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苏联史(第4卷)
读书评论:
-
обломовист01-17事实和数据的罗列为主,分析还是太少
-
亢龙无悔09-06内容衔接是很好的,但可惜后半部分应该属于第五卷的可能看不到了,导致斯的部分只有一半内容,有些遗憾
-
肖斯他科维奇02-12写了一大堆,又进入审核阶段,真没劲。
-
横转中子星07-17观点明确,论述清晰,知识点多。从斯大林权力斗争时期开始讲起,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的体系经历了从列宁到斯大林的转变。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体制的最终形成。①30年代,苏联的中心任务是对“平等王国”和“军事强国”的追求;②工业化与集体化之间的关系(工业化提出不久后爆发农业危机,工业化遂居于次要地位。之后农业全盘集体化,并进行一定程度的积累后推行全面工业化政策);③斯大林最后一次下基层考察(到达西伯利亚地区考察农业收购战的情况);④国家的权力渐渐从党中央委员会转移到党中央书记处政治局(也就是斯大林最初的政治基础);⑤大清洗从基洛夫事件至二战。规模之大,状况之惨烈。外国人亦受到了影响(比如中共中央委员李立三);⑥苏联作协对苏联文坛的大一统,助推个人崇拜之风盛行。
-
花生04-12斯大林是一个极端自私自利权力欲望极大的独裁者 为了一己私欲可以形成令人窒息的国家恐怖主义.对农民的冷血与剥削,对知识分子军队将领的镇压与清洗,为了彰显自己的“伟大功绩”提出来的各种不切实际的经济计划,冰冷的文字后面是人民的皑皑白骨,令人不寒而栗!那些试图为斯大林辩解,试图用夸大的耀眼工业数据说成死去的人民应有的牺牲,试图把苏联人民顽强抵抗法西斯侵略算成斯大林的个人历史功绩的人,都应该明白,如果一个新国家的建立不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变成独裁者通过剥削压榨殖民底层人民来拉动经济,通过“告密文化”大清洗排除异己,挑起阶级斗争掩盖政策的弊端,通过虚假宣传歌功颂德,彰显“个人的伟大” 的工具. 那这样的国家一定不会长久. 1991 年苏联的轰然倒塌,斯大林就是最重要的那个掘墓人.
-
柳营01-06列宁推行的新经济政策虽然刚开始不久就夭折了,但已呈现向好的苗头。列宁去世后,掌权的斯大林表面上奉行列宁主义,实际是摒弃了新经济政策,为排除异己不择手段,实行专制的极权主义。所谓的斯大林模式,主要是三个方面:消灭富农以实施农业集体化;以重工业化和军事工业化为中心的超高速工业化;以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为主导的大规模清洗镇压运动。此书与《新经济政策的俄国》一书内容有重复,两本书都有资料数据堆砌的问题。
-
Maximus01-25“任何一个欲置无产阶级专政于死地,想诋毁列宁主义声誉的胆大包天聪颖过人的奸细都无法想出比斯大林的领导班子及其亲信更加高明的韬略”作者专门引用了这么一段甚至作于带清洗之前的文字,足见其态度。仍然是过多地把斯带林模式的弊端归因于斯带林和俄国传统锢疾的反思史观,至少我觉得过快工业化这个党内不可能有人反对的政策导致33年一五计划后的过剩危机以及consequantly 的乌克兰带吃饱和带清洗里蕴含的是某种对经济的生产端的唯一关注的意识形态信条里的问题,把农民当成和无产阶级对立的资本主义产生的自发堡垒也实在不是斯带林的发明,没那么粗暴的斯带林比如布哈林之流上台苏联真的能千秋万代吗?
-
野百合也有春天04-07斯大林模式,简单概括就是农业全盘集体化,工业化的两个五年计划,思想文化上树立人个崇拜,用阶级斗争为借口对所有持异议的人发动大清洗,而大清洗和饥荒导致了800万苏联人的牺牲。原来文革学的就是斯大林模式,难怪邓小平说: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于我个人看来,斯大林最大的功绩是在战争前夕奉行的外交政策,切实帮助苏联树立国际威望,对比英法的绥靖政策真是有大国风范得多。但是后来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想与法西斯的和解来解决英法的祸水东移策略?最终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庐山罩紫龙03-24相比起来,我超真的是体面多了。慈父绝对是有那么些心理疾病的,但是又极端聪明。忒可怕了。
-
亲爱的马克西姆03-22对斯大林模式介绍得非常完备。
-
不封不树12-29没有一本历史著作的基本框架,接近材料简编。
-
大可02-26中规中矩的,看了收获不大
-
Yen09-30敘述清楚,閱讀性還算可以。但問題有三:第一,作者帶著強烈的色彩去論述。比如說講計劃經濟這一塊,他居然說如果蘇聯走黃老之學的話說不定成就會比計劃經濟好,不知他哪來的勇氣說這種一點都不專業的話。第二,本書觀點全無新意,三十年前的老一套現在講的是那一套。第三,此人在材料運用上面不見新意,感覺就是迫於上面壓力拿幾本古董書拼拼湊湊出來的老帳本。當然,這本書對事情的釐清與描述還是有所幫助的,但不適合剛接觸這一主題的人看。
-
Tradition07-18数据帝,但写的枯燥。不过破灭了斯大林神话,死亡数百万,但取得所谓的成就却极有限,抽苏粉必读
-
reserved10-06堆砌史料,理念先行。特别是苏联工业化的章节,空洞无物,罗列数字而已。苏联的高度计划,和中国的松散计划之间的区别完全看不出,给人的感觉反倒是苏联在不断修改计划。工业化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全局性的工程,在作者那里完全咂不出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