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的脸与文明的脸

读书评论:
  • 橙橙橙橙
    04-19
    看完感觉也想做一个社会人类学家了,能去感受不同地域最原始淳朴的文化。被时间追着跑的我很羡慕印度那种悠悠闲闲的氛围啊,怎样才能拥有他们那样一份不紧不慢的心境呢
  • 050408沐沐
    06-28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 阿萌
    03-24
    翻译不太行,一是有种过于遵循日式语言习惯的拗口感,二是把所有地名人名都按照片假名发音直接音译了,不光没查证中文惯用译法,甚至有很奇怪的错误,比方说“葡劳法撒·土齐”明显是Professor Tucci… 作者本人有种学者的天真感,在观察“未开化”种群时颇有点赤子之心,但部分观念,尤其涉及到“男女角色分工”的时候,时代和民族印记过于明显,例如“我刚到瑞典时,觉得那里简直就是女性自由自在的天堂。可是一个月以后,我又认为:像英国、日本的男人们那样傲慢一些、摆些架子也无妨,这样男子汉的气质对于女子说来,也许会出乎意料地好。我觉得用非常厉害的女性来统治相对比较软弱的男性的社会,也真没劲儿,甚至无法忍受。这并不是因为我是个旧式日本女性才这样认为的。”
  • 盐的部屋
    06-09
    这本书是在图书馆偶然发现的,觉得女性社会人类学家的视角比较罕见。文笔还挺不错的,随笔虽不具有太大的学术性,但也能从书中了解到不少知识。附录的文章可读性强。
  • 罗马市民
    04-07
    感觉人文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也应该像人类学学习,走到现实中去
  • 呆萌的我
    10-24
    与其说是人类学,更像是个人游记了。
  • 恩醯NX
    10-18
    中根千枝于1953-1957年间深入喜马拉雅腹地、英国、瑞典、意大利进行调查的田野札记,通过对人们的面貌、行动、人际关系、思考方式等的观察,以“他者”视角记录、参与、理解和反思未开化社会和文明社会的诸多问题。加罗族母系社会的父权制管理;身为日本女性怎样与战争中曾遭受日军残害的塔考鲁人相处;后殖民时期英印混血儿的困境;印度特有的时间观念和对学者的敬重;孟加拉丛林的猎虎行动;欧洲畜牧文化充斥着的肉和牛奶气味对比日本和印度农耕文化的泥土气息;斯德哥尔摩引以为傲的托儿所和养老院里,孩子蓝眼睛里的孤独忧郁和对着抽象画作发呆的老人令她心如刀绞;意大利人外露的感情表达和热情喧闹;在印度乞讨的法国女性;作者回到日本后对学科的推动及和费孝通的学术互动都很有趣。一些观点有时代局限性,但田野和记录本身已很了不起!
  • 噶桑玛
    10-18
    这本书是中根千枝的处女座,不是典型的民族志,更像是一本游记,当然,里面加入了人类学的视角。在20世纪50年代,一个日本女学生独自去国外(甚至很多原始部落)做田野调查还是很值得敬佩的事情吧,虽然她的很多想法我并不认同。在这本书我看到了日本的知识分子对战争的反思,看到了东方人对西方社会的看法,看到了对所谓“野蛮”和“文明”的批判。最后,和中根小姐和法国僧尼在一件事情持有相同观点,那就是,喜马拉雅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它圣洁美丽,清澈高远,所有去过的人终生都难以忘怀。
  • 負里
    01-29
    冬讀計劃NO3:接觸人類學的第一本書,海鵬師課上提了一嘴,找來看看。與其說這是一本非常嚴肅地介紹社會人類學、文化人類學的書籍,更像是一本作者做田野調查和學術研究的輕鬆札記。書名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閱讀指引,作為人類學家、女性的作者其實是一個在民族觀和男女性別問題上相當包容的學者,「未開」並不意味著落後——可以說寫的最津津有味的地方就是西藏以及印度那一段了。「未開的臉」往往是可愛的臉,充滿活力的面孔。【雨林中和獵虎英雄那段值得我激情引用原文:「我一時語塞。他直盯盯地看著我,在月光的沐浴下,突然笑眯眯地說到「吻你」,話音剛落,他就開動了汽車,全速行駛在熱帶叢林的黑暗中。」】作者審視那些「文明的臉」的時候又頗帶有一種揶揄的意味。現代化也確實剝奪了很多珍貴的東西。附錄很好用,以上,愉快讀完~
  • 莫西
    04-05
    作为60年前的亚洲女性还是很厉害的!虽然去到北欧以后也有一些迷惑发言,但是也是时代局限性嘛
  • 安得其所
    11-21
    个人体验中的人类比较学,有趣好读
  • 玛雅頭骨
    04-11
    《未开的脸与文明的脸》,是中根千枝的第一本书。1958年出版,根据她从27到30岁出头时,沿着印度到欧洲的社会人类学研究路线而写。用一个小时就很轻松地读完。它是比较研究的随笔,也像游记。现在的我更想把时间用在阅读理论专著上。不过在早上读完列维-斯特劳斯,这本书确实是个很好的放松。
  • 石四
    09-27
    快速读完的一本小册子 比较感兴趣的是在噶伦堡的部分
  • 绫懒遥
    05-24
    老一辈人类学家的田野随笔(域外见闻)。
  • 大甜甜~~
    12-09
    半个世纪前的作品,开启了文明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对话的传统,而且是深入到肌理里的那种理解。写印度西藏一带的故事显然最有趣,真的是“跟着人类学家去旅行”。写斯德哥尔摩的那篇,其实就成为了今天日本的映照。文明的进步并不直接带给我们幸福,有时候只是让我们稍稍不那么痛苦。
  • 小石头
    11-26
    日本著名社会人类学家中根千枝先生处女作再版,遂找来一读。先生硕士毕业就有机会到异国他乡做田野、学习进修4年之久,也是难得的人生经历。从本书内容上看得出她坚持的是老派英国式社会人类学的研究风范,重视田野调查,在此基础上反思与建构理论,同时注重多个社会文化的比较研究。相较而言,看先生学术功力还是得去看她的学术专著吧,当然也许读本书的原著才能更体会到其精髓,至于是否会实现这个愿望就不得而知了。本书商务版最大的一个bug就是译后记里的“中央民族大学文话楼”!甚是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