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

读书评论:
  • 黄朿
    08-14
    译者后记堪称同类文章的范本
  • Xinwei
    04-22
    读了三遍,学到更多东西。
  • יוֹחָנָן
    12-25
    柄谷行人的起家应该就是这本书和《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一脉是马克思,一脉是解构主义。不过柄谷的马克思仍然具有相当程度的解构色彩,他使得文本和现实之间的区隔被打开,试图回答为什么抽象能够在个体之中被建立,尤其是价值是如何被建立起来的。根本上是因为他性的存在,也凭借着征服他性而存在,资本的秘密本身就在这里,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必须在流通中产生。
  • 无虞
    08-18
    柄谷行人对马克思的阅读,尤其是对他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解,视角是非常“万花筒”的,时而索绪尔,时而康德,时而尼采,时而弗洛伊德,同时用马克思去反射他们。深有启发的是1被同一性掩盖或压抑的差异性才是本质性的差异;2马克思所有的研究都是回到这个问题被意识所压抑的无意识语境;3马克思要指出,经济不仅不是物质的,甚至是一种幻想的形态;4使正常成为可能得条件,同时也使反常成为可能;5意识形态是真理的意识,即只靠客观性才得以存在,因此意识形态不如说是物。
  • 松果腺
    12-12
    “中田友美”是谁?译者当如此!
  • 似乎又
    03-01
    马克思经典作为能阅读、挖掘出(尚未被思考)的“新的可能性”的中心;“《资本论》的卓越之处,并不因它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而是在于马克思对这种极为不稀奇、极为平凡的商品之‘极其奇怪’性质所感到的惊讶”(p.7)。马克思批判古典经济学;早期、晚期马克思;transcritic-跨越性批判
  • Bricoleur
    04-30
    柄谷把价值理论乃至阶级理论和结构语言学理论联系起来的方法极具启发性,也确实是接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去阐发而避免了《资本论》中的一些局限性。用“系统之差”带来的“不是等价交换的等价交换”来解释剥削也非常有启发,尽管细节上似乎还是有些草率了。总之,读完《资本论》,并且对价值规律的单一决定论有一些怀疑的话,非常合适继续啃这本(相比三卷大部头这小册子可不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