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本性

读书评论:
  • Turbulence
    03-16
    醍醐灌顶,对电影的认识彻底颠覆,书中后半部对意识形态和信仰问题的探讨在今日仍发人深思,妙哉妙哉
  • 苏丽珂
    05-24
    五星不足以表明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影响
  • 不全
    04-23
    头疼,周末窝在家里恶补克拉考尔。这本书很好,极好,特别好。对于画面分析的写作极有帮助。
  • 吃饱了撑着才
    05-16
    “风吹树叶,自成波浪。”克拉考尔对电影(特别是现实主义的)的热情源于一种时代的焦虑:希望找到某种艺术形式来对抗世界的抽象化。也就是实现“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电影的指引下,我们便不再是通过穿越无人地带的公路,而是经由事物的丛林中的蜿蜒小径,最后接触到思想观念的。”“而如果他不是经过极大的努力,便有完全迷失道路的危险,再也回不到当初的大路上来。”
  • 有为小朋友
    10-31
    我觉得这书只有学术史价值了,早期电影理论研究尚未成型、力图全面又各种不靠的典型吧。论流派特色不如巴赞,论电影的专门性不如后浪那些教材,论哲学性又远不够抽象深刻。现在来看不管是做电影理论还是要用电影理论去研究电影,它都不是很给力。
  • 樟旻
    02-03
    可能是年限有点远了,有很多理论不甚接受,比如电影是现实世界的还原等,甚至还有点嘲讽艺术电影。不过,思路还是好的,有很多体现出辩证思考的方还是不错的。比较喜欢里面的一句话,大意是,人们在现实中无法体验多种生活方式,而电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人提供各种不同的生活,所以人们才会沉浸于电影,或者说,沉浸于电影构建的世界,电影构建的多种生活。但是,这本书主要是倾向于电影的工具性,也就是记录真实的世界。我比较认同的是电影的艺术性,我认为电影就是一部艺术作品,可以根据制作人的艺术修养和表达方式、内容等自由制作,完全是可以个人化的东西。至于最终的呈现,那就完全依制作人的思维和观赏人的理解了。
  • 晚安
    10-21
    克拉考尔扯一本书不如侯孝贤一段话讲得精辟透彻。
  • kylegun
    09-07
    多年理科思维,总让本人难以接受哲学或艺术理念中关于诸多“本性”的定义,且自然派唯电影语言论的审美观其实也不太赞同。可是这本所谓的理论书籍在论证观点的过程中充满诗意,有给默片配乐的酒鬼钢琴家,有研究非洲原始部落对电影反应的人类学资料,等等,最后还提到了一点颇有启发的观点:电影所抓住的现实,在艺术审美上制衡了宗教缺失后抽象体系化的人类文明倾向,尝试寻回最初的诗意。无论赞同与否,至少能被作者本人的诗意所感染吧
  • 次等水货
    08-30
    有些话,如果不是巴赞说的,那就是克拉考尔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