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之身

读书评论:
  • Prunus d
    07-24
    在某篇稿件里提到了这本书,结果从编辑那里了解到原来今年引进了?better late than nothing!推荐阅读,他真的写得很好
  • 婧然的大理书房
    11-03
    一个瘫痪的人类学家以人类学视角来写瘫痪生活,把对事实的细腻感受记录下来,把感受再用人类学视角来加工或者深化,很难得的体会少数派的视角&另一种对身体和灵魂之间关系的感触
  • 陆钓雪de飘飘
    10-28
    残疾既是身体的一种状态,又是社会身份的一个标志,是一个由身体原因引起的,但由社会加以定义并赋予意义的过程,这显然是一种社会状态。随着墨菲上半身的功能在不断生长的脊髓肿瘤的压力下逐渐萎缩时,他的社交轨迹也改变了。他的视野缩小了,他的生活方式改变了,甚至他对过往经历的感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变。他发现从四肢的瘫痪开始,他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层面之中。这种依赖不仅仅是简单的身体上对他人的依赖,它还会产生一种切实存在的、全方位的、不平衡的社会关系,某种程度上这比生理失能本身更具破坏性。与其说它是一种身体状态,不如说它是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状态扭曲了一个人所有其他的社会关系,并进一步侵蚀着依赖者的身份。这样的依赖侵犯并吞噬着成年人之间原本建立的非常紧密的关系,它与受损的自我意识联合起来,使得社会互动遭到破坏
  • 明天会更好
    10-08
    残障研究这是要在国内火起来了啊。。。
  • 高山流水
    10-05
    以自身作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多角度、立体的观察审视脱轨又努力维系秩序的残障生活,有情感和温度,学理与反思,愤怒与追问,认命与不甘、屈辱与自尊,相伴余生,各方面的议题,或宏观或中层,引人深思。
  • 顾予美
    09-30
    相见恨晚的书!残障由社会定义,由文化赋予意义。无论残障人士如何看待自己,他都会被社会赋予消极的身份,而他大部分的社会生活都是在与这种被强加的形象搏斗。污名化是残障的实质,一位残障者想要充分参与社会,最大障碍不是他的身体缺陷,而是社会所附加的一系列虚构、恐惧和误解。而残障者与健全人之间的身体差异,最根本之处就在残障者背离了正常人的标准。残障者必须通过额外的努力,才能确立他的资助的、有价值的个人地位。残障人既没有生病,也不完全健康;既没有死亡,也没有完整地活着;既没有脱离社会,也没有完全融入。他们作为没有定义的、模糊的人,处于一种被社会相对孤立的状态。残障是死亡的隐喻,也是对生命的评介,残障者的自我主张和斗争是对生命的深刻庆祝。
  • 北方
    09-25
    非常优秀的一本民族志。既是描述残疾人生活世界的一本书,也是写给自己的一本书。作者以自己的疾病经历为引,探讨了疾病与自我角色的转化,家庭权力与家人关系,社会互动与社会关系的变化,残疾人在社会内的污名化等问题,以及对生命本身的思考——死亡是否比残疾更可取?令我惊讶的是,虽然处于不同的中西方文化,虽然中间间隔几十年,虽然我并未患病,但读起来却不禁感同身受。或许正如列维斯特劳斯所言,人类有着共同的心智结构吧。
  • 废二。
    09-24
    对自我的深描很精彩 试图去建构残疾是人类生活(生命)的隐喻的理论 但只完成到残疾的整体描绘和阐释上 还没有达到揭示更大的人类社会状况
  • 八木
    09-20
    早在1963年,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就在他的经典著作《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中,提到了残疾的污名化问题,残疾人与有犯罪前科的人、少数族裔、精神病患者一样,都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作者罗伯特·墨菲在书中进一步指出:“与其说污名化是残疾的副产品,不如说是其实质。一个人想要充分地参与社会,最大障碍不是他的身体缺陷,而是社会所附加的一系列虚构、恐惧和误解。”正是基于此,墨菲认为死亡并不比残疾更为可取,“宁死不残的概念,只不过是对身体受损的最终的诽谤,因为它质疑生命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利。”而“美好生活的本质是对消极、惰性和死亡的蔑视。”
  • 羽木
    09-18
    通过残障一事,重新发现我们自己
  • Aretlas
    11-27
    致敬墨菲和尤兰达;正好三年前同样的休假时期看《细胞叛变记》,两本书感觉很呼应,只是学术视角分别出自生物学和人类学。不过整体体验有个很不同的地方:《静》一翻开就知道作者写作时生命已经在倒计时,《细》作者为患癌妻子做了很多癌症功课,但最后一页看到前妻最后治愈并和他分手。前者在第一页咯噔,后者在最后一页咯噔……看的时候我还产生个念头,也许可以有一种人类学/精神分析学框架:我们实际都是一管管脊髓,为自身利益和其他脊髓互动,设法延续脊髓血脉,衣食住行贪嗔痴癫爱恨情仇无非是它的输入输出,我们却意识不到它的存在(除了在生物/医学文章)。(我准备把这本书和吴飞《生命的深度》一起放枕边每晚睡前随意翻一页朗读)
  • 三北北北啊
    11-24
    不知是该遗憾,还是庆幸,一位人类学家记录了自己罹患肿瘤,并最终残疾的过程。这些经验既有个人感性的流露,也辽远地站在人类学家的视角去审视残障与他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系。残障群体如何能走到非残障人的视线之中。除此之外,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作者对残疾、孤独、死亡的表达,具备一种共通的气质。
  • 勉之
    11-25
    「身体是一种处境,它是我们对世界的掌握和我们计划的草图。」疾病不仅关乎肉体,同时还与心理、社会牵连。我们能正常生活是因为我们拥有健康的躯体,而这实则并非理所当然。「残障」是身体状态,更是社会身份的标志。一旦一个人不幸罹患残障,他所有的社会角色、地位、成就都将被剥夺,他不再是一个「人」,而只是众多「病例」中的一份。「社会也不会让他忘记伤痛。」
  • 弥生
    11-25
    作者对自己后天残障的事实感到极其别扭和不能接受,从写到86页了还在谈为什么写这本书就可见一斑。另一个让人倍感不适的地方是,行文只有观察没有感受,也许这就是民族志的写法,也许这就是男性作者的局限。
  • 井方
    11-21
    医学人文方向阅读的第一本书。这位与贝克特著名小说主人公同名并经历相似残障处境的人类学学者说:名为“生命”的疾病无药可医,来源于《莫菲》中的“被称为生命的综合症太过弥漫,难有缓和的可能,每一种症状的缓解,都会使另一种症状恶化”,而死亡是唯一的救赎。现在大概知道为何每次无意中翻看医学人文或者神经医学相关书时,都会无意中发现他们频繁提及贝克特的原因了。
  • Dummyliger
    11-14
    “为了让自己从文化的边缘中解放出来,某种程度上我们需要脱离之前的环境,重新发现我们是什么,我们在哪里。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残障人士,以及我们所有人,将在思想的轮廓和想象的传递中找到终极的自由。”
  • danyboy
    08-20
    没想到,竟然是作者现身说法;关于家庭的章节,比较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