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罗夫流感

读书评论:
  • 多徕卡梨
    08-09
    看完又是大梦一场,每个人躲进自己的意识里,可意识里好像没有可躲的地方。不过我大概还是最爱看女人发疯吧,只有在《彼得罗娃发疯了》、《彼得罗娃平静了》这两章里能共情杀意。
  • 书小锅
    08-14
    这本书背景在苏联解体前,当时的俄罗斯社会中充斥着焦虑、失落的情绪,苏联时代的骄傲感不自觉中被新事物冲击,麦当劳、可乐,还有西方流行文化冲击着人们的生活。
  • 此木
    07-28
    讲一个家庭的流感,也在讲现代人的精神流感,无处不在,无人能逃。失落、幻灭、隔阂、孤独……幻想与现实之间的膈膜如肥皂泡一样纤薄,而我们都需要找到那粒药丸,即便是过期的那种。
  • 耿家店小二
    07-28
    “彼得罗夫流感”是弥漫在各个角落的焦虑和不安,漂浮、迷茫、失望,沉默.....体温正常,而精神出走,像一场看不见的高烧,只有我们自己能感受到那灼热与失衡。 流感退却了吗?
  • BrianGao
    08-11
    故事其实是个不错的故事,但是本书的翻译戏太多,他总让你觉得这个俄罗斯的故事是发生在大东北。
  • Ahtoha
    07-31
    无论是彼得罗夫还是彼得罗娃,在病中都不断闪回过去的记忆来抚慰自己,甚至过期的药(过去)也成了治愈流感(现在)的良方。而最后一节似乎又在告诫读者,记忆是不对等的,你的美好别人的一团糟。
  • 怪櫯櫯
    01-27
    给你一颗79年的阿司匹林,让冥王带你涉过忘川,高空鸟瞰自己一眼到头的一生。男人到中年,还没有正经开始生活,便已经对生活大失所望。女人一直以为儿子是无性生物,晃眼间却长成了厌恶的丈夫翻版,想杀人的冷螺旋见血得到满足,终于退回了巢穴。不孕的文学不小心怀上的胎,转眼间皱眉作呕地堕了。阅读这本书就像跟着摄影机从幕前探入幕后,从台上彼得罗夫一家到幕后的雪姑娘。两年前重感冒看这部电影,至今仍然记得雪姑娘从荧幕上凑过来呼出的热气,这次头昏沉沉耳朵嗡嗡下的阅读,相同的沉浸式流感,没有了炫技的镜头,反而咂出了苦楚的味道。里面的辛辣讽刺每每让我咳中带笑:文学对他来说,好比对镜自笞,想打又不敢真用劲儿。他是闪耀的,却如同一块塑料,只会反光,不会发光。
  • Я.К.
    02-07
    4星整。简言之,作者用纳博科夫的技术重写了“大师与玛格丽特”。隐藏的主题是爱的传递。拒绝写作本能的大师(Петров)被冥王(Игорь,А.И.Д)拯救并从地狱释放(俄耳甫斯的主题),而冥王拯救大师的理由是他在童年新年联欢会中触摸了雪姑娘(Марина)的手,后者是冥王的情人,她因为这次接触而放弃了堕胎的想法,保住了冥王的孩子,所以伊戈尔会说出那番话(见288~289页),爱拯救了大师——这一主题又螺旋式地返回到彼得罗夫一家。经历流感后,彼得罗夫一家不仅身体痊愈,也心灵痊愈,消除了庸俗和对世界的恨,怜悯与爱意重新回到彼得罗娃与彼得罗夫的身上。而治愈流感的两片过期的阿斯匹林居然还是玛琳娜弟弟(Виктор)在数十年前花六卢布买下的。相比于布尔加科夫的结局,我更喜欢这个保住大师的结局。
  • 狸猫荞麦
    02-08
    漫长的混杂的含糊的梦,每个人都像失心疯一样被无形的手推着走,每一章都在怀念曾经的稳固,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总是被拉回到上个世纪,读完我感觉也要被传染流感了
  • 苍崎青子
    01-08
    全部造了,翻译也是哏纠,萨利尼科夫+李春雨等于我们东北的品钦
  • Oblakovshtanah
    07-28
    去年1月读的俄文版,很喜欢。中文翻译一言难尽:删减、错译、方言、口语起飞。具体可见我的中俄对照阅读长评。封面设计用的电影海报,没有创意,减分。轻型纸,再减分。
  • 老欧
    02-21
    荒诞、好笑、晕头转向、乱糟糟闹闹吵吵,充满讨人厌的怪人和能理解的怪人。颇多人攻击翻译的口音,但是我觉得还行,算不得特别离谱…
  • 凌霄
    01-24
    如果想在书中为故事找一个真相和答案,你可以试试,也许会让阅读更有乐趣,也许会让你失望。
  • 夕颜
    01-13
    彼得罗夫一家荒诞生活。情节简单,缺乏深度,与苏联魔幻现实主义其他作品相比,像通俗小说。
  • 黑头发的爱丽儿
    03-23
    通过虚构的故事讲述真实的人生……,典型的苏联风格的文学作品。一整本书好像都是主人公的梦呓一般,家人、工作、朋友、周边的环境,超市、小卖店的员工等等所有的人,都在做一场梦,一场流感病毒的梦,一场虚幻又真实的梦……
  • 达达,是达达呀
    03-12
    出版商一直吹的书,读起来感觉也像个流水账,故事内核感觉不出来什么深刻,只有彼得罗娃那部分还是比较有趣和流畅的
  • matchbox
    01-21
    好是好看的,阅读过程享受,全篇极尽戏谑调侃之能。可是读完我也没太明白作者究竟想表达啥,以及多人视角叙事的用意。翻译挺流畅的,如果不是那些个过于方言口语化的用词可以打8.5分。决定把当初看了个头就弃掉的电影再找出来啃了。
  • 于是
    06-30
    时代记忆在流感后的高烧臆想中顺畅跳跃,但也有必然的指向。这是后苏联叙事的一种特质,也是和电影相一致的基点所在:在想象里,才有英雄式的杀、荒诞的死。凡人的世界缩影在彼得罗夫所在的那栋楼里。
  • 潘达雷昂上尉
    01-16
    象征性味道浓烈,但对内核(后俄罗斯病症)的探索却被叙事裹挟了,有些畏手畏脚。翻译这货太傻逼了,网络流行语不说,还一股大岔子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