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俄国文化地图

读书评论:
  • 獭上尉
    12-07
    尚可,可惜读完就忘了。
  • ミナミ
    04-20
    上海开埠后俄人很少,一直到十月革命后大量流亡白俄来沪,占外侨1/4,从一开始的穷苦到二三十年代各行各业全方位开展,霞飞路及周边几乎全是俄商“东方的涅瓦大街”,歌剧,话剧,芭蕾舞剧占领了上海大部份西方文娱活动,光是剧目量就看得我好羡慕。这一系列书应该是为世博会编写的(我从圣尼古拉教堂里买走最后一本),插图太多,经常图文不符,让人摸不着头脑,形容词很刻板,翻来覆去像是读了一整本新闻稿,除此之外还挺有趣的,感叹一下上海的繁华多少是曾经的十里洋场留下的,还有罗宋汤是山东人改良出来的,俄旧历比公历晚13天,不能送单数花……书后还真附了一张地图
  • 素描
    05-20
    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大批俄罗斯贵族流亡上海。他们带来了欧洲的生活方式,也为上海社会普及了西方的文学、诗歌、绘画、戏剧、歌剧、芭蕾、音乐和通俗歌舞等西方文化艺术。(p5)因此,近代上海的俄国人又被称为“上海国际都市文化的台柱”,在上世纪30年代俄国艺术团体举办了好几次“上海小姐”选美比赛。罗宋汤竟然是闯上海的山东人发明的,既不是俄罗斯菜要不是上海菜,是山东人闯关东于东北学习俄国菜时创造出来的。
  • 04-04
    简单翻完了,以后可以当工具书查阅。罗宋汤 - 鲁菜。
  • ……啐!!!
    03-12
    同作者专著的普及本,无非是多了些图,少了大量的话。
  • 和书籍来场约会
    09-10
    在沪俄侨从少数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占四分之一,俄侨来沪后大多从底层做起,经过自身的奋斗获得了巨大成功。本书从五个方面:旅沪外侨中的特殊一族--俄国人、北方来客--“罗宋人”在上海、难忘的记忆--俄国人的生活习俗、上海国际舞台的瑰宝--俄罗斯艺术、当代上海与俄罗斯文化来介绍19世纪至21世纪俄罗斯人在上海的生活,对上海艺术所起的巨大影响和作用……霞飞路、现在的淮海路,以前商店大多由俄商开办,如妇女用品商店、哈尔滨食品商店等;大光明电影院、百乐门歌舞厅、兰馨大剧院、国际饭店等,都曾有俄国艺术家在表演,丰富了上海的本地人和其他国家的侨民的精神生活!
  • 呱言呱语
    08-06
    原来上海罗宋汤既不是俄国人在上海发明的也不是上海人自己发明的,是闯关东的山东人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