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困境

读书评论:
  • 溅人流
    05-09
    前三张讲述传统文化心理与文化定势和认识思维机制之间的关系,后三章剖析维新派和清议派的心理思维活动。用心理学去分析传统士大夫对于很多问题的解答颇有启发,对当今中国残存的心理问题也有启示。阅读时间两小时,希望下次可以更短。
  • john318
    04-26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不只是儒家文化,而是整个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面临危机和困境。固步自封只有死路一条,只有主动对外开放、交流,才能永葆生机。
  • 刘吃
    04-01
    比起清末的士大夫纯真无邪维护正统的决心,今天的官员更直接的目的不是尊己卑人,而是清醒的维护着到手的利益。没有共谋的关系,他们早已撒丫子在加利福尼亚海滩晒太阳。所谓儒家文化只不过是用以统治的不二法门。要清醒的永远是底层,希望寄予90后。
  • 散步的鱼
    03-09
    用心理学分析儒家士大夫以及社会群体心理的部分稍显生涩,当历史论证过程非常精彩。晚清时期的夜郎自大,在现代社会也时常上演。这本书在现在也值得时常拿出来读一读,以免再发生同样的历史悲剧。
  • 荒腔走板
    06-05
    19世纪到如今,几经循环,益发觉得此书的重要
  • SoYoung
    08-12
    阅读体验非常好,后半段甚是流畅,让作为中国人的我深刻感受到那种压抑——我们固然没有诞生于那个令人窒息的时代,有幸避免了好几代人连续的屈辱和痛苦
  • 江海一蓑翁
    06-08
    知名学者萧功秦的一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问世的影响颇大的论著的最新修订再版,聚焦晚清中西文化碰撞与中国转型背景下、相当多秉承儒家文化的文人士大夫在西方文化冲击面前表现出的傲慢、顽固与自负,而这样普遍性的社会文化与社会心理现象,被作者认为是晚清中国一再溃败的重要原因。时隔三十多年后,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部论著固然有以论带史、史料来源不够多元等明显缺憾,但置于当年的学术与文化语境下,其对于文化传统的深刻反思、对于新文化史和社会心理学等新兴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大胆运用等,都是极具先锋和创新性的。尽管当下不少相关主题论著的学术价值已能超越本书,然而在逆全球化力量日益抬头、民族主义思潮越发汹涌、自负大于反思的社会心理有主流化态势的今天,本书之于那段沉痛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尖锐警示,仍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 李清医
    08-08
    此书之开创性和影响性相当广泛和深刻,作者独特地从文化心理这一机制入手,分析了儒家文化传统长期熏陶下的近代士大夫不得不存在和面对的价值困境,解答了一些中国近代史上学界脍炙人口的文化现象。虽然本书深入程度相对有限,但是其开创性的价值和学术影响以致其成为系统研究中国文化思想发展的必读作品。
  • 朱颐钊
    07-02
    全书读罢,印象最深的倒是结束语引用的可能是黑格尔的一句话「万古长存的山岭,并不胜于生命短促、转瞬即逝的玫瑰」。整体的论述,有着鲜明的河殇时代的气息,环境—文化—心态—政策,更多地恐怕只是作为回顾历史的一种材料吧。不过这样的论调,在当今这种诡谲的社会氛围中,倒不知道会迎来什么样的回响了。
  • 厶脚雀
    03-08
    从文化自负到文化自卑,这一点蛮有趣的,不知道是不是恰恰那一段文化自卑让现在的我们有资格去正视儒家文化。讲到义和团那里也蛮有趣,除了感同身受的悲惨,或许启发就是任何一种的应激的抗争都有它自己的历史意义,哪怕看起来很幼稚,哪怕毫无成效,尤其是它是bottom up时…因为那是人之为人的书写
  • 迪迦的光
    11-11
    早熟而又古老的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早产儿”,它太过庞大。随着中华历史走向近代,它的生长一度停滞,且遭受到西方武器的功击和西方文化的冲击。说到底,遭遇了西方的现代文明的中华文明在面对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时面临着极大的痛苦。传统的保守主义的士大夫没有担负起对中华大地的拯救,开明的、激进的士大夫也没有担起来。身为前现代中国的士大夫们,看不到中国的根本弊病,以为要么固守圣贤之教就可以了,要么以为只需要学习西方的现代制度就可以了。前者看不到中华文明的未来而固守自己的传统想象,后者看不到中华现代性转型的根本弊病唯顾自我。两者都是文化自我中心意识的两种不同表现,无疑,两者在现代转型中都失败了。
  • Doria
    11-03
    “万古长存的山岭,并不胜于生命短促、转瞬即逝的玫瑰。”
  • 木鱼
    12-10
    农耕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和内向性,导致中国文化的稳定性连续性也是惯性惰性。洋务运动选择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制夷,而明治维新选择政治法律教育军事外交全面学习西方的时候,一个局限在技术策略层面且被动消极肤浅僵化保守,一个积极主动富有战略性前瞻性,甲午及以后的事就顺理成章了
  • 历史理性
    09-25
    主要分析晚清士大夫如何解释“洋夷”的冲击,以维持天下秩序观。这在当时还是很有先驱性的,不过作者觉得晚清士大夫的想法非常荒谬古怪,不可理喻,今天大概不会再这么看了。
  • 读书的飘摇少年
    12-02
    非常非常好的一本书,感谢媛博的推荐!一直久闻萧功秦老师的大名,之前在上师大的时候没能去听老师的课,现在从他的文章中来了解老师,真的写的太棒了!没有从屈辱、耻辱这种老生常谈的角度来看待近代史,反而是结合心理学、社会学,来思考儒家文化的困境(不发展不运动,总是效仿祖制),必然会导致更大的困境甚至绝境,但还好都过去了,未来会更好。其中点题的话:中国近代正统派士大夫的真正悲剧,在于他们希望通过与外部世界相隔绝的方式,来保持对“祖法”和“圣教”的绝对完美性想象。包括很多时候,我也在思考,我自己的思维观点思维方式能不能跳出中国传统概念思维的桎梏,即意会性、模糊性、板块性,似乎我也如此,那么就得改变,就得变化与发展。“毋大而肆,毋富而骄,毋众而嚣”!谨记谨记!
  • 竹吾
    03-22
    放在今天来看,这种完全基于“冲击—反应”模型和近代史教材,充斥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对古代中国各种以偏概全的泛论,以庸俗心理学理论翻译文化现象,以本质主义论调指点江山的著作,严格来说是不及格的。将其作为八十年代思想史的一手材料,远比作为研究相关问题的学术著作合适。论述古代中国的“孤立”,一方面大讲儒教中国如何缺乏对外交流,一方面又接受儒教观点,把存在交流的周边文明一律视作蛮夷来为自己“不存在平等交流”的观点服务。开篇很多关于古代中国的整全性观点,只是近世的现象,根本经不起严格的推敲。至于以这种程度的心理学来解释近代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可以说毫无诠释力,性质大致等同于成功学导师热衷谈论的“认知不够”,很多问题完全有必要进一步追问,而不是停滞于彼时士大夫的心理层面。另外,“祆”和“袄”还是分清楚比较好。
切换繁体
繁体
切换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