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文集 第二卷

读书评论:
  • 默鸣
    10-16
    论文集,前后编排略显散漫,但历史考据、思想探微和现实关怀兼具,非同类书可比。本书涉及对诸多具体问题的考证,但如同书名所示,重点在于对中国思想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解读。“两头加中间”:晚明晚清和清代,梳理清代学术与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强调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以及逐渐走向自我反思和批评的进路。想要阐明的应该是儒学具有“朴素的现代性”。在改开初期回来过一次,但余先生长期持反对“主义”的立场,很多主张针对现实和相关论说发难,并形成有力的反驳和申说。在对待儒家传统方面,延续其师“温情敬意”的姿态,毕生学问大都出自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同情之了解”。不同的是,引介西学特别是对西方思想史和哲学研究的准确把握,使得其说在中西参照方面远胜其师。学术上没有明显的门户之见和狭隘立场,转益多师,故有中西会通之感。
  • 游叙弗伦
    05-30
    这本书基本上是几篇雄文和几篇小文交叉出现,读起来劳逸结合,编者的安排很用心。思想史的几篇长文抛开私货不看,是从旧材料发掘新线索的典范之作。另一方面,思想史研究中借助新出土材料的方法也是不多见的新颖手段。
  • 穆穆良朝
    03-15
    很多观点还是值得商榷的,对中国革命偏见太深,其实中国革命正是中华文化雄浑勇伟、巨大生命力的一面,革命必然是有代价的。作为史学家,囿于家族经历,格局不够。
  • 憧憬
    05-05
    商周时,天堂只有王宫贵族。西汉中期以前,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的分别是存在的。天上世界被神仙独占,魂没有去处,这便是泰山治鬼说的起源。魏晋时代十分注重个人关怀,建安书信完全是谈心式的,而汉代文学正宗是赋体,是政治性的,为帝国的伟大作渲染的东西。《四书》取代《五经》是一件大事,这是宋代的新发展。儒家的个人观因四书的出现而深化。
  • 大风起
    04-28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一篇已将两千多年的故事说得明明白白。
  • 艾多斯
    10-23
    《现代儒学的困境》。儒家游魂说。
  • 岐下周原
    11-02
    这本写的最晦涩,尤其是反智论,情绪很大。但是反智又与中国传统思想不可分离,契合题目所说的时代变迁,值得一读
  • 往来山人
    10-23
    几篇都很有启发。中国人对自由的理解是群己之限,正是由于以儒家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虽重视群体秩序而仍给个体的价值保留了一定的地位,才能有后来的运动效果。对五四运动的理解颇有见解,中国传统思想都不存在一个所谓的权威的神,但五四之后倒是充斥各种权威人物;对民主去,自由等西方概念不求甚解
  • 月眠
    08-31
    把几篇没看过的扫了。这个也是痘痘送的。
  • Gavagai
    05-20
    于史学诸多问题,既能纵横捭阖,又能洞烛幽微,而最让读者愉悦的还有他清晰有力的表达,实在是史学家的典范。只是恐怕再也见不到他的书了。2014年此版文集没有全部入手,着实可惜!可惜!
  • 花想蓉
    01-25
    瑕不掩瑜,余先生的见解是深刻的
  • 宛汐
    07-30
    对中国思想传统的反智倾向的论述,其实给了一个思路,就是在把握问题的时候还是要多看看内在的理路。
  • 全都是风
    12-30
    靠!写完以后才发现人家聪明就算了读书又多又快就算了,但是写得清楚有逻辑论证又有力真是烦人呐!#见贤很不爽# (而且让某偶像又失色了而且而且他们真的蛮像的)
  • 一只新新
    03-06
    余先生的书在国内被禁想来也是有原因的,他的文章总涉及五四、wg、民主等,而对于这些话题,zf总不肯学者进行开放性的系统研究。单以wg而言,zf虽承认十年wg是严重的错误,却总对其带给社会的苦难避而不谈,甚至也不愿意有人一再地提起,其实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以当时的反智主义倾向而言,一切思想都必须统一在“红”之下,“知识越多越反动”,真的是把戴震所说的“以理杀人”发挥得淋漓尽致,意识形态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全面反思之后,才能避免问题的再发生,而不是一味地禁止系统研究,视而不见。这是适得其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