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变革者
读书评论:
-
的的咔咔湖05-20梁启超大概算是近代史上被异化和被提及最多的人物之一了吧。许知远的写法非常西化,用这样的方式写近代中国写梁启超,反而更容易读出一种平行的镜像时空。不得不说,直到今天我们都生活在从梁时代就开始的转型中,生活在那一代人的遗产和影响下。
-
孤月魅影05-25读后收获:梁启超抓住了新媒体红利,把内容输出的方式从传统「上书进谏」变成「报纸社论」,通过办报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拥有十万+影响力的媒体人。
-
维舟04-20三星半。许知远本非史家,而独为梁启超立传,可想其孤心自许。全书应该说也下了一番功夫,但整体读下来,感觉像是外国人写的汉学著作,不仅是行文、措辞、风格类似,甚至那种隔靴搔痒之感都一样。这或许正是因为许知远下笔时,ego太强了,以至于不免“以任公注我”,而未能放下自我,尽力深入历史语境和任公的思想中去。
-
小呆05-20前年生日的时候看了田沁鑫导演的《北京法源寺》,在戏里梁启超是配角,不过他和康有为、谭嗣同的关系还是有明显体现的。看这本书感受会更加深刻,被历史书统称“维新派”的这些人,怎样因为同样的抱负走到了一起,又怎样因为不同的性格信念分道扬镳。书中一开始就是变法失败梁启超逃亡,即便知道结局,这段猜疑与背叛、优柔与刚猛、希望与绝望交织的故事依然无比迷人。
-
jarloon05-25低阶公知?不,他连公知都称不上。好像人火了,就是全才了,是吗?
-
恃南林以司05-26书城新来的一批书,封皮斗大的青年又难看又俗套。翻开速读几页,不禁头痛到牙痒,这到底是传记还是另起炉灶的文集啊,许老师去拍综艺好吗,你怎么真的敢浪费纸呢
-
粪海狂蛆05-26许知远是这个地球上最把自己当个人的人。
-
躲起来05-27被骂那么惨,其实许的写作和思考的态度真值得尊敬,奈何自序是全书最好看的篇章。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自传写作的叙事策略:历史被杂糅,行文因此显得混乱且后力不足,甚至因急于揉进历史细节而显得缺乏经验。总之,拼了命地想把梁启超横向、纵向地往大历史里嵌,但流水账感明显。历史记载对于个人情绪的忽略导致素材难找也许是原因之一,但满篇抽象的叙述实在难以塑造血肉。(比如:“这...影响了梁启超的一生,以至于他多年后还记忆清晰,始终保持诚实,对他人与自我有一种难得的坦诚。”)编剧的建议是:以行为细节推动人物形象建立,得让人感受而非屡屡替读者概括。如此细致的、费尽心力的历史考古劳作,配得上更具文学性的输出,否则这样的知识写作流于无趣了。
-
瑞雪05-19这不仅是梁启超个传,更是那段时期激进、争鸣、迷惘的缩影
-
梁啟超05-07对于历史与当下而言,梁启超都是“至关重要却又面目模糊”,我们太需要重新认识梁启超;而许知远这本书的写作,一种全新的现代化视野和笔法,我想也是极为符合梁先生本人的气质的:以全球角度重新梳理一段近代史群像脉络,从中国到日本,从南洋到欧洲……
-
墙196105-17“我时常感觉个人在面对这个时代的无力感,被迫成为没有个性的人。” 许知远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停滞式的政治制度之下,我们这种高度的活跃,是以回避这种高度的政治制度的挑战为代价的”。许知远希冀成为梁启超式的时代变革者,我能理解他的失落。
-
yz05-27不太清楚为什么那么多短评不能就书论书。感觉有的人没看书就看到‘许知远’三个字就给了一星。作为一个不太了解康梁的人,这本书算是给了我一种启蒙,大概明白了他们的背景和所做之事,以及整个社会的大背景。然而整本书以‘梁启超’作为副标题,似乎有些不妥,因为梁作为一条主线在我看来并不是那么清晰,如果没有副标题或为更佳。书中引用的话也似乎有些容易让人阅读的流畅度下降。总体来说三星半,由于没有半星那就四颗星为宜。
-
时间与玫瑰05-07有幸作为第一个读者 从精神气质、游历与文笔来讲 知远跟任公的确很像 值得一读的传记
-
snow05-07读过版式稿,再现梁启超活动的时代氛围、刻画变革者群像、追问近代中国走向;最重要的是,许知远通过海量的阅读,以梁启超为中心,还原了清末大变革时代的知识群体的情绪,并藉此沟通笔下的历史与眼前的现实,为困于现实的人寻找潜藏于历史的动力。鉴于故意贬低知远这部新作似乎已成为某些人标榜自己的时尚,就再隆重推荐一下吧。
-
cassetteman05-22令人错愕的初读。曾经《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里写李敖,写邓小平的排比句和抒情,穿越十数年在梁启超身上再用一次。对写作对象充满无聊而无趣的揣度:生日用农历记录就囿于传统,到了生地就乡情浓烈,随处都是相隔一百年对一个毫无共同点的人一厢情愿的代入。许的自大和空洞带着第一代喝咖啡的知识分子的自恋与腐朽。现在他不再满足于现代的自怨自哀,而是将自己与时空另一头一脸懵逼的清末举人强行合体,目测梁启超面临一百年来最恐怖的误读。
-
李静睿05-27本来是四星,但现在这个分数对许知远不公平。
-
那小孩05-13一本人物传记,书腰赫然写着许知远转型力作。梁启超成了配角,许知远成了主角,大家一起自我陶醉吧。
-
Alles05-18许的问题很清楚,早年因戳出不少时代痛点扬名,恃宠而骄,任性文章,并无严格的知识学训练。因此看他的行文,你还是感觉与《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相比无甚变化,甚至粗糙单薄得令人错愕,觉得不该出自抱此大名者的手笔。本是才子人设,才情却离李敖等人差之千里,忽又改道学术,却在自我叙事的晕圈中尚未走出。真正的转型是寂寥、寂静、寂寞余花的盛放,堂而皇之写在腰封如歌星打碟,令人费解,读后发现在有意去除自我碎碎念的史学叙事,干燥乏味得如看历史课本。这时代,才情万丈又训练有素的小朋友会越来越多,相比之下,随口骂几句时代精神便如撒娇梦呓的中二病般虚弱。许老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