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北京

读书评论:
  • Pink
    11-09
    好题目,写得很工整,考据和细读都见功力。“来今雨轩的过客”一章最佳,读后记才知道这是陈平原本来想自己写、后来送给林峥的题目。
  • 西班牙三棵树
    10-14
    以“公园”为切入点的都市文化研究,个人认为阐释的不错,里面有很多点很有启发意义。
  • 老欧
    01-02
    角度蛮好玩,但是内容算不上令乐子读者心花怒放…更适合做成纪录片,旁白可以直接使用原文
  • Lena
    02-06
    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胜在选题非常有趣且框架完整、涉及到多个不同的空间与群体。高君宇石评梅的部分留给我的印象最最深,此外沈从文、张恨水及林海音的部分也还挺好的。不过,那些作品中针对公园本体的抒情、描写并不多,因此感觉不少论述其实抽出“公园” ,也并不妨碍表达?此外,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别致,还有手绘的藏书票和一副可以拉开的古画插图。
  • 12-23
    总体方法上还是比较现当代文学,空间本身作为文学的某种现实性索引,打开了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新思路,但也打开了一些没有完全展开的新问题。字里行间可以读出来,作者对自己的积累非常自信。
  • 一曲微茫
    12-25
    收获挺大的,以前没太关心过这些作为公园的古迹们在蜕变时期的历史,就像是谁打了个响指然后就变成这样了。尤其是北海公园,几乎每个礼拜都要去溜达一两次。之前因为爷爷在北大上学时候的一张合影去了很多次北海后来发现是在画舫斋里,虽然本书没有提到画舫斋但是从书中得知北海的这几处园中园经常会租给或者借给附近的学生和团体搞活动。“北大各学生社团常于北海濠濮间、五龙亭、漪澜堂等处举行茶会、联欢会。”
  • 一千零一夜
    10-27
    想到北海去。还有陶然亭。大部头,各种引文注释。段落层次不太清晰,读不进去。有关文学部分,获取新知。/因为作者喜欢萧红,所以我想读她的书。
  • Bon
    02-01
    绪论提出的构想,主体部分的论述都没有做到;资料堆砌严重,研究者对北京对公园对文学都没有把握好,也看不到研究者对权力的反思,观点都是因循的、解说性的,对石评梅的分析尤其浮皮潦草;相对好看的一章是城南游艺园,但那是资料好看,与作者不相干
  • 1N
    05-08
    此博论选题十分聚焦,操作性强。选取万牲园、来今雨轩、北海、城南游艺园、陶然亭等不同个案,折射古都现代性进程的不同侧面。自波德莱尔笔下的巴黎以来,致力于将城市空间形态、群体活动与文化生产之间的关系对应起来,已成“文学中的城市研究”的学术生产套路,难免有些扞格生硬。无论如何,公园可以作为一种视角、一个对象,也确暗含着一些现代“隐喻”,但可能还谈不上作为一种“方法”。
  • 困倦比格被抛版
    09-05
    探讨民国北京公园的物理空间与文学空间的同构性,但是对物理空间的书写在后几章里寥寥无几,包括结语在内的部分章节有拼凑之感。
  • 想不出名字
    06-26
    选题很有意思,但显然没hold住,尤其对于公园的空间生产缺乏政治经济视角的分析,这对于以现代性反思为议题的写作来说基本是硬伤了,绪论部分读完就已经感觉到发问和方法论的混乱,case部分也只有大量二手材料的整理,既然谈的是记忆与想象,那记忆部分是否应该有更多田野支撑?还有以中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休闲”和“公园”作为讨论现代性移植的前提预设是不是太武断?
  • 时间与玫瑰
    03-07
    非常有想象力的研究,想法和做法结合很好,文笔很棒,未来值得期待。
  • 房顶上的猫
    02-16
    “每到夕阳西下,那些系着红领巾的少年儿童,在那里(后海)尽情地歌唱,尽情地跳舞,它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儿童乐园。”彼时的孩子无法想到,就在几年之后,残酷的现实彻底击碎了这个罗曼蒂克式的乌托邦想象。《公园北京》将公园视为北京现代化的隐喻,并由此入手来讨论清末民初到北平沦陷前,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园的发展如何折射出北京在政治、社会、历史、文化方面的转型过程。在研究中,作者特别关注不同历史时期公园所承载的政治及文化隐喻。通过对这些隐喻的解读,“公园”的内涵也被不断拓展。全书对于公园这个有形的城市空间和文人交谊这个无形的文学空间之间同构关系的考察颇为精致,值得细读。作者对北京的地图绘制和影像摄制的讨论,则展现出更值得深挖的空间。遗憾的是,本书在使用“北京的市民阶层”这一概念时存在模糊之处,值得讨论。
  • 日已歌
    12-22
    略失望,未能突出公园作为一个空间载体串联文人交往的更多面向,材料堆叠。
  • Atlaws
    01-28
    文本语太多了,读着好累
  • 栗子甜大豆的事
    11-29
    感叹作者学术之路之笔直顺遂!
  • Suzume
    01-25
    主题对象挺好,但毕竟是从文学着手。文人们本对公园本体没多大兴趣,所以看完不知道这些公园究竟如何面貌的,还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