书的大部分读者都不是中学生,对吗。
  • 五花王
    11-08
    《财政史十六讲》的通俗版,比较浅显,适合入门。
  • 慎齋
    05-04
    讲稿,教科书的扩写故事版,停留在三十年前的研究水平,也就是翻翻的价值。不一定比教科书更能开启民智。不过反过来说,历史学界连扩写个好故事都难以做到。楼里那些说这部书是财政史桂冠的,你们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