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谋杀案

读书评论:
  • Falcon
    06-03
    设计感很强,作者脑子里说不定有一张大表,列出每个人物的设定,他身上的疑团,红鲱鱼的解答,作中作内人物的对应,然后每个人都去家访一遍。受益于作者水平在线的通俗写作能力,很长的篇幅并不会难读,红鲱鱼也摸的很喜欢,作中作设计的底有猜到,合理精巧不意外。但不太喜欢这种致敬的方式,梗很难get到是还好,有个很经典的阿婆元素怎么一点儿用都没有啊。基本上靠动机来引向最后的真相,显得推理部分有点不足,显得前面列举嫌疑人的部分很寡淡
  • 魔術師の至言
    06-10
    上一次看这作者的书还是八年前报纸上连载的《丝之屋》,所以他究竟是多喜欢那个梗啊。 作中作案和现实案很有时代特色了,前者是非常传统的英式乡村设定,后者有出现黑人、亚裔面孔,一个主要人物还是结婚生子多年后突然出柜跟个牛郎跑了。。该人物姐姐说“这年头,你可不能对同性恋指手画脚,不是吗?我只是觉得不舒服,仅此而已。”真实笑喷。
  • 肥斑马
    06-13
    2019.52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故事中的主角写了一部小说,小说本身作为一条线的双线模式,两线之间有微妙的联系。小说线给我感觉就是在读阿加莎的一部小说,侦探在村子里找人谈话了解案情,后来才发现其中一些情节是致敬阿婆。现实线中其实也有类似的感觉,查案过程稍显平淡。其实两边的案子都算不上复杂,只是串起来的的方式较为新颖,胜在布局而非细节,其中死者留下的信这部分推理稍感牵强。总的来说可以给四星半这样,可能横扫日本各大奖让人期待过高了。
  • 青沼薰
    06-09
    16年英国出版,去年在日本上市后拿到了各大推理小说榜单推荐,从去年年底得知要出版,期盼到现在终于看到了。评论里好多人说它过誉,但是我觉得这几年的确是很少有这种设计精巧的推理小说出现了,还是很好看的。虚实并行的两个案子,复杂的人物关系,书稿与现实人物的强关联,甚至连混蛋作者的恶心字谜都充满着故事,是那个人的理想与挣扎,文字背后的呐喊。书很厚,趁着假期读完了,也算是一本满足了,唯一的缺点是,居然有错别字,服气了
  • .
    05-22
    没有一惊一乍的故弄玄虚,线索纷繁复杂,巧妙地编织进两个互为镜像的谋杀案中,有身临其境解谜推理的快感。恶趣味的结局真是绝了!
  • Casino
    06-22
    很抱歉,我实在欣赏不来大家眼中的这部佳作。作为作中作的前半部分的水准大致也就和马普尔非名作系列相当,而现实部分则更显乏味。整部书几乎都是在无聊的家访,加上毫无必要的众多出场人物和冗长的环境描写让人昏昏欲睡。要不是顶着无数光环,谁会在那么无聊的开头下,继续看完这五百页的作品?好评如潮仅仅是因为复古?作中作的布局?实在搞不懂
  • 明月与柏秋
    06-12
    前半部第一个故事挺好的。不喜欢穿插的第二个故事。
  • Daniel
    08-26
    前段时间的热门。只要耐心读完这部长篇巨作,就会发现,你想要的,全都没有。完成度很高,中规中矩,空有噱头,却几乎没有亮点,实在对不起这个篇幅和作中作的形式。童谣不如不写,密室本就没有,无头堪称灾难,凶手谁都可以。“一场为黄金时代侦探小说爱好者而设的盛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向我国网络悬疑剧致敬吧。这样的作品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和成绩,简直比书中的字谜更匪夷所思。
  • 老坛正宗
    06-16
    现实案件最吸引我的部分是艾伦·康威的人生经历,还有某个梗大爆笑,令人印象深刻。案中案的真相有一定意外性,但大部分靠脑补,缺乏证据。两个案子结合得不错,信这个线索设置是亮点。缺点是探案过程写得又漫长又无聊,人物太多又不生动,能忍受的话可以一看。
  • 七夕雨人
    06-05
    ◎对得起它的声名。借书中书,向古典推理致敬。借书中侦探小说作者之死,探讨了侦探小说对读者的乐趣和意义,呈现了部分侦探小说作者的不甘与自我厌弃。值得玩味。◎《喜鹊谋杀案》的作者,就是《战地神探》的编剧——以前完全没注意。
  • 元宝鼎鼎的帅爸爸
    07-23
