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47-1963)
读书评论:
-
陈重重04-242016.02.14~为什么有那么多破折号!
-
朋友家的模仿者10-04我必须承认这本书越往后我看着越敷衍,各种情绪上的纠缠和关于性的书写看得我疲惫不堪,想必桑塔格的生活也是如此吧。当然我还是羡慕的,羡慕她有理想,她说的咖啡厅和旅馆,她和朋友之间可以有那么多的谈资。年轻时是最有共鸣的,或许我还是一个小女孩儿吧,还不愿意承认未来的发展方向。 唉:-(
-
朦胧熊11-01逛图书馆的时候瞥见这本书,随便一翻,恰巧翻到“51年1月3日,带着对自我毁灭意愿充分的意识+恐惧,我嫁给菲利普”这一页,冲击而又好奇,于是借走此书。14岁—30岁的SS,可谓是作为女人最为年轻美好的时光。日记中的她,更多的却是挣扎、纠结、煎熬与焦虑。对自己同性恋身份、对情·欲·性、对婚姻(与老师P认识才十天就结婚)、对读书与写作等等,均是一种狂乱甚至神经质的书写。从这个意义上说,书和写作拯救了SS,实现了救赎。“我用书籍来浇灌我苍白的心灵”、““对知识的渴求就像性渴求”、“我得扭曲我的灵魂去写作,去享受自由”。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个学术女青年的自我修养,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期许,以及众多的书单、影单。SS更看重自己作家的身份,但显然其评论比小说好。似乎再一次证明,要想写好小说,不能读太多书?
-
江湖傻子07-10我也要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
-
暗夜的星辰10-01她渴望愛,害怕獨處,不斷地愛,不斷傷害。談不上別人傷害她,對愛的渴求,對性的渴求,如同她對知識的渴求。“從幼年起”,她“就一直享受著對獲得知識的狂喜。”狂喜就是狂喜,她異乎尋常的早熟,敏感,她的內心世界複雜得猶如整個宇宙,因此她認為自己是屬於內在型作家(同卡夫卡一類),而荷馬,托爾斯泰等在她看來的外在作家似乎偉大得多,他們試圖再現一個帶著令人讚歎的仁慈的世界,而她,則只能是打開癲瘋之瓶的蓋子。她不間斷閱讀與寫作,記筆記,看電影,戀愛,又因為大手大腳愛花錢而不得不多掙錢。她懷疑自己的真誠,覺得話太多,又無法抑制自己內心的感情,她除了對別人訴說,更把這一切訴諸筆端,寫進一本又一本日記中。我熱愛她,還有一個非常簡單的理由:這個摩羯座女孩,對愛的堅定和執著,猶如她對待生活和自我一般,絕不妥協。
-
思郁05-18重读,这个译本相比台版译文还是生涩了些,还是值得推荐
-
墨梓08-09一个思想逐渐成熟的过程,妙的是她惊人的早慧和精准的把握,使她较早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且一直保持自己的尖锐
-
成知默01-22日记里的早慧少女桑塔格,已然具备斗士姿态,她说自己“对知识的渴求就像性渴求”,在她贪婪的阅读、写作与犀利的点评中,我们已可窥见一个好战的评论家雏形;在与平庸的世界作战的同时,她也与自我抗争,她深陷自己的性向、情欲与婚姻的泥沼中,愤怒而绝望。我们了解她的雄心,也看到了她的挫败,这是一个在情感与精神上均彻底袒露的桑塔格。以及,虽是英语渣,也看出有人名、书名没有采用通译,行文中连绵不断的“+”就罢了,《月亮与篝火》一定要译成《月亮+篝火》是怎么回事?
-
Anastasia蜗牛07-08由于过于个人化,并不很好读。少女时代的自我确认、挣扎煎熬、对知识和性爱的无限贪婪,她真的醉心于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