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央日常政务运行研究
读书评论:
-
苦影09-30非常喜欢,不但间接回答了之前读王化雨、平田茂树时好奇的许多问题,也刚好为一篇即将收尾的论文提供了极佳的思路补充。诚如作者所言,制度史研究一般多关注制度稳定后的条文记载及运转情况,对制度的形成过程多有忽略,而本著即意在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北宋一朝皇权行使方式的变化、士大夫政治的起落、礼仪与行政之关系等问题。对真宗朝末年、仁宗朝初年的分析尤为精彩:真宗晚年通过资善堂会议确立了太子的莅政地位,逐渐隐退的过程中亦为士大夫参政留出了空间,刘太后垂帘听政时期更为诸臣提供了活跃议政的土壤。在刘静贞、邓小南等人的研究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指出了真宗晚期—刘太后垂帘时期—仁宗亲政时期的内在连续性,以及这一过程中文书重要性的提高。在本书后半部,作者重点分析了哲宗至徽宗朝的“文书政治”,(写不下的部分见转发)
-
Isaac12-20宋代在君主獨裁制度演進過程中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君主在國家權力結構中居於絶對的優勢。太祖、太宗朝飽含深意的制度創建,奠定了北宋“防弊之政”的立國基調。一方面,宋初君主每日勤政不怠,躬親庶務,通過聽政、文書兩種方式增强對中央日常政務的掌控範圍與程度,防止大權旁落。另一方面,除早朝時定期的中央機構本職奏對外,宋初還設置了如召對、請對、轉對等多種形式的奏對活動,爲更大範圍的官員群體直接向君主奏事、參政議政提供了制度化渠道,也爲君主防範壅蔽、掌握朝政信息、瞭解官員動態提供了便利。宋初的這套制度設計及其背後所體現的政治精神,既成爲君主走向政務前臺、加强集權統治的制度基礎,也有利於激發官員參政議政的熱情,促進北宋後來“士大夫政治”的形成與展開。
-
迎风布阵07-29听政、奏对、集议、文书,日常政务在特定空间中的运行。从微观的政务运行方面回应了唐宋变革论“君主独裁”的论断。贯穿其中的君主决策压力与决策权力的矛盾,从权力制衡思维荡开一笔,实得“活的制度史”精义。史识很好,就是写的有点枯燥,文章的系统性也还是差了些,偏重解读而非解释。打算有空翻翻书中所引方诚峰、王化雨、张祎、古丽巍、丁义珏的硕博论文。另外作者认为,北宋末年如无外扰,朝廷内部问题不足以威胁君权稳固与国家持存。但我是觉得倘若徽宗暴死,倒是真的可能演化出中晚唐宦官政治的格局,宣和天子,元和天子乎?
-
某某佳哇11-03典章制度的神圣性和实际政务运行的灵活性,成文与不成文的惯例以及权力场中人的意志,这些交织而互动的关系构成了制度史研究的魅力。北宋君主总体是非常勤劳的,自太宗定下日朝的规矩,加上士大夫们的督促,使得后世君王不得不天天上班,北宋几代君主身体不好,估计是加班熬出来的。北宋这些皇帝因为上班上得多,越感受到上班的乐趣,啥都要听,啥都想管,频繁找大臣约谈,频繁下内降下御笔干预庶务,哪怕最爱玩的徽宗也喜欢瞎指挥指挥,外行指导内行,能力再不行也不能放权。可惜大宋并不因此富国强兵,皇帝的存在感也只能去五国城刷了。
-
古典梦话01-171、北宋君臣对唐末五代乱离的历史教训戒惧尤深,故在心理上都强烈倾向于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2、元丰中枢体制改革以后,君主在强化最高决策权的同时,对国家日常政务处理的参与面扩大,参与程度加深…使得国家政务决策从“中央集权”进一步走向“君主集权”,并为中国帝制社会后期,君主取代宰相的决策地位、直接指挥六部埋下了伏笔。
-
三清喵09-19一部优秀的宋代政治制度史论著,许多资料梳理可以作为定论。虽然吾侪绝对不能相信“宋史即制度史”的鬼话,但是制度史无疑是宋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譬如许多大佬信以为真的南宋道经,其叙述的北宋历史故事,绝大多数是穿凿附会的信仰仙话。从时间、空间、人物、神格、制度、经籍等方面综合考察,完全可以作出比较精准的道经断代。前提是,道家内史与外史必须贯通。
-
殿前不检点04-26也从侧面在提出作者自己对宋代君相矛盾问题的解答
-
绛润08-31感觉这个选题对自己还是很感兴趣的
-
旧容颜04-09縱觀整個北宋歷史,宋初太祖朝從制度上確立和保證了“中央集權”,太宗朝又在鞏固“中央集權”的基礎上,力求使中央權力集中於君主。真、仁、英宗朝一度經歷了“委任宰輔”的反復。神宗的勤政與改革,使得朝廷權力格局又重新回到太祖、太宗朝的發展軌道,進一步向“君主集權”趨勢發展。此後哲、徽宗朝均繼承了這一權力格局,並隨着内批、御筆行為的愈演愈烈而加重了君主對政務的直接指揮權,但也由此衍生出親信政治、宦官弄權等問題。外朝宰執、士大夫群體的参政議政、權力制衡作用减弱,決策的私密性、隨意性增强,對朝廷政務運行造成损害。另外,北宋後期隨着黨争的激烈化,君主的權威、地位反而得到穩固。可以說北宋末年,如果没有遭受外來軍事入侵,單就朝廷内部而言,雖然存在諸多問題,但並不足以威脅到君權的穩固與國家的繼續存在。(p472)
-
霜闕〆03-25很适合做宋代政治制度史的一本入门书!
-
gabriel.weng104-17典型的北大宋史研究派系的作品,在邓小南先生、平田茂树等学人的框架下更加精细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