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艺术史

读书评论:
  • 已注销
    04-19
    一本稳定心情的睡前读物,非常好,2天一口气看完的,让我对不怎么了解的艺术发展脉络有了一定的认识,是一本有趣的人写的有趣的书。看完我觉得艺术家能创造多伟大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遭受了多大的痛苦。人活到最后,可能最终逃不开某些时刻要和虚无感和无力感对抗,所以不管有没有天赋,想要去创造些什么可能是人的天性。
  • Vivi
    04-21
    一口气读完,又想逛美术馆了!
  • 一枝枯草
    04-17
    第一部分写的最好 剩下的有点点凑数的嫌疑,介绍的画和其它同类书里重合度有点高,不过背景介绍的还蛮完整 字里行间时不时有点小臭屁
  • 张涯舞的鬼魂
    02-08
    编排很有意思,比如一开始的《苏珊娜与长老》,洛伦佐洛托和鲁本斯、伦勃朗、丁托列托、委罗内塞等等,风格完全不一样,由此引出文艺复兴时期各位低知名度画家。第二章的友第德,女画家和男画家差别巨大……拉斐尔前派的女主为什么长得像,后面的休伯特罗伯特、弗里德里希、形而上画派、高级灰、克莱因蓝……
  • 09-02
    整体挺好的,语气都是同代人的口语有亲切感。但我更喜欢后记中冷静和成熟的作者。唯一美中不足的竟然是这些艺术家我觉得还不够小众,因为大部分其实都挺有名的。
  • xieang_007
    04-15
    轻松愉快,除了三个阶段的观点挺有意思之外,其他基本留不下太多印象,不过还是鼓励一下作者,年轻人就应当有这样的锐气。
  • 墨墨
    12-20
    选题确实都挺小众,可能我最近读的类似书还挺多,倒是都覆盖过了。横向比较的话这本书的主观性比较高,更接近艺术随笔而不是艺术史书了。
  • 眠猫neko
    09-09
    一开始以为真的是说【非主流】发展史,后来翻开书才明白,是不那么主流的艺术家的历史。很新颖,艺术家们也否非常吸引人,尤其是一些女性、死亡、性冷淡等的合集艺术家,让我觉得大开眼界,书中的插画也很棒,作者有很多的观点输出,让人看的酣畅淋漓!
  • 小青十点不加班
    03-23
    作者的语言有点太年轻太网络化了,然而对于我这种艺术入门读者来说竟然刚刚合适.....文艺复兴那块儿给我的感觉还不错,确实有不少启发,但后面三分之一有些水了,本书提到的画家确实是作者非常主观的选择,不过由此能让我认识这些画家也算值了。
  • ee_:
    03-16
    总体而言优秀,作者在罗马美术学院的经历可谓添彩十分。但确实如前言所说,观点有时过于主观,尤其到20世纪往后的部分,愈发激进,对当代艺术的走势用以十分悲戚的口吻,对消费文化之下的大众艺术呈现一种睥睨的姿态。作为一名画家写下的个人视角的艺术史,优点在于呈现十分动感的叙述——那种对艺术的喜悦与爱慕之情感溢于言表。缺点也很显著,缺乏史学家的观察视角与理论地基,很容易走向真正的偏颇,伤了前面所做的全部努力。但是我仍然认为它是精彩的,有益的。
  • xvcangcang
    11-06
    好看 有意思 不过第一章最后一张作者认为最菜的那张苏珊娜与老人我倒不这么看 有点像摄影单幅和组照 最后那张像是组照里面的大全景 信息量很大 编辑的时候可以放组图的第一张也可以放最后一张来讲故事
  • 南瓜贝贝
    10-16
    受不了这种在美术馆搓小姑娘的口吻
  • 鳕戈
    10-04
    作者颇为自恋,不知其性别之前我自行代入了油腻男形象(此事提醒我油腻和性别无关)
  • 玥菲洛嘉
    03-22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艺术史!
  • Jinn
    05-30
    这本书是知道我对艺术感兴趣的朋友推荐的,没想到一读就放不下了,周末两天一口气看完,真的佩服作者的储备,不仅是关于介绍的这些画,还有和这些作品相关的文学著作、历史背景、神话故事、哲学思想,就连这几年的电视剧电影都拿来旁征博引,确确实实让我看到了经过沉淀的艺术的深度和广度。作者小姐姐语言生动活泼,整本书的构架很清晰,插图与文字呼应得很好,这些因素都让这本书变得易读。虽然客观上这些小众的画家和作品可以被拿来当作装逼神器,但这本书的真正价值在于让人获得更开阔包容的眼界、心态,以及欣赏艺术的方法。
  • Passacaglia
    07-13
    可以这样写公众号,微博,或者写到自己网站上面,但最好还是不要这样写书。网络语言的更新速度会让文本出版以后很快就冷却得只剩尴尬。而且把小众艺术当作茶余饭后用来显摆的谈资这样的想法,实在是不可理喻……
  • 旭淦
    11-24
    对画家的引荐确是好事,但一味的添油加醋真的影响观感,虽已把“主观”二字在序中说明是“艺术”的原因,但这更像是作者对自己喜欢的画家谈天式地介绍,对照“非主流艺术史”的标题还是“过于”主观了些。这种侃大山的口吻,拍成短视频能有一股营销号味,偏向于娱乐至死的口吻。轻松也好近人也罢,只怕过犹不及,不免落入哗众取宠的窠臼,况且这种揶揄的口气,在人们想静心欣赏作品时就很出戏。话里话外有一种发现“小众”艺术的优越感,里面的中国古诗句用的也不伦不类。通过介绍发现作者的介绍风格还是偏向学院派,更建立在写实性和技法之上。对于一些比较有实验性、挑战性的现代、后现代艺术的介绍是一带而过了。
  • 阿梦
    12-24
    作者成书立意在于:让其读者可以在日常的社交生活谈及艺术方面的话题时,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社交/装逼。毕竟,如果你和一个人聊文艺复兴,他只跟你聊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多纳泰罗,这人八成是不懂艺术的,可能只看过《忍者神龟》;如果他能跟你聊马萨乔、波提切利、乔尔乔奈、提香、丁托列托、委罗内塞,这人可能是个学美术的;如果他能跟你聊弗兰德斯画家,上来一个字不差的背诵人名,这人大概率是来装逼的;但是如果他能跟你聊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这人就有点儿意思了。全书的优点是装帧精美,选取的画作都很棒,但缺点在作者语言风格,形容部分人说话是“驴叫”,为了拉近自己与读者的距离使用“不感到亲切简直不是中国人”这种很幼稚的话等。
  • 特立独行的猪
    01-04
    作者对艺术史的整理确实显出了学院派的功底,让人对之前不甚了解的艺术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但文字的部分代入了较多的主观色彩,稍微透露着一点“喝咖啡的瞧不起吃大蒜”的那种感觉。但瑕不掩瑜,是本有趣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