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夏:美国独立的起源
读书评论:
-
李玉米07-27最近看的几本甲骨文实在是一言难尽
-
戚时安(已结婚01-17乔治华盛顿真的猛/北美运气真的好啊 不得不服
-
Hypocrite.04-15...这翻译,是真的让人觉得...无语...
-
空白10-28翻译太糟糕了,生硬尴尬的句子非常影响阅读体验。
-
墨轩07-11“我们要做的,只是不要输掉这场战争。而英国是必须要赢。”也是8年。
-
bookbug06-22本书试图尽可能真实地还原美国独立战争的诞生,对于在大众心目中作为一场革命存在的独立战争之外,重点强调了政治因素的作用:华盛顿及其治下的大陆军在与英军的胜败之间,亚当斯、富兰克林以及杰弗逊们在大陆会议的领导力和斡旋能力,也是其中的关键。此外,作者也通过讲述美国独立的诞生,承认了合众国生来就有的分歧和缺陷:南北方在奴隶制上的对立,大小州在代表权上的争议,州主权和联邦主权的博弈等等。既然是生而带来,那后面发生的一切某种程度就成了历史的必然。好在合众国有着超强的自我修复和纠错能力,没有让分歧和缺陷成为致命的毒瘤。
-
安德烈大叔01-01纽约战役前后美国历史截面。政治上讲大陆会议在各州意见上的统一与斡旋,军事上主要讲大陆军的几次戏剧性的战役。革命初期美国各州只是明白自己反对什么,并不清楚自己要赞成什么,而此时大陆军也只是乌合的民兵组织而已,根本无法与英军抗衡。如果在1775年英国能承认北美在征税等事务上的自主权、或者在1776年夏天主动追剿大陆军残部,英国完全可以终结革命,美国至今将是英联邦成员。《独立宣言》的拟词中既巧妙的回避了当时诸州关于奴隶制的争论,却又将公民权利的隐含意图悄悄融入基础性文件,最终这份伟大的文件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杰斐逊眼中天赋人权的理想世界即将到来,因此南北战争不可避免。而在军事方面,仍然保有中世纪荣誉感的华盛顿最后终将明白,大陆军需要的并不是决胜之战,而是存在的时间。
-
小p01-02内容还算清晰,但思想和观念层面上的探讨显著不足,损害了很多问题的理解深度
-
兰州板砖03-14全书没有什么亮点,可以不用读了。
-
Morkrum01-01翻得跟屎一样,勉强看完三分之一,原著应该不错。
-
#Elysium#01-25翻译过于废物……幸好不长,还是看完了。双线的1776:费城的大陆会议&纽约的大陆军。感觉写的还是很可爱的!虽然叙事结构不算很复杂or宏大,主要探讨“Regular Army”组建的动机,其他独立宣言啥的也提了一下?个人感觉稍微有些散……但是这翻译着实令人放心不下啊喂!
-
Icarus10-29觉得本身是很差的一本书,没有体系。不知所云。不懂为什么这么高的评分
-
黑猫君12-30副标题很有误导性。实际上这书对于起源的介绍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篇幅都是在介绍1776年这个美国独立运动的生死存亡之际。总的来说存在大陆会议和纽约之战,政治和军事两条线索。可以看出北美独立实际上一连串幸运事件的产物,如果威廉豪一鼓作气的打一场无节制的战争,可能其独立进城就要再延长几十年了。
-
与影牵手06-02★★★☆不一样的角度,这个作者讲故事能力一般,但是评论确实很独到。
-
豆腐仔10-08想起来之前看的《民主的奇迹》,美国不仅在立宪的过程里充满了侥幸,在建国的过程中更是如此。称美帝为侥幸之国,妥协之国,诚哉斯言。
-
借我一生10-13作者讲故事能力一般,翻译水平有限。本书从军事和政治两条线索讲1776发生的事情。从英军的行动上看体现出了大英帝国能够称霸全球的原因,适当的展现强大的军事实力而非置之死地。
-
布拉格的猎书客09-07与《奠基者》一书相比,虽然写法,视角甚至主旨截然不同。然而同一作者的史观与态度隐于同根,我很赞同这种“不以现境通往昔”的这种观念。美中不足的是叙述能力尤其是军事战史的代入感和专业性不足。
-
元非11-06英美太幸运了,在民兵还能打赢常备军的年代靠前者奠定了横向和/或纵向权力分立的宪政架构。19世纪起军事技术和战争动员的规模化好像就阻绝了分权内生出现的机会。转型只有靠美国爸爸的外部干涉了。
-
fairy57106-02也许原著可以打个三星,不过译作实在是糟糕透顶,看起来像机翻不说,两处60000可以译成6000,Manhattan可以译成纽约,March可以译成5月,我终于信了这决不是机翻,其他错误还不知道有多少。现在还有编辑这岗位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