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奴
读书评论:
-
那希索斯06-09看标题以为是统计学or社会学观察,结果是三个人:丽莎、迈克尔、琳恩对银行的反抗纪事。在这个事件里同样出现了“平庸的恶”:“在这架巨型止赎机器上,他只是一颗螺丝钉,一个流水线上的工人,一名指导别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的培训人员。”虽然“当你的对手是银行时,即便事实对你有利,也没法打赢官司”,但“美国的草根运动就像冲上岸边的潮水,每次都会比上一次再远一点”。
-
劈头士》睁木08-11微信读书免费读的。这是个人与庞大系统的抗争及妥协,而个人行动的初衷可能只是私利受损,执着推动他们渐渐卷入其中,阅读期间不由想到卡夫卡的《审判》。虽然美国的房贷金融种种对我而言还是隔了一层,但见过的一些上访户的执着却有相似处。
-
行云流水05-16外国人的名字,我真的一点都不感冒,只能些许记得几个关键名字,还常常弄混。我不知道美国这些州的具体位置,作为不懂经济的门外汉,我读得有些云里雾里。但我能得出的结论是:美国的民众权利难以得到真正的实现,书中讲述了他们艰难的奋斗过程,最后他们似乎成功,但其实是失败了!美国存在许多我们作为局外人很难看见的问题,遮羞布在最后揭开之前都是被有权有钱的人所掌控,揭开之后呢?又会以最快的速度找另外一块赶紧遮起来,我为民众的忍耐力感到心酸和难以言说的苦楚。美国在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同时,它也存在着巨大的漏洞,只是平常人难以看见,或者他们的声音难以得到支持,因为这个世界很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红绿RG08-25蚂蚁对抗大象,齑粉对抗历史的车轮,维权是严重的消耗
-
江海骗子06-27是需要一些金融、美国政法系统知识才能消化的书,但不妨碍它呈现出系统的结构和富有逻辑性的时间线叙事。作者在梳理人物关系和前因后果上下了很大气力,加上纪实文学的性质,读起来还算轻松而且颇有收获。即使通篇都在记录个体如何对抗系统性危机(institutional?),面对华尔街的无力感也还是透出来了。lol
-
∞06-01对比《行动的勇气》从未如此直观地感受到美国社会之间这般撕裂。民众们不顾一切地想要填补上贷款,而放贷机构则公然伪造文书、非法转让、随意提升利率和还款额度,法院和政府呢,法官连申诉都不愿听完、对相关法律几乎一无所知,政府对商行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一味只顾清理止赎案件,留下普通民众钱房两失。敬佩那些敢于捍卫自己权利、明知前方是高墙仍旧一头撞上去的人,“不再只与我本人有关。这是为了改变我们身处的这个疯狂腐败的世界。”
-
辛维木Sophia05-27信息量超大的解释性报道。内容比较专业,有点明白了为什么美国民众这么反智……
-
菲茨杰拉德的酒08-03他们应该庆幸人口买卖是非法的。否则华尔街会把他们也卖掉
-
兰开斯特的高跟09-07看到最后我都没有弄得特别明白华尔街们到底是怎么利用这一套挣钱,但显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线索是书名“the chain of title”即产权链条。不禁对这些平凡的“小人物”肃然起敬,敬佩他们的勇气、智慧。有人讲是资本家占到了终点,这很笼统,不如说是美国政府自身权利的丧失、司法系统权威的下降、官员的懒政、腐败、党争以及一群脱离群众的精英分子造成的这一切。瞧吧,如果不发起一场巨大的改革,美国迟早死于这一点点变大的裂缝。
-
伊莎贝06-02VOL.27 这本书讲的是在美国金融危机期间,三名普通的美国人与银行、华尔街巨头对抗的真实故事。本来,他们也像大多数美国人一样,认为自己没有如期还银行贷款是很可耻,而背后,银行家正正利用这种孤独的可耻去用各种荒唐的手段去夺取民众的房子。当事情渐渐浮出水面,这三名美国人因为对抗银行而失去了工作、家庭,最后也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银行、政府。
