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爱音乐
读书评论:
-
萌萌毕业了03-13解决了一些长久的迷思,乐理启蒙要是能从听觉神经和物理学开始讲就好了...有时叙事有些啰嗦,进主旨略慢
-
Liredeslivres12-26音乐早于农业和各类文明的诞生,甚至可能先于语言出现,却不是人类进化的必需品。音乐帮助我们认识大脑,大脑教我们理解音乐。每个人都可以理解、鉴赏音乐,有独立的音乐品味。书中许多知识点的确都能在个人身上体现:「基模」让我听马五再听马勒其它交响乐会发现似曾相识的旋律走向;青少年时期的爱好以及20岁的听歌模式固定了现在的审美偏好;能记住相对的音,但说不出绝对的值;学钢琴时对奏鸣曲比较喜欢,现在听古典也更喜欢这类以及各种钢协;听瓦格纳的时候没有安全感加上可能过于复杂,并不是特别喜欢;背琴谱的时候用的是「分块记忆」,有时候从中间一个小节断掉就没法继续弹了…p.s. 开篇两章乐理知识也讲得很具体生动,这下懂得怎么跟别人解释八度和大小调相对关系了,不过没学过钢琴的看着可能会有点吃力
-
尤里卡12-25音乐如今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必需品,但音乐与大脑、心理存在何种深层逻辑和运行机制,似乎从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我们为什么爱音乐》则为我们提供了十分有说服力的解释,尤其是对那些喜欢音乐的朋友来说,阅读这本书或许会带来崭新的音乐认知。
-
卧听南窗雨12-20这本书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音乐和大脑协同进化的运行机制,解读音乐在人类生命中的意义与非凡魅力。
-
晓逢12-20我们之所以能够欣赏音乐,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喜欢的音乐背后的结构有着一定的了解。
-
流浪的小A03-17废话比我上课还多,而且在大段的文字中应该插入一些必要的图表,读起来好累。
-
maestranza12-25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 The Science of a Human Obsession作者在从事神经科学研究之前,是一名自由音乐人、录音师和制作人。21岁读伯克利,在宿舍音量开太大把扬声器烧了之后,退学加入摇滚乐队。为了解开音乐和感知、体验之间的疑惑,重返学校探寻答案,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对音乐进行解构,了解得越多就越迷人。可惜原版出版于2006年,17年过去,音乐认知领域应该又有了许多新发现。音乐的本质:时间、预期、重复与记忆。音乐本身是一种基于时间推移的艺术,核心是建立和操控听众对音乐的预期,如果作曲家巧妙地违反这种大脑预期,大脑则会感到快乐。音乐的基础是重复,没有记忆就没有音乐,风格其实只是“重复”的另一种说法。音乐表演的本质是传达情感,比如脆弱性
-
想飞的鱼12-17如果你想了解音乐的一些基本乐理,这本书会告诉你。如果你想了解音乐和认知以及心里学之间的关系,这本书也会告诉你。
-
非虛構12-171、我开始好奇为什么有些音乐人能家喻产晓,而有些音乐人却只能默默无闻?与其说成名靠的是内在条件或能力,倒不如说靠的是魅力、机遇、运气。2、音乐是有组织的声音,但这种声音组织一定要包含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元素,否则在情绪表现上就会过于平淡或者呆板。我们之所以能够欣赏音乐,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喜欢的音乐背后的结构有着一定的了解。音乐结构就相当于口语或者手语的语法,我们可以通过音乐结构对音乐的发展产生预期。作曲家通过听众对音乐的预期,刻意去控制音乐在某一点上是否应该满足听众的期待,从而给音乐注入情感。专业的作曲家和负责诠释音乐的音乐家都会巧妙地操纵我们对音乐的预期,所以我们才能从音乐中体会到激动、颤栗和感动。
-
蜗牛格格12-14探寻音乐与脑科学的神秘联系。看完或许会改变一些对音乐与脑神经的旧有认知。
-
麒麟12-11书中写到正如约翰·洛克所说,我们对世界的所有了解都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或味觉来实现的,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认为世界就像我们感知的那样。说的没错,听觉,作为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一项,确实值得我们重视起来,我们为什么对音乐感兴趣,这个问题更像一个引子,引出了我们对人类感知力的探究,科学的了解,帮助读者更深刻理解自己的本质和人生,我觉得这就是这本《我们为什么爱音乐》的重要价值。
-
永乐奏章12-10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贝多芬
-
ul49747374-1512-08第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
-
danyboy08-19科普味压过了音乐性,主要还是解释音乐作用于脑科学,所以“支配”我们的情绪的科普向。但还是很感慨,一位音乐家,唱片制作人,也可以去当大学神经心理类的专业教师,而且还很硬核那种
-
后浪12-27是我们迷恋音乐,还是借由音乐读懂我们自己?献给每一位和心爱歌曲共度日夜的聆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