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问

读书评论:
  • 10-19
    跨学科又易懂的阐释了天下大同的道理,尤其是道德经和周期原理的贯通相当精彩
  • Danielle
    11-19
    一本关于时间的科普书籍,跨越了数学物理工程音乐生物等学科,知识解释详细而有背景,是一本很适合阅读的科普读物。
  • 浅笑
    06-03
    作为一个文科毕业生,在高二分科后就远离那些专业术语了。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纠结每句话的含义,尤其是理论数学推理等,确实很吃力。不过本书在趣味性方面还是听够让人读下去的。从中国传统节气、历法、、数字、星象变化、音乐格律、钟表发展及生物钟的介绍,让我们对时间有了一个多层次的认识,此外书中插图很多、也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故事,还是值得一读的。
  • [已注销]
    07-23
    从哲学上的时间观,讲到天文历法,讲到连分数,讲到十二平均律,讲到钟表里的擒纵器,讲到GPS的原子钟,讲到人类对时间的感受——生物钟:真是一段奇妙的旅程。问答形式稍显稚嫩,但作者的文理兼修和想要传递给读者的科学的怀疑精神,让人印象深刻。
  • 水牛牛
    07-24
    不推荐。优点:试图以科幻小说的形式对有关“时间”的散碎知识点进行贯通,以讲故事的形式避免可能出现的生硬。 缺点:作者知识水平和文字水平远不能实现上述目标,更与吹牛逼似的内容介绍相差甚远。文中稍微深一点的概念,作者就讲不下去,素养不够,一笔带过,特别是有关生命科学、心理学的部分,只相当于复述百度百科水平。另外是想象力贫乏,作为穿越小说,对于时间相关悖论、翻转等不做任何交代,硬核科幻迷无法接受!文学方面,文字毫无新意,仅相当于新手文青的水平。最后,莫名其妙搞了一堆文不对题的插图,儿童PPT一般,进一步体现作者审美能力、表现能力欠缺。好作品是作家唯一的评判标准,越虚头巴脑的内容及个人介绍,越找不出干货。
  • 读看听说
    07-24
    “一周以后,我和她就在食堂碰面了。”
  • 江流苏
    05-10
    一本中规中矩的科普读物,掌握一点数学与物理的常识,读起来会更轻松有趣。T
  • 中国心
    01-01
    时间沿着线性单向运作,但周期性的回归也同样存在,节气历法、机械齿轮、音乐律吕、外在时钟、生物时钟都体现出这一特点。闰月的设置与地球绕太阳周天数(365.25),月球绕地球周天数(29.53)的比值(12.36826)相关,19年7闰到祖冲之的391年144闰都在不断逼近这个比值的小数部分。而闰月与节气相协调的结果是无中置闰(若某个朔望月里不含任何一个“中气”,改月设置为闰月),而闰月多在夏季与地球公转时远日点转速慢导致节气时间间距变长有关。置闰所用有限逼近无限的思想与连分数存在关联。十二律是对音乐回归的追求。各种钟表都存在着反馈机制,机械钟的势能与动能相互制约,石英钟的压力形变与电压互相转化,电子钟的电荷来回穿梭,原子钟里电子的高低能态上下舞动。生物钟基因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 麦秆之海
    10-06
    文科生也可以读懂,并且有趣的科普书。
  • FCperson
    06-20
    A0 纸的面积为一平米,长边是短边的√2倍,对半分割后所有纸张等比例通过太阳或北极星的高度确定纬度。通过日晷仪、星图比较海上的当地时间和航海钟指示的出发港时间,就可以计算出二者的经度差当晶体在对称轴方向上压缩或膨胀时,会产生极化电压。反之晶体在受到电磁场作用时会出现非常微小的变形晶体频率和外加电压的频率相同,二者就会共振。即使撤掉外加电压,晶体的振动也足以自我维持,就产生了稳定频率的交流电压信号石英晶体具有非常稳定的频率特性,频率值是 32768 赫兹石英的频率比较低,高频领域,用电感和电容,就可以做出一个周期性的振荡现象。用一束特定频率的微波照射铯原子,微波的频率和铯原子的谐振频率数值接近,就会产生周期性的振动
  • 了妄唯真
    01-26
    国产科普顶级好书,虽然有细微瑕疵,(比如提到几万年前人类手无寸铁、朝不保夕),但瑕不掩瑜。知识性、体系性、启发性都突出,原创深度思考中等。对时间的理解,非常重要。相关:《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
  • 一颗酱酱⭐
    02-01
    非常通俗易懂的一本问答体科普书,融会贯通,如果我小学的时候可以读到这本书就好了。小做摘抄:“跨学科思考可以让我们知道有这样一批研究不同学科的人,其实是在研究着同一个大问题,或者说是不同的人正在摸同一只大象。只有当他们坐下来讨论时,他们才会发现,对于同一个主题,不同的学科都在研究。”“时间,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馈赠。”
  • 这么近,那么远
    11-09
    “时间之问》是一部少有的打通学科边界,融合科技与人文内涵的通识之作。 作品以大学师生的问答对谈开始,选取“时间”作为跨学科讨论的媒介,联结起数学、天文、信息技术、音乐、生物、物理等不同学科,一来一往的对话中隐含了作者精心设置的问题,辅以精心制作的插图和经过严谨考证的学术资料。阅读这本书,你将亲密接触到祖冲之、朱载堉、庞加莱、普莱斯、庄子、惠更斯、博尔赫斯等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了解到重大的科学观念和发明是如何产生、流变并推动历史的。你一度无法理解的习俗和现象,如二十四节气是阴历还是阳历、闰月是怎么来的、冬至时刻的测量问题、神奇的连分数与黄金分割等,都将在这部作品中找到源头和答案。本书适合中学师生和大学生,以及对科学人文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废人王亮
    07-19
    很不错,详细的写了篇书评。这书基本全部是利用碎片时间读的,拉拉杂杂快一个月。。
  • F. L.
    08-10
    问答体的书,读过的上一本还是论语
  • LaoBai
    06-13
    借用时间概念主要科普了历法、音律、机械钟和生物钟等概念,抽丝剥茧,层层叠叠,不可多得。至于采用了科幻的对话体,虽有些啰嗦,但比一味铺陈有助于控制理解节奏。偶尔会抒情一下或者回溯中华古代灿烂文明宝库,就当70年代(含之前)知识分子常见的浪漫主义情怀吧。总之,又一本难得的国产科普精品,即使囫囵吞枣,也能让你不明觉厉。
  • 金桔与青柠啊
    04-03
    本书的副标题是:“从文学音乐到数理万物”,表达了作者如下的思考:“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可以理解的,所有的学科都是相互关联的,甚至科学和文学、艺术等也有着相通之处。唯一要做的就是模糊它们的界线,变工笔画为水墨印象画。”本书中可以看到这种美妙的相融。
  • danyboy
    05-17
    本土科普读物的优秀之作。这两年随着海外科普读物的大量引进,国内本土的科普作者写得也越来越好。以前读的曹天元、汪洁,主要是还是模仿海外大师的笔法结构,讲述某一个学科,当然讲的是很棒了。这本已经少有模仿痕迹,围绕着“时间”讲了数学、音乐、历法、天文等,有收有放,水平不俗。另外,这本书也没有局限于某一个学科,而是跨学科特别是结合了人文学科。这给我一些启发:如果未来有机会我给孩子写一个关于古典文学史的书,也应该突破学科界限和教科书式写法,融会贯通才能体现出积累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