-
星河~努力煮粥09-09未读完,暂时也不打算读完了。主要原因是,其内容和预判不同。本书主要讲了金融危机时,一户美国人在房贷缴纳不继的情况下,房子被金融机构收回,在护理机构工作的房主抗争中发现金融手续漏洞多多,借此揭开房产金融大骗局的故事。叙述以房主端视角展开,有理有据,看起来金融机构、法律业者、政治人物都是一丘之貉,相共谋坑害普通老百姓,果真如此么?暂持一说。
-
ysolo04-17唉越看越觉得,人类造出来的这个社会,已经庞大到没人能知道首尾,每条巷子都通向着失控。
-
soloye06-13没太看懂,特别是对整个止赎欺诈的论述。总体感觉这是一个结构性犯罪的事,这很难归结到某个个人或实体,而是行业的潜规则,并在程序上无可指摘,并且欺诈的手段就是应对程序而生。所以这对个人来说犹如高墙。但美国仍然有抗争的渠道,他们的个体联合也让人钦佩。(具体过程狗血也少不了。)不知道现在如何了,但每一次抗争都不会白费,即便看上去是失败。
-
和看看桃说晚安08-16倒是有一句话印象深刻的:“民主并不是高效的,因为民权的安全和保障,正蕴含于相互牵制的低效率规则中。”
-
郑宁素05-27一本叙述跟逻辑都很清晰的讲解美国房屋止赎事件的书,涉及到了一些经济学知识,但是因为是糅在故事中讲的,所以不枯燥。看完之后发现国家机器就是宁可用明显的荒谬的措施来化解可能影响国家经济或政权存在根基的问题,极力袒护有权有势的阶层,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也很佩服书中这些鸡蛋碰高墙的斗士们。
-
有时海零06-25#真的相当有难度的阅读。我到此时还在思考,把正在贷款的房屋打包成证券再出售的,不是会多出远超过房屋本身价值的资金吗?本文主要还是讲几个小人物撼动资本的事,运动获得了一定意义上的成功,但并没有改变贷款人现状,仍然有许多人失去房屋,而他们只能得到1000多美元的补偿(1200左右)。这几个人赔付了十来年的时光,没有住所没有收入,没有律师和法官的支持,并且受到了各种威胁,甚至有一起相关人员安眠药自杀案件疑似他杀我在网上搜了一个文件,美国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网的公告:警惕止赎诈骗,此文件里讲止赎诈骗归因于新型诈骗方式,并大致表达银行利益受损。实际上文中,银行作为利益相关一方,各项证据指向银行及背后的资本运作。细节:1本文后面附有五分之一的注释。2,14年预计有600万家庭在止赎危机中失去住房。
-
Pam06-28我们总是期待弱小的人发出自己的声音,哪怕一点点的悲鸣已经是啼血而来。阅读时会质疑这种荒谬的行径能够若无其事地进行,还被更多的人拍手叫好,想想那个用种子控制了农民的孟山都,那些我们所说的资本主义美梦都消解在一个又一个的现实。当然,再差差不过70年产权。
-
小海浪02-161、政策决定我们无法和丽莎一样,以5%的首付购置房屋,国内贷款购房首付最低为30%,二套为70%;2、贷款的还款方式也和丽莎的纯利息贷款不同,国内通常为等额本息或等额本金;国内贷款利率较低且相对稳定。因此,不会产生丽莎这种前N年的还款全部用于偿还利息,之后每月月供金额突然增加,导致无力还款的情形。3、书中的“止赎”在我国的司法体系中并不存在。在国内,房屋所有权一直属于债务人。当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时,其物权并不会发生变动,仅仅是债权人(抵押权人)有权向法院主张行使抵押权,要求司法处置房产,并就处置价款,优先受偿。与其说《房奴》讲述的是一场华尔街借助信息不对称对普通民众进行的金融诈骗,不如说,这其实也是一条整个社会都参与其中的恶性产业链。
-
完成毕业论文05-25几个美国现代社会家庭经济崩盘的案例,银行大资本家与中产屁民的一场竞速赛,不过资本家提前站在了终点线。
-
Sound_Fury06-04感谢作者用时间线梳理了大事件,但叙事不是很清晰,人物太多记清立场和利益关系非常困难,加上法律流程比较复杂,加上翻译也不是很给力,专有名词和公司名缺乏英文,读起来觉得很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