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哲学导论
读书评论:
-
Rapheal11-12前几天读的海德格尔的哲学史,恰好成了是书的注脚。
-
Clannad11-14为何本书分数这么低,翻译和内容均属上佳。谢林工作的起点就是康德-费希特-黑格尔以及过往形而上学的终点。过往形而上学的终点是作为必然的神,这个神是思想对“非存在者”(做为思想的原初内容)带入存在的“能在者”的不断否定而得到的,整个过程纯粹是思想的自我运作,其能先天的确定一切存在的本质,但并不能说明其为何实存。因为思想本身不包括对实存的推理,恰是因为有外在于思想的实存,思想才得以可能。比较有意思的是谢林成功把亚里士多德与唯理论之前的经验主义全部整合到了否定哲学架构之中。亚里士多德与经验主义看似从实存着的事物出发,但“一切经验之物的本质乃是某种可以先天得到把握的东西”。亚氏虽然从实存出发,但其旨归却并非实存,他最终仍想探究那个作为目的因的神,但仅作为目的因的神仍无法说明为什么实存存在而无反倒不在。
-
彗星尾巴的核06-23讲康德的那段收获很大 有关于亚里士多德的部分必须补补了 还有一些记不牢
-
Serenus06-23形而上学那套僵死的理论已被拆解,上帝如果存在也不是身为不完全主体的人类可以用语言解释的。谢林定义完全没有预设条件的存在是主体,主体被定义的过程即被客体化的过程。
-
新鲜海捕鱿鱼02-09“唯有对‘自己的存在是否存在’这一点无所谓的才称得上是神,而为了自己的存在去操心,要为自己赋予一个存在,要把自己分娩在存在中的东西称不上是神,波墨表达的就是后一种情况,他恰恰把神圣存在物的诞生,神性的诞生表述为最高科学,即神智学的内容,这一内容因而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神谱。”“如果我从最高本质这个理念出发推论出其实存,那么这就是一种超越活动,亦即我首先设定理念,然后想从中超出,进达实存;如此一来,实存在这里就是一个超越者。但如果我从一切概念的先行者出发,那么我在这里并没有进行超越,倒不如说——如果人们把这个先行于一切概念的存在称为超越的存在——我是在这个存在中演进到概念的,如此一来,我就超越了超越者,进而以此方式重新成为内在的。”
-
Vergängnis11-09演绎很难,神要弃置盲目必然实存的纯无的淵底才呈现为一次原初的上升,而精神-同一-主体仿佛在强大的斥力碰撞翻转中跃入潜能阶次。非常的承继康德最高理念可能总体中最高本质与必然实存者悖谬地无所联结的并列,而揭示出对于肯定哲学对实存的着眼是克服形而上学概念迟疑虚假超越,绝对超越而赢得的真正临在。毋宁说触碰到了思与非思的真正界限,一个反身抵触、思想自身之外的关联。甚至一种先天的经验主义,纯粹现实,实存的潜能阶次。
-
Waldeinsamkeit10-15否定哲学止于概念的终点,在此之上更进一步却是它所无法达到的,故其只能得出否定性的结论即神乃是必然存在者。但神并非“直截的必然之物,而是必然的必然存在物”,神之为神的神性乃是后天所赢获的,它是“自知超越了不可预思的现实的能在者”。在否定哲学概念的终点处进行言说的肯定哲学,谓述出神的先天开端与本原的纯粹现实。“每一个事物中的‘什么’都是一个他者,由此,据其自然本性来看,一切事物中的‘如此实情’才是‘一’。”存在先行于思想,因为“据事情而言,就算这一内容没有得到启示或者被遮蔽,在世界被置于其根据上之前,它就已经现成存在且被预置好了”。据此要提出一种以启示为对象的哲学,它将时间意义上的历史性内容追溯到超世界的东西,关联那个在启示活动中的普遍者,从而真正把握启示的内容本身。
-
Scipio09-30启示哲学系列讲座的第一个中译本
-
北落師門05-10一种否定哲学向肯定哲学的超越,从而达成启示哲学。在谢林这里,启示仍作为一个对象,而非源泉或权威,通过人类精神的展开,朝向自由前进,神自身就会得到实现,“其实人就是神,神不过是人”!谢林确实在黑格尔的阴影里蛰伏太久了,而且文笔这么好!(真的好想把第一讲 论哲学及其近况全抄下来)吐槽一下Dasein为什么还是译为“此在”,又不是海德格尔……几个印刷小错误(括号内为改正):P86“在莱布尼茨是(的)心中”、P140“已经把把(去掉一个把)神当作”、P161“运用要(到)经验上”、P177“众所知周(众所周知)”,译者序P19“女史”原以为应为“女士”,但查了一下确有以“女史”称谓知识女性的,是我孤陋寡闻了……
-
夏虫语冰05-11王丁的译文典雅准确,最感兴趣的是谢林独创的“不可预思之在”(unprethinkable being)这一概念,显然针对黑格尔“无物不思”的辩证法乃至整个西方形而上学传统,预见了20世纪法国思想家对黑格尔的“反叛”,诸如“思想的外部”[布朗肖],“思与非思,哲学与非哲学"[德勒兹]等都可显示“不可预思之在”的创见。另外,阿甘本似乎也多次提到晚期谢林的“纯粹潜能论”克服了亚里士多德“现实优于潜能”的传统理解,“预见了”他自己的“作为非潜能的纯粹潜能论”。晚期谢林太深奥了,一知半解,以后再重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