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者的孤寂

读书评论:
  • 戈多
    04-05
    书中对于死亡的观念的确很值得思考请自然对待死亡
  • 10-02
    不会对待死亡的社会,也不对对待活着。
  • 开题顺利Joe
    06-23
    正文之前的五篇「序」写的漂亮。文明的历程续篇。开启话题,给后人指个门路罢了。也是精致的。#期末考试读#
  • 一一
    09-28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的经验,却是我们都幻想过的经历,当下无数人所求都是在睡梦中离开。死亡似乎和梦境分不开了,梦可以短暂的体验,而死亡只有一次。东西方关于死亡课题差异蛮大的,西方死后的墓地可以变成公园,而中国却是大多数人不能直视的地方只有亲人才会去碰触。同样的绿色用地附属价值被低估了。死亡课题教育值得关注普及。
  • 淡定哥走路带风
    08-15
    直面死亡的冷静是孤独者的最高境界。
  • 碧浪晴空
    11-27
    生和死就是一瞬间的事,常人都明白,但一旦坠上“临终”这个沉重的包袱,在生死之间游离,悬浮于肉体之上的灵魂便找不着归处。在身体迟缓、灵魂沉重、光的逝去中,孤寂包围。
  • 八月
    06-15
    是从社会学角度讲死亡观的,有点难读。“我们的时代尽可能将死亡和临终推到人类的社会——社交生活之外,并同时遮掩起死亡的事实,生者在临终者面前也变得特别不知所措。”
  • O小姐
    03-11
    17世纪的时候,人们可以公开肆无忌惮地讨论死亡
  • 布里丹毛驴
    10-05
    观点很吸引我,特别能够解释为什么我的亲人去世,我却一点也不悲伤
  • 桴齋
    11-13
    面對個人問題時,居然成了無聊的斯賓諾沙主義者……
  • 食菠萝
    07-15
    还是放到文明化和个体化的脉络来讲死亡,临终者的生命感知和人格结构挺有意思的,不知道后面的人怎么做经验研究的。
  • 10-21
    Individualizing society as both imaginary &social reality. "Meanings" are "meaningful" because of inter-subjectivity. 网络电子版跟台版纸板是不同的翻译。
  • 一只大鱼
    04-28
    写的有点缠绕,临终者的孤寂也是文明化与个体化进程的结果,一方面文明化导致自发的强烈的情感表达越来越困难,临终的仪式被专业的制度、系统代替。另一方面个体化背景下死亡的价值和意义被集中赋予在“封闭的人”之上,导致个体只能以孤独的状态体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