    琐碎、冗长、低质翻译的水准可以和我看过的最低劣的畅销书《摆渡人》相提并论了。如果不是集思会的共读书目,连30%都难以坚持读完。你不得不佩服营销号的能力,把这样一本书摆满书店柜台、刷到畅销榜首。用这本书致敬阿婆简直是对她老人家的侮辱。
  • Liebejuan
    06-18
    前半觉得还行,越看越觉得忍无可忍……无论是意外性还是可读性都很一般…如果说这是对阿婆的致敬,根本就是东施效颦
  • 云间步行
    06-16
    家访并不无聊,无聊的是平铺直叙的人物对白和毫无细节的敷衍灌水。在这一点上,这本文字功底扎实,案件铺陈急缓有序,充满推理小说最原始韵味的作品也许值得很多国内推理作家的学习。在被无数新本格的惊天诡计熏陶到麻木的这个时代,能读到这样一本梦回黄金时代的古典推理,不啻于在每天耳边充斥着嘻哈电音碳酸饮料不离身之余,听一张爵士乐黑胶品一口醇厚的咖啡,回味无穷。
  • letdouman
    06-10
    三星半,有点儿言过其实,若是冲着不可能犯罪去读定然会失望而返,试想当下的欧美推理界,除了霍尔特之外,还真没几个人愿意苦苦坚守“为诡计而诡计”这座本格派的堡垒。霍洛维茨对人物与景物的描写并不赖,很轻易就将读者带回那个逝去的战后年代,可是案子本身尚存在不少目前英式推理常见的毛病,温温吞吞的叙事节奏便是一例,而作中作的结构仍留有一定的空间可供挖掘,没发挥到极致。所以,尽管模仿黄金时代那些大师的文风惟妙惟肖,并获得业界的认同可以续写经典,但本书充其量也不过是阿婆二流小说的水准。书愈滚愈多,就很难再有惊艳之感。
  • 7outta6
    06-23
    “午夜编辑部全员震撼”?编辑们是不是得多看书了……宣传上、包括作者自己处处提到阿加莎,然而故事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连阿婆背影都看不到...非凶手的人的故事完全没有被赋予意义,而凶手的作案过程也只靠几个细节连起来,不够“水到渠成”,甚至动机中还有非常匪夷所思的因素,另外编校错误不用找就非常显眼
  • 新星出版社
    05-29
    出版阴谋、遗产争夺、风流韵事?一切竟皆是情理之中的“案中案”。让午夜编辑部全员震撼的杰作,一本让你找回最纯粹阅读乐趣的侦探小说。
  • 万圣魔女凌小灵
    06-05
    作品内的部分非常古典,而作品外的部分非常现代,总体的结构又很日系(;作品内的开头部分很有阿加莎的感觉,不过越往后不知是不是篇幅受限的关系,有点浅尝则止,这个解答还真的挺有古典感,挺喜欢的(;作品外的部分老实说并不在我的欣赏范围(,某段剧情是不是已经成为同类小说亘古不变的真理了(,解答的话挺喜欢动机和动机延伸出来的那个点;然后作品内外通过作者的写作习惯(和上帝作者安排下)呈现出近似对应的状态,这种作品内外的统一还是挺有趣的,自然也和主线案件有关,尽管这个经典梗的应用在精神上有日系的感觉(;将两种不同风格的侦探小说融合在一起后来想想有种对比的意味在里面,那么照此来看我果然还是更加偏好古典本格的读者吧(
  • 倒理
    06-04
    页数行进到247页,该作就只是一个贯彻“每个说法都必须得到证实,每个举动都要经过核实”的极致家访流侦探小说(虽说到最后一页也是)。而就在下一页,就在整个案件终于窥探到真相曙光的那一刻,画风突然骤转,第二条故事线随之展开。外嵌型的B线直接侵占故事主核,承接A线的悬疑问题,双倍的探寻真相体验刺激着读者加速阅读。就这里外双线,就这古典与现代动机的大放光彩,就这完美照顾注情与注理读者喜爱偏好的案件真相,横扫榜单不无道理啊。(PS.一本书能看到2.5个案件故事,还算超值吧,大概)
  • 不如跳舞
    06-14
    慕名而来,失望而归。一口气读完,没能从书中找到任何令人惊艳的地方。本书开头多个人物待着浓浓悬疑依次出场,本以为会有别出心裁的结尾,到头来只是大失所望。原来这些谜团的出现,纯粹是作者为了迷惑读者而刻意制造出来的一些烟雾而已,明白后只会感到无趣;依靠这样的方法,诚然在本书的很大部分中造足了悬念,但最后却没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答,只是匆匆聊过,这是令人极度失望的。结局的推导同样令人失望无比,很明显推理有些过程是有些问题的,不能得出某些结论,推理过程粗糙无比,可笑的是最后依靠猜测,进行推理,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最后竟然结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