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思维世界
读书评论:
-
藏树05-04陆九渊谈读书:“所谓读书,须当明事理,揣事情,论事势。且如读史,须看他所以成,所以败,所以是,所以非,优游涵咏,久自得力。若如此读得三五卷,胜看三万卷。”又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
摸鱼斗士06-16匆匆翻过,翻译还是比较流畅。指出道学发展不是程-朱的单线索发展,并关注了朱熹与当时其他思想家的相互影响。我最直观的感受其实是活得久确实重要,程颐和朱熹都活得相对比同时期同领域大多数足相匹敌的思想家久,使他们在这些同辈学者去世之后有了进一步广收门徒、整顿学统和凸显自身的大好机会……
-
非虛構11-15從北宋以來,漢族的思想家就以傳統漢文化為主而兼採民間。在南宋將亡,蒙古人將作為歷史工具而摧枯拉朽完成天下大統一之際,真正的偉大思想家不能不關心天下大勢,不能不謀求出路。他們也許找的很不對,但非找不可。朱熹找到的總結大綱就是《四書》。四部書中的綱領是《大學》。 這不是孔子的書,只好掛在曾參的名下。 把《中庸》配上,掛在子思的名下。把《論語》作為吹噓首席弟子「不違如愚」什麼自己話也未說的顏回的書,再加上話說得最多的孟軻言行錄《孟子》。 於是《四書》完成,「顏、曾、恩、孟」在孔子神位兩旁一直被供奉到清末。朱熹的《四書》,特別是《大學》,好比同時期的但丁的《神曲》、羅摩奴闍的《梵經吉祥注》都託名古籍和古人,而實際是提出方案和思想體系,以求解決自己所處的世界中的迫切大問題。
-
李清医05-29中国的传统思想(姑且不使用哲学这一提法)并不像西方那般注重宏大统一体系的建构,而是在乎自然天理与人文道德的联结贯通,即“与天地叁”。在这个观点基础上,就会发现宋明理学的逻辑体系非常漂亮,朱熹充分整合了北宋五子的思想资源,弥合了魏晋隋唐三教并流之势与中华儒学之统的文化断裂,真正做到了宇宙生成(自然哲学)、德性功夫(道德哲学)、格物致理(圣贤气象)的完满统一。
-
乌鸫07-03这本书读的,觉得朱熹以外的各位都不错
-
朱颐钊09-15作者写作此书,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揭示数百年来被主流道学叙事遮蔽下的「非主流宋学」。在展开上,本书也对朱子同时之人的生平和思想多有阐述。不过读下来多少感觉,问题意识完成度的分数并不能算太高。理学辨证固是其长,但是历史尤其是关于记忆塑造方面的叙事则为短板。
-
小布06-17感觉似乎此书的目标是梳理道学群体在不断的问学交往和政治实践中得以最终形成的过程,以及朱熹以其博大的体系和包容(打太极)的哲学思维获得最终的正统性的过程。但是恐怕作者在历史和哲学之间取舍并不好,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侧重点,结果弄得四不像。
-
纳西小伙05-04刚读完三篇序言,感觉会非常有意思!或许可以借此书初步梳理南宋理学史的发展路径,准备好从南宋到元代男性气质演变的思想史背景!emmm读完不好评价…全书整体结构非常清晰,就是南宋道学从多元化走向排他群体以及朱熹在其中获得道统地位的进程,但具体哲学思想差异比较上面感觉既不清晰又有隔膜,很难说到底是不是正确地理解了朱熹,这可有点难为我这种宋明理学外行了…
-
小翼>W<01-22這本書需要有理學的功底喵
-
籀门10-21理学版《xxx是怎样升起的》
-
冰山狂人04-21重点在于朱熹和张栻、吕祖谦、陈亮、陆九渊等人的往还与朱熹某些思想之间的关系,思路还是蛮有趣的,跟余先生那本书也略算是相映成趣吧……不过这书大概应该算是一种“道学家活动史”吧,可能真的期待看“思想史”的人不会特别满意。不过毕竟关于朱熹的研究实在太多了,也算是为朱熹以及12世纪学术史的研究添砖加瓦了吧,而且写法上也比一般的思想史可读性强多了。
-
曼联哈哈哈01-31对理学史中的朱熹“去中心化”的尝试很值得借鉴。理学内部的历史是多元复杂的,关注朱熹的学友吕祖谦和陈亮等人的观点,才能更好地理解理学如何从开放多元走向程朱一元的过程。时人眼中的“道学”内涵是宽广的。另外,作者提醒关注“参与道学的一般士人”和“宋末至明初的正统问题”也很有启发。
-
書林一蠹04-16去载,田浩携其女田梅(从父业)赴济南讲座,听过两场,一场是关于这本书,一场是朱子家礼·婚礼於中国之复兴。觉得此人的书写的比讲得要清楚一些。另此人甚为和善。
-
朱鸰08-11总是感觉说浅了,同意作者勾勒南宋时候以朱子为中心的四个分期。还有第十章鬼神道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