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肯斯坦在巴格达
读书评论:
-
黄白蓝08-15本来难得读读伊拉克作家的作品 但确实看不下去啦
-
平原上的漫游者12-10近期读过比较好的小说了。深刻戏谑,可读性也很强。
-
Yolanda11-16第一次接触伊拉克小说,轰鸣,尸体,火焰,时时刻刻的动荡与不安,与平凡的人类生活交织在一起,有一种巨大的不真实感。说回小说本身,我真的不喜欢全员工具人的设定,甚至一些角色从头到尾都没看出有什么存在的目的。人物杂乱空洞就罢了,着力把故事讲好也行啊,可作者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最后啥也不是。
-
S.Selina11-11为了奇幻而意味深长的隐喻,对比惨烈的现实
-
哈比比10-25阿拉伯作家的一流小说到底在哪儿?阿拉伯布克奖得主的代表作也不过如此。所有的人物都是工具人,无血无肉、缺乏人物弧光。
-
蘑菇力爱吃泡芙03-19想要反映的主题很好,反思了伊拉克战争,但是叙事上略微拖沓,内容繁杂,主要人物弗兰肯斯坦登场的内容并不是很多,反而对其他的很多人进行了大量描写,写感情,写政治,中间曾一度让我想弃读,但我真正想看到的弗兰肯斯坦的内容,总体上没有很多。我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了那时伊拉克人的生活状态,突如其来的爆炸,无辜百姓死去,让人感慨战争带给普通民众的只有痛苦。弗兰肯斯坦的诞生是要杀死那些残害他人的有罪的人,可后来弗兰肯斯坦却又屠杀了无辜的人,因为他认为“没有人是绝对的无辜的,每个人都有罪过”。最后,zf为了赶快结案,宣判了弗兰肯斯坦的创造者哈迪有罪,而真正的弗兰肯斯坦却仍活着。
-
On the road.12-07《弗兰肯斯坦在巴格达》——一场发生在巴格达的奇事,而“弗兰肯斯坦”只是一个渲染战争背景的游侠。这部小说里没有真正的主角,战争幕布下的怪人跳跃与接连的爆炸或可称之为“主角”。这部小说里,“施害者”和“受害者”并不相互割裂,“弗兰肯斯坦”的人物设定代表性地突出了这一点——很值得思考,尤其是在伊拉克战争的背景之下。场景转换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影视剧的表达方式或许能更好地把人物形象塑造立体。除此以外,这部小说再无亮点了。采用传统的写法,直至结尾却依然无法为读者塑造一个立体可感人物形象,文采也乏善可陈,一切都像是漂在水上的浮藻一样。
-
攻围守11-07应该是看过的第一部伊拉克作家的作品,加一星做个纪念。
-
archimboldi12-21费兰肯斯坦诞生之日,拾荒者哈迪的故事,无辜惨死的哈西卜的故事,记者的故事,独居老妇伊利希娃的故事,甚至那个终日偷窥窗口的法拉吉的故事,所有人的世界都在缓缓地绽放开来,营造着对那非人之物的隐隐期待,等到那个早晨伊利希娃用她那双模糊的眼睛望向屋外的瞬间,就把惊悚推向了一场日蚀般的高潮。这个由无数不同种群尸块拼接的怪物,其血肉不停腐烂换新的尴尬,正是对战后伊拉克的行径的一次尤为黑色的戏谑。
-
东来05-12翻译再流畅一些就好了。“那些支离破碎的伊拉克居民才是主角”,可贵的书写。
-
kylegun10-09等待战死儿子归来的基督教老太和她的猫,靠霸占空屋发战争地产财的黑道大哥,收破烂家具为生的疯癫讲故佬,美艳泼辣的纪录片导演,一个永远被生活玩弄却莫名其妙背负了民族振兴使命的报社愣头青;民主知识精英亦真亦假桃色八卦与被贪污被驱逐,新旧政府势力民兵武装力量与外国野蛮干预下暴力平衡,伊拉克X档案占卜团红沙纸牌法力内斗左右政治决策;被贯上罗伯特·德尼罗封面和弗兰肯斯坦之名的被殖民地缝合尸块杀人狂,又或日常自杀袭击下的巴格达街坊怪谈:从为了复仇正义而生来屠戮,期盼着完结使命后的溃烂,到为了维系自身存在而不断更新仇恨,机枪板斧放血挖眼剁手吸纳新尸……巴格达本土作家的非线性拼图游戏,真相藏在故事深处的当代伊拉克寓言
-
秘莫一08-26读过的第一本伊拉克小说,翻译很流畅,故事不错。推荐!
-
看不见的城市06-12叙事与故事都说不上有什么出彩之处,背景完全成了作者拿奖的工具,小说写成了符合西方人想象的样子,也算是种本事了
-
原应叹息10-08故事本身就很精彩,雖然作者的文筆還可以更好,但影響並不大,因為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精美的裝幀設計。開放式的結尾懸念讓我想起了鄭淵潔的《鬼車》。
-
王福07-16“弗兰肯斯坦”之长久被国人所误解有三,一是其实它并没有名字,弗兰肯斯坦是造他的人之名;二是它并不是怪物,纯然是洛克所谓的“白板”一块;三是它的邪恶并不源自科学力量之不可控,而是周围人误解的结果。萨达维把“弗兰肯斯坦”借用到自己的小说里,套用悬疑故事的外壳讨论了伊拉克战争后的人性境遇,毫无PS痕迹,特别好读且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