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读书评论:
-
yuki02-12从未设想过的解构角度——绘画透视法,有种“原来还可以这样来解读小说”的醍醐灌顶感。印象比较深也比较喜欢的是讲《不如归》和肺结核的部分,结核在现实中是客观存在的疾病,却成为当时贵族装点自己身份的象征,进而在小说中倒错地呈现出一种隐喻;以及讲小川未明和儿童文学的部分,从没有真正意义上“纯粹的儿童”,儿童最开始就是模仿着大人生活,一开始就是“小大人”,直到现代文明出现学制,把“儿童”和“大人”彻底割裂开来。
-
苍殷02-11第一章 风景的发现启发大,喜欢作者问题推动思考的写作方式,后几章有需要再看
-
姬流04-06颠倒即像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又是一个迷人的方法。
-
冲浪超现实日食04-06细细看了很久很久,尽管没有百分百看懂,但教会了我很多分析现代文学如何发生,以及几个典型装置,让我收获很多。
-
エルロスヘ11-01给4.5星,原创,流畅,洞见,值得学习的文学/精神史批评写作
-
面包漏水06-17岩波的新译本,二刷。其实无论是风景与内面也好,还是因压抑式的装置而产生的自白也好,理解起来并不很费事,他的操作和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甚至于海德格尔的存在史去蔽等工作都较为相似,其实在读自白制度时也一度想起阿甘本的《裸体》。麻烦的还是柄谷在这本书中并不光讲种种“风景”的发现及其对起源的遮蔽等的理论性工作,而更多寓于日本近现代的种种文学叙述方法及各家的主张分歧中来梳理“现代文学”这一风景的起源与确立。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在日本文学阅读量这一方面的匮乏让我只能浮光掠影式的观看,而不能真正地体会到柄谷所细致讨论的各家争执中的问题性与张力,甚至各家的文风与叙事手法等等在我眼里都还朦朦胧胧的不明晰。再多多多多多读日本文学呀!积累一定的阅读量后俺一定还要再读一遍。
-
废人王亮10-18偏文化论,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
星丛K05-15用非常“福柯式”的考古学追问“起源”,而其追问出的也不只是文学,而是作为“日本现代文学”的背景,是使文学成为文学(同时也是使风景成为风景,自我成为自我,疾病成为疾病,儿童成为儿童……)的整个现代资本主义“制度”、“装置”与“世界图景”
-
esoteric08-19每次读都有新感动,比从前的版本删减了很多日本文学的论述,增加了哲学本身的讨论,使脉络更加清晰。我猜大概是行人年轻时才气盛,所有想到的东西都要写出来,老年修订时就懂得节制。由此反观早期版本的丰沛,亦非常动人,且其思想脉络更加显豁。赵的翻译也有进步,别扭的地方少了一些。(也可能是因为读熟了而已……)
-
林窗12-24师门断断续续读了一个学期,读完只能说它不值得这么细读,还是去读福柯吧
-
墓岛GRAVELAND05-03“进化”不过是一个妄想,柄谷行人以福柯知识考古学的方式考察了日本近现代文学的浪漫主义ー自然主义之形成:对于风景,内面,儿童的发现,关于“言文一致”,透视原则背后的资本—民族—国家,这种民族主义是西方式的“日本”想象,正如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实际上来自于意识的自由联想。这里柄谷行人使用“透视装置”一词,“装置”不同于机器,是同一性的。因此,《日本》重启了前明治文学的巴赫金式“祝咒狂欢”。和萨义德及其他后殖民著作一样,《日本》具有一种去西方化的“本地主义”倾向,而柄谷本人也对于后现代ー现代之对比从未提及,使得《日本》一书完全朝向了现代主义。
-
隨安室07-20乃觉岩波定本不及讲谈社本好,改动的部分已经失去了思想的生长性,而成为凝定的东西。
-
马默旌01-18马克思主义底色和后结构主义影响。标题容易引起误解,实际上正如作者所说,他把标题中的每个词都放入引号来反思。柄谷意在摧毁“文学史”,即把明治初年文学放到现代国家成立的诸种“装置”下理解,展现文学现象和日本政治的复杂共生共谋关系。“风景的发现”是纲目,所谓“风景的发现”隐喻着将原来没有的东西(如“内面”“自白”)叙述为不证自明的建构行为,而这种行为和日本走向现代是相伴而生的,这一思路从实例上再次说明文学并非空中花园。柄谷此书也是一本西方理论点鬼簿,但出入自如并做了批判,如扬弃《疾病的隐喻》尤好。中日都历经了“浓缩”的现代化进程,以此审视现代化中的遮蔽,是本书最大启示。附序中指出资本主义-民族-国家闭环,眼光毒辣。阅读不需要日本文学和日文基础,虽然看完又迫切地想学日语了!总之强烈推荐!
-
SeaHoney04-28时至今日,这本书本身也成了某种“风景”,然而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这本著作本是以一种论争性、解构性的姿态出现的,而在今日却成为学者们频繁征引而不加考辨与反思的“经典”,我想这大概也是作者本人不愿意看到的吧。从理论谱系(虽然柄谷行人自己走的并不是这个路线)上来说,巴赫金、弗洛伊德与福柯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安德森,然而学界的大流却似乎追随译者而略有“跑偏”。本书再版数次,作为论辩对手的中村光夫《明治文学史》却几乎无人关注,这种现象本身就是个问题,和学界当下的某些趋势相合。翻译上的问题,例如“非亲和化”还是译为“陌生化”为好,巴赫金等著作的日译者的名字几乎都删去了(我觉得应该还是保留为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