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斯·塞诺内亚研究文选
读书评论:
-
殷顽民03-29新版没修订译文啊,我咋记得书讯出来时说修了,或是我记错了?
-
木叶山居士02-01比18年第一次读的时候,读明白了不少。
-
Ars Notoria10-11这种在研究内亚时的批判性和谨慎才是值得学习的,扣一星主要在翻译,希望下次再版能修订译文和增加注释
-
薰12-05作为内亚史典范的创立者,塞诺这本论文集以匈人、突厥、蒙古三个游牧民族为主线,加之以可汗更替、经济生业、外交军事和语言学为思考,从宏观到微观合集成册,似乎与导师伯希和一样擅长做开拓性导论性工作内亚研究首先是跨学科研究佩服塞诺对中英法文及阿尔泰原始史料信手拈来。内亚民族缺少文字,记录内亚历史的文献多产生于他者,而内亚逐水草而居的迁徙,又使其先天具有民族交融的前提。因此对于内亚,语言属性、墓葬葬式和器物习俗并不能完全决定于其人类学特征内亚资料很少有直观反映内亚历史的,尤其是借助已翻译史料研究要慎之又慎塞诺还指出除蒙古和西辽外,内亚民族非必要并不会进行大规模迁徙,除政治因素也需要考虑草场承载力的作用内亚习俗有相通,并不能定性是同一民族,作为欧亚大陆地理中心居民,却通过边缘被认知,很是奇妙
-
Perserkatze11-23内亚研究一方面不断地将各种习俗/语言勘同,一方面又不得不时刻警醒着预设立场的问题……
-
诗银老黄03-17除了伯希和的轶事外一篇都看不懂……只能当划水了
-
慢慢走01-07初读未尽其意。对涉及语言学部分疑问较多,其中对论中央欧亚、大汗的选立(小范围选举)、中古内亚的翻译人(中间地带)、中古内亚的外交实践(征战经验)、蒙古人在西方数篇印象深刻,待二刷!
-
von07-02塞诺:伯希和从未下决心去写一部综合性专著,当然他也不是一个历史学家,而且他缺乏从事这一职业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他或不愿去区分何者重要与何者不重要。有一次我鼓动起全部的勇气向他提出这个问题:“大师为什么您要浪费您的时间,为什么您把您那令人难以置信的知识,用于澄清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呢?”伯希和看着我,愉快地回答说:“那让我觉得好玩啊,塞诺。
-
叫我妖而不孽04-17果然是这本书的红利吃完才重印么?若真如此,阿新不厚道哇!全书最好玩的还是最后一篇怀念伯希和,太好玩了。
-
潍坊王德兰03-11《起源传说》一章用三个迥异的起源传说母题证明所谓的“突厥人”是由不同部落组成的聚合体;《马与草场》则在政治史视角之外为蒙古撤出匈牙利提供了新的解释,即蒙古人发现匈牙利大平原草场的承载力无法供应马匹的生存,所以撤出;后几篇有关语言学的论文为讨论族属的流布提供了新的视角。塞诺最出色的反思是:凭什么能通过名号、族名来判定一个族群说什么语言呢?凭什么将一个墓葬归为某个人群而不是另一个人群呢?“语言属性并不决定于其人类学特征”
-
一大坨02-24人最大的问题是知识不能累积和继承,只能靠天分。即便前人对某些问题有大量著作和结论,你去了解那些浩繁著作恐怕需要半生时间。无论如何,看到了总是幸运的。
-
雪代剑心07-11印象最深的是,塞诺对于所用史料的自信,以及早年从不担忧论文的发表。。。
-
春与秋其代序12-30只读了突厥最相关的几篇,语言学看不懂。塞诺关于内亚草原帝国的宏观阐述,比如马作为战略物资的流通,牧场对战争的限制,人均战士的情况下大汗选立的博弈,游牧与农耕基于生产方式的对立,有助于我理解唐初突厥的动向。内亚史研究的困难程度,真是难以言表,不确定的语言与种族,近乎于无的自我书写,来自敌人的不可能不偏颇的史料,只能寄希望于考古材料了。最后怀念伯希和的文章意料之外的有趣,多么高傲又慷慨的伯希和(他夫人以为他死定了于是把香烟抽完了那一段不要太有趣)。另,怎么感觉上世纪人文学科学者润美这么普遍。
-
zhuhuanghao12-01可以迅速了解学者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