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

读书评论:
  • Asa
    03-18
    施坚雅本人的三篇章节导言大概是这本书最值得读的部分,尽管他的模式也在从被推崇走向被争议。第一部分的前两篇来自芮沃寿、章生道的论文都略失望,但可以看到外国学者如何看待中国,尤其是在意识形态方面,也是不错的角度。历史学者或社会学者的城市研究中,会忽略地理的问题,比如牟复礼的南京那篇很典型。最有收获的两篇是斯波义信的宁波和施坚雅本人的城市与地方体系层级。
  • 城下夏花
    02-03
    论文合集,毕竟我不是做研究的,所以看不懂。有些部分蛮有趣,只可惜是随便翻翻,没有细读。
  • [已注销]
    05-08
    读了其中一章节,不错
  • cadastral
    07-15
    话说施坚雅的文章真难读啊!是作者的问题?还是译者的问题?抑或是我自己的问题?老曹说了,你读不懂的时候,千万别怀疑是自己的问题,十有八九是译者的问题,如果译者没有问题,那基本上就是作者的问题了……好吧,我相信不是我的问题。可问题是,为什么其他人能读懂呢?
  • 夜眼陳
    07-31
    第二編的《城市與地方體系層級》確實有不少創見,難怪能成為傳世之作。
  • Matrix
    07-26
    又是一本被我“抄袭”的名作…
  • 短章
    12-23
    重读,这次只读了施坚雅写的几篇。他走的终究还是经济地理的路数,对宏观结构的把握是优先的目标,所以在书里能明白中国城乡的市场网络是如何架构的,却未必能深入到市场里探知那些更细微也更有趣的话题。
  • whig
    09-12
    施坚雅本人的部分非常好,其余水平参差,斯波义信的宁波和戈拉斯的行会两章很好,有些则很差,翻译和编辑质量很好
  • 南池子
    06-09
    王斯福:《学宫与城隍》,页699-730
  • 猞猁
    09-21
    译文挺好,个别术语存在问题,不过无伤大雅。专业之故,我不接触汉学,平时小组会上大家已经惯于强调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是西方的产物这类观点,虽然也读过一些比较欧美城市化的书,但我对天朝的认知是很浅薄的。不过不论国别和文化差异,很多研究方法和视角都是可彼此借鉴的。施坚雅跳出传统的做法似乎带点后殖民主义调子,在对天朝城市模式的探究中,给我启发最大的除了第一编中的城规/建内容外,还有芮沃寿对城市象征主义的精彩阐述,虽然他始终在强调天朝建城的独特性,但如果按照芒福德对古代城市本质(超自然解释、政权保障、劳动等)的论述,实际上也基本符合大分类(之后牟复礼对城乡间特点的论述也令人受益);第三编中戈拉斯和斯普伦克尔强调了非正式组织对城市及其居民的影响,福尹希特旺则分析城市人祭祀行为破解官方信仰单一化(儒)之说,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