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葛与美少年

读书评论:
  • p
    12-06
    很梦幻的感觉,感受到了文字的流动。似乎是分不清虚实,是给真是蒙纱的朦胧,而不是模糊界线的朦胧。
  • 揚一
    12-06
    明明是现代文学,却觉得难读的不行。倒不是不好,是太过于平静的沉重,需要读一读,缓一缓。
  • Hijsli
    01-29
    奔着书名而来,但读得很散,思考也很碎。钟意的两篇是《待鹤》与《三月萤火》,喜欢作者笔下这种对生命凉寂和清芜的描写,让我难以抽离其间。
  • 奔跑吧梅勒斯
    02-03
    当时看到书名就觉得有股淡淡的忧郁气质,对这本书期望很高。但真的欣赏不来这类“细腻”的文字。普通,又堆砌辞藻,每隔几行字就要故意引发些什么深刻的思考,拼命彰显字里行间那种隐秘的情感,很难说有什么深刻有趣的见地。哎,买都买了,还是看完吧。
  • 金绿
    02-15
    没看出什么惊人的文思,才学的确有,但是我不如去看钱钟书。
  • 凉皮没皮
    03-15
    李渝老师把破碎的声音放在花草里,天色里,破旧荒芜里,下笔细致入微。《待鹤》里对亡夫的提及不知所起只因思念从未中断。故人常来梦中而当时只觉熟悉,醒来后才想起原来是他,音容宛在。真实到让我觉得恍惚。《水灵》后记中提到松棻保留了她自己都无存的作品发表简报,多年后还能拿出来递给它的创造者。原来爱是可以这样入微,那一弦一柱的想念,怎么会太多呢。温州街里失踪的施老师让我想到了陈映真的短篇里提到过他忽然被抓走的老师。
  • 斯之不远
    03-07
    虚虚实实,饶有趣味。补:看之前百度作者李渝是44年生人,14年古稀过世,原本以为寿数有尽。看完本书后细查资料,才发现作者系自杀身亡。结合书中那些忧伤惆怅,似虚似实的故事,以及萦绕几十年的抑郁病症,心有戚戚……
  • Violet blue
    03-05
    让传奇承担此时的荒谬。
  • 阿卷
    02-08
    每一章都给人要飘了的感觉,不能再幽深了,再往下就是纯个人的生命经验了。但故事到最后却又峰回路转,理性的学术的那一套文明手法又常常冒头,智性的力量一锤定音。我觉得作者常常把自己隐在非常靠后的位置,委实过于公正了,所以故事之间的来龙去脉到关键节点就显得模糊,因为她自己也是看客,也因此对社会保有了非常开阔的视角。看完后去找了找作者资料,原来作者在14年去世,但她那种自由地书写全然不像上一代人有断裂感,那种对自我的全然尊重让人感到很熟悉,那种感受是不会作古的
  • 幸福的人不看钟
    04-03
    很美,篇名也很美,文字也很美。虽然有点深,但我是喜欢这种文邹邹的感觉的。
  • 国王KING
    11-24
    几个短篇故事集,诉说着那些隐秘的情感。
  • 后浪
    11-09
    后浪华语系列,李渝作品集收官之作。对于入门读者,是了解华语文学一个非常好的切入之书,对于专业读者,亦有收录李渝重量级作品。
  • 吃饭睡觉嫌累
    05-09
    除了同名那篇还不错…其余感觉在看读者^_^有点受不了大部分台湾作家的矫揉造作的遣词造句,感觉是拙劣模仿日本文学的无病呻吟,我愿称之为备忘录文学。
  • 十四
    07-09
    2.5⭐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悦己随便怎样都可以,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无异于谋财害命了。私人随笔散文性质的小说?如果会讲故事,就请好好讲故事。整个给我的感受就是四不像。显然,作者的文字暂时给不了读者(或者说我)面对人生逆境,从无奈的生命状态中振作精神的力量。至于,你所谓的坚守的壁垒,你爱坚守不坚守,别再出版情怀了。
  • 今天也要开心鸭
    10-23
    这本书较之《夏日》更显苍凉。如果说《夏日》是群体的、某种不可逆的宏大的逝去,那么这本书则更像是非我的、世情的、更私人的留不住。这些文章里,李渝总是带着某种他人的视角去回顾、审视、质疑、评判故事中的“我”的过去、经历、困境与追求,辅之以传统美学的名词堆叠与斑斓影绰的植物,地缘上的“他乡”与“所在”,立场上的转变与反思......小说不再是小说本身,是某种表达与抒发的载体,是自我释放的表演家,是不怕独行的乡间小孩......是失去的庭园也是最后的壁垒。也因为这种可感的苍凉,看到郭松棻的名字的时候总感到了某种情感上的温热,“在爱还是爱的时节爱过”。