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下乡

读书评论:
  • 这么近,那么远
    12-23
    按需。“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共十章,以闽西四保村落群为个案,在广泛搜集和深入解读实录、政书、方志、族谱、仪式文献等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学、人类学与宗教学研究方法,侧重从礼生及其礼仪、宗族与祭祖仪式、乡约组织、神庙与神明祭祀等方面,探讨明初以降儒教礼仪步入乡民生活的历史进程及其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 緇素帖
    08-01
    礼仪本身只是引子,对只关心仪式的人而言或许阅读体验不会很好。但重点毕竟是以礼生群体为媒介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吧。当然,史料允许的话,相关仪式分析还是有必要重新去做。
  • 文件选集
    10-31
    本书是刘老师在麦吉尔大学的博士论文增订而成,主要讨论的是在儒家礼仪如何进入乡村社会,并对当地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产生了什么变化。本书对我的影响不仅是知识上的补充,可能还要以下几点启发:1.长时间关注某个领域,深入田野,形成贯通感,从唐至当代;2.对于多种资料的解读能力,族谱、科仪书、官方档案;3.对于中西方学术史的掌握,旁征博引,充满对话意识,从莆田平原、晋东南到珠三角,从丁荷生、科大卫到劳格文、施坚雅、郑振满,敢于和自己老师对话的人,都是勇士;4.多学科方法的自觉,民族志的痕迹很重;5.最重要的是强烈的问题意识贯穿于每一节,基本没有什么废话;6.浓重的现实关怀,对于礼生群体我也接触到,读完本书,感觉又有新的思考。
  • 舟粥
    04-27
    其实作者所要探讨的是大传统和小传统如何融合的问题,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以谁为主体、以一个什么样的机制展开、最后的结果如何?虽然文中牵涉的力量颇多,但总归都是各种力量对「儒家礼仪的挪用(appropriation)」。讨论的主体依然是村庄中的精英。如果说更下一层民众对其的挪用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实践,那么在他们这种挪用行为背后所支撑的理念是什么?称其为挪用是不是就意味着在他们那里所理解的仪式的意义和士大夫在经文文本之中所理解的仪式意义全然不同?那么他们的挪用背后的道理是什么?文化史中“挪用”的概念强调的是一种从内部的置换与反抗,是在殖民符号系统内的反殖民化。而需要进一步问的是,是否所有的挪用都基于一种反抗的逻辑。理论资源丰富,中间论证多用历史学的方法,朴实扎实。很有启发。
  • 春秋
    06-13
    高山仰止,非常优秀的明清基层社会研究。今晚只是草草翻阅,有时间好好学习一下。今人对“礼下庶人”的想象类似近代学人对“儒家”的想象,仿佛这只是一种单纯的自上而下的规训和教化,但历史的真实并非如此。“礼下庶人”常常是一种互动,不仅是纵向的上与下,还有横向的道与儒。刘永华老师以地方和民众为主体,重点探究其如何能动地挪用朝廷的礼制意识形态,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明清乡村社会转型的动力机制和演进路径,而这一类研究必须拓宽研究视野,不拘泥于典章文献,历史人类学和华南学派的背影再次浮现。我始终相信,一种宏观的关怀是这一类研究得以升华的原因之一。发生社会变革的,是四保,是闽西,更是中国。
  • 优雅骑士
    02-07
    唐宋以来礼仪制度与礼仪思想的转变为王朝礼仪向下渗透创造了条件。特别是明清时期,在礼生的引导下,儒家礼仪得以在四堡扎根下来。持续了数百年的礼仪下乡过程中,地方精英与民众并非被动的接受者,儒家礼仪也并未完全取代原有的信仰与传统,他们根据当地情形,积极诠释和改编国家推广的礼仪与制度。各种文化传统因素相互融合,重塑了四堡社会的面貌。首先,祭祖礼仪及其相关祭祀文书和仪式的传入推动了当地原有的亲属群体向制度化、实体化的宗族组织转变,并逐渐成为地方社会重要的社会组织。第二,地方官推行的乡约保甲制度进入四保乡村后,原本以推行礼仪教化为主要目的的乡约组织开始与地方权力结构结合,逐步被改造成半自治性的跨村落联盟。第三,国家正统神明及其祀典进入四保以后,推动了神庙与村落结合,村庙由此成为表达地域意识的重要途径
  • 文昭
    12-01
    要素过多,很多地方一知半解,一时不知道怎么总结。本书在神明信仰演进过程、乡约研究(上保约)上均有所突破,以礼生和祭文本为线索,展示了礼仪下乡所造成的多种复杂向度,再次强调了研究眼光不可单一地从上至下。四保地区相对于福建、台湾的特殊性,似乎再次强调了地域之间极大的差异性,这也使早些年在论及区域研究时常说的是否具有典型性的问题丧失价值。
  • 觉今非又昨非
    11-01
    所以,下乡前的小传统是怎么样的,和儒家有什么关系呢?
  • 星期六历史学家
    05-24
    之前读《帝国缩影》,我总觉得有一点文化研究的味道,这本援引的葛兰西、米歇尔·德·塞托等人都是文化研究常见的理论,让我豁然开朗。 如果你真的把礼仪下乡当作礼仪自上而下的来到底层社会,那么你很明显没有读懂,这书,从表面上礼仪是在下乡,实际上,礼仪下乡是表征,背后有上下之间的妥协与协商,中央与地方关系也绝非单向的影响,这书算是一本不错的新文化史研究。
  • Luna96
    11-28
    刘永华教授的《礼仪下乡:明代以降闽西四保的礼仪变革与社会转型》不仅对理解乡村地域社会及地方文化的活力、演进和内外互动等具体情形甚为有利(进入研究对象),还对如何自如地使用简体中文将“理论”与“研究”结合,观察现象并解释其背后的观念、社会文化因素做出了精彩的示范(进入学术史),导论和结论非常漂亮,阅读体验流畅,实为佳作。 于我而言,特别有兴趣的是第164页对日常生活的关涉,宗祠祭祀礼仪引入导致新的时间制度开始进入乡村生活;几段精彩的解释:1)第233页乡约功能背后的史料问题,2)第245-251页邹公的私有化及各方反应,应注意强调地域社会的能动性不代表预设对抗或者分离,3)第269-272页把驱逐社公的传说放在村民反应的框架之中理解,4)第231页、第282-288页墟场内涵的大族角逐。
  • 流惜子
    04-13
    本来写了长篇读后,但是不打算放出来了。总的来说是目前明清基层社会最顶尖的研究
  • fateface
    11-16
    《礼仪下乡》是我今年读过最好的一本专著了!我们一直在说要写出复杂性,但怎么能复杂而不乱,复杂而有层次,复杂而有观点,就太难太难了。刘老师树立了一个榜样,让我相信只要功夫到了就能做到。一方面细读材料,深入田野,获得一种历史感;另一方面不断与既有研究对话,让细碎的研究进入成体系的论域。切入点小,而视野宏大。真是高山仰止啊,虽不能至,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