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与坩埚

读书评论:
  • alchemist3
    01-06
    角度有趣,从人类学民俗和神话学角度阐述炼金术诸要素。
  • 北窓
    09-03
    单行小书,多论思想,未言技术细节。且所言亦不出《范型》等大作。唯一有价值的是 Eliade 一贯的评论性书目,但所有文献出处都被翻译成了中文,不能按图索骥。可以说是翻译时费力不讨好的地方。
  • 06-12
    前面大半部分的比较神话学研究没觉得有啥(其实把广征博引的泰勒、弗雷泽传统发挥得很好),接近结尾处与现代世界的链接反而更有穿透力(“现代人扮演了时间的角色”“现代世界的精神危机包含在冶金家、铁匠、炼金术士的造物梦中,其有着遥远的渊源”)。总体观念也颇有道理:炼金术与宇宙论、宗教仪式、回归母体观念紧密相连;一项重要的科技发明可引起人类精神世界的巨大变化……
  • 7cm
    04-29
    炼金术首先是一种观念。
  • 南极旅行家
    04-18
    还挺好看的,有一个蛮有趣的点是说,你要用实用来判断某个东西,你首先得意识到可以有某个东西且可以这样使,换言之实用不是首要的标准,也很难说是发展的源动力(作者说的是那个太阳车)。献祭的源始意义分析还蛮好玩的,两性也是一样。所以在娱乐读物的意义上我觉得讲了一个不错的故事,值得四星,推荐休闲来读。
  • 無人
    07-10
    惟炼金术中物质戏剧之来源提示了需要被留心之一点,第十五章直接起飞,无端指责炼金术与古代冶金学观念要为现代人类中心论意识形态负责。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初版于1956年,而于三年之前,海德格发表的演讲《技术的追问》中就已提及一种人“无助地反抗技术,把技术当作恶魔来加以诅咒”…伊利亚德却恰恰以对他并不理解的炼金术的研究而知名。
  • evyhe
    03-12
    感觉这本书的作用并非在于炼金术史,抛开这一点来看开篇和后半部分的总结和观点很有意思
  • 涉江
    12-25
    考完试后第一本书,当然还是要回到自己最喜欢的主题——石头中来。非常喜欢开头关于陨石的部分,石头不仅是“无生命的”,同时更是生命本身。世界的转化是石头在时间中的生成与再生成,意欲掌握世界的人类要让自己成为时间,于是火焰燃烧,世界坍缩,直到物质走向精神化,自己的身体也如石头一般永恒——回归作为母体的石头。读完后也更明白老师六月时谈起阿基琉斯之盾时与我说的,比起对已生成的世界图像的图绘,盾牌叙事更为关键的作用是展现盾牌-世界正在生成的这一过程/行动。大概正是在盾牌的创造中,世界本身的创造才得以被揭示。以及再看到女娲补天时,也会想原来如此澄明广袤的天穹也是无限的石头啊。(这本书本来就是宏观的结构比较,也没有必要在微观上苛求太多吧)
  • 惟文字间
    06-23
    核心理论其实颇为单薄的。
  • 沧海客@爱翡翠
    10-15
    富有趣味性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现代依然保留了宗教化的运作形式,承认这一点不代表现代不存在或者不曾断裂。为翻译的缺乏原文扣一星。
  • 兀鲁厄
    11-25
    能从众多材料中看出共性,需要极其强大的眼光!
  • 无所有
    11-07
    被标题和话题所吸引,但确实太泛了
  • 大鼓楼的人
    12-14
    回归母体 矿石分娩 铁匠地位 黄金-成熟水果 荣格 抱朴子 百道梵书
  • 玄都校經
    04-18
    很遗憾伊利亚德在这本书里并未进入欧洲、阿拉伯、印度或者中国炼金术的任何一个传统之中,作者似乎无意对欧亚炼金术的整体研究做任何实质贡献,而更希望探索一些象征性的符号。全书最有用的部分竟然是附录的参考文献。还是《炼金术的秘密》一书写的更为扎实而富有激情,亚欧炼金术的整体性研究实在还是个太过遥远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