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东渐与近代社会
读书评论:
-
无用之用04-18这本书是熊月之教授这十来年研究成果的汇集。熊老师史学功底扎实、勤于耕耘,传统史学的治学功力在这本书里得以完美展现。与其代表作《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堪称姐妹篇,研究对象从西学扩展至西风,并将这段历史扩展至在全球化视野下进行审视,在全球近代化历程中回看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人小鬼大03-14全球化带来两个截然不同的后果,一是趋同,一是显异。西风东渐的过程,既是对外部世界了解逐渐加深的过程,也是将中国固有文化置于全球背景下、与其他文化比较的语境中重新解读的过程。
-
有椒11-21与其说是一部著作,本书更像是一部论文集,其中几篇对我颇有启发。尤其是《从晚清“哲学”译名确立过程看东亚人文特色》一篇。若与《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相参照来读,会发现两书的视角并不相同,本书也恰恰是从前者论述较少的中国社会对西学的因应这一层面来展开的。而且,从文化、思想、社会等方面来划分章节,比稍显僵硬的阶段划分,似乎更能反映出近代社会面对西学多维度的实际面貌。当然,从中国的因应来看西学东渐,比从西学东来的视角来看,要复杂得多,一本书的体量,自然难以面面俱到。只是熊先生的这本书,提示了许多的问题和关照面向。个人以为,最后一章关于“冲击-反应”模式和所谓“中国中心”取向的辨析,正是本书各篇论文写作和汇集的逻辑前提。
-
蒲桃游履11-21更类似于一本论文集。从各篇内容来看,主要是对史料的重新发掘与考证(主要集中在上海);但全书通读下来也有一定的体系于其中。在近代社会的中西交往过程中,我们往往过于重视一些代表性的官僚知识分子的西学素养,而忽视了传教士的作用、外围知识分子以及普通大众的思想认知程度。不过也确实,官绅在数量上处于极少数,但在对整个国家制度层面的影响上又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私以为,“西风东渐”较之“西学东渐”,更关注了整个社会层面的风气变化,而不只是单纯考订学者的论述。总体而言在收集与运用史料方面确实功夫了得(也可以看出来在上海的“上海学”研究确实形成了独特的体系)。
-
Deepseababe06-05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讲格致书院课艺和宗方小太郎的两篇,格致书院我大为震惊,同光中兴时不是只有大牛懂西学,并非那么出名的文人也信手拈来啊!宗方小太郎是对甲午海战成败具有重要作用的间谍,想看他的那本日记
-
看不懂瞎看04-13留学生双视野人、近代西方器物的引进等文章都很受启发,非常适合我这样的史盲(史盲为什么要读历史专业)
-
智术师11-07平心而论,熊月之的长处在于史学功底扎实,搜集材料齐全;短处则在于无甚高论,学术创